糖尿病是對人類健康有嚴重威脅,對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的疾病,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患病率高:
糖尿病是一種世界性的流行性疾病,其患病率日益增高,據WHO 的估計,目前全球已有糖尿病患者1.75 億左右,至2025 年將達3 億。中國糖尿病患病率亦在急劇增高, 過去認為糖尿病是中老年的疾病。近年來發現,無論在西方或中國,隨著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病的增多,兒童及青少年的糖尿病,特別是2 型糖尿病患病人數亦迅速增多,已成為人生早期的一大健康問題。
糖尿病併發症發生率高,造成組織器官毀損,具有致殘致死性,危害嚴重。
(一) 急性併發症:
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本症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急性併發症,常見於1 型糖尿病,多發生於代謝控制不良、伴發感染、嚴重應激、胰島素治療中斷以及飲食失調等情況。2 型糖尿病如代謝控制差、伴有嚴重應激時亦可發生。延誤診斷或治療可致死亡。在幼齡或高齡、昏迷或低血壓的患者死亡率更高。在美國有經驗的醫療中心其病死率<5%,但在我國基層醫院病死率可高達10%。
2、 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滲綜合徵:
本綜合徵多見於老年患者。由於嚴重高血糖症及水、電解質平衡紊亂而致昏迷、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本綜合徵病死率極高,即使在水平高的醫院死亡率仍可高達15%。
3、 乳酸性酸中毒:
糖尿病合併乳酸性酸中毒的發生率不高,但病死率很高。大多發生在伴有肝、腎功能不全,或伴有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等缺氧性疾病患者,尤其是同時服用苯乙雙胍者。主要是由於體內無氧酵解的糖代謝產物―乳酸大量堆積導致高乳酸血癥,進一步出現體液PH 降低,導致乳酸性酸中毒。
(二)慢性併發症:
1、血管併發症:
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並造成經濟損失的主要原因。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糖尿病患者中,冠心病約佔一半。20 世紀80 年代以後,由於對冠狀動脈硬化性疾病病因與發病機制的認識以及防治試驗的成就,西方國家普通人群中冠心病發病率及病死率均呈明顯下降趨勢。糖尿病人群則不然,其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卻日益增加。糖尿病人群的心血管疾病年發病率比年齡及性別相同的非糖尿病人群高2~3 倍。美國Framingham 對51~59 歲男性7 年初級預防群體隨訪研究,以及芬蘭冠心病事件及死亡研究(1059 例2 型糖尿病和1373 例非糖尿病),均表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及死亡率明顯高於非糖尿病患者。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成人治療組第3 次報告(NCEP-ATPⅢ)指出,既往無心肌梗死的糖尿病患者10 年內發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險與既往曾患心肌梗死的非糖尿病患者相似,故認為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2 型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糖尿病動脈內皮細胞功能障礙、動脈內皮損傷,繼之對血管損傷的反應提早發生和加速動脈粥樣硬化是增加冠心病事件及死亡的重要原因。同時糖尿病心肌病,左室舒張功能障礙,易發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臟自主神經病變所致的心律失常亦為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血管內皮功能障礙與損傷及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基礎是糖尿病胰島素抵抗及其相伴的多種危險因素,如肥胖、高血壓、高血糖、小而密LDL-C 升高、高甘油三酯血癥、低HDL-C、PAI-1 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即代謝綜合徵),以及吸菸等。作為心血管疾病多危險因素的代謝綜合徵不僅於糖尿病期,而且於糖尿病前期,如糖耐量受損階段即已存在。因此在處理糖尿病時,並有效地進行早期的干預防治,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與死亡率。
2、糖尿病腦血管病:
糖尿病腦血管病以腦動脈粥樣硬化所致缺血性腦病最為常見,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腔隙性腦梗死、多發性腦梗死、腦血栓形成等。糖尿病血管病中的腦血栓形成多發生於大腦中動脈,而腔隙性腦梗死則多見於腦內深穿支的供血區,如殼核、內囊、丘腦及腦橋基底等。由於糖尿病高血壓發生率甚高(20%~60%),亦可發生出血性腦病。
我國糖尿病腦卒中的發病率較西方國家為高,而北方又普遍高於南方。2002 年我國腦血管病為城市居民第2 位死因,在農村則居於首位。糖尿病者腦血管病發生率較非糖尿病者明顯增高,女性尤甚。Framingham 研究結果45~74 歲糖尿病腦梗死發生率較非糖尿病者男性高2.5 倍,女性高3.7 倍。而且,糖尿病者各年齡段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率均高於非糖尿病者。
糖尿病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異常、血液流變學異常、吸菸以及慢性炎症狀態等。其中高血壓尤為重要,為糖尿病缺血性腦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在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77%的血壓未控制,因此降壓治療對降低腦卒中的發病率十分重要。這也為UKPDS 及其他降壓治療的臨床試驗,如HOPE、HOT、LIFE 等試驗所證實。老年人心肌梗死亦為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國外研究121432 例65 歲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出院後發生腦卒中的危險性較無心肌梗死者高2.5 倍。
3、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患者眼的各部位均可出現病變,如角膜異常、虹膜新生血管、視神經病變等,糖尿病患者青光眼和白內障的患病率高於相同年齡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各型糖尿病的視網膜病變患病率隨患病時間和年齡的增長而上升。99%的1 型糖尿病和60%的2 型糖尿病,病程在20 年以上者,幾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視網膜病變。10 歲以下患糖尿病的兒童則很少發生視網膜病變,青春期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危險性上升。
4、糖尿病腎病:
大約20%~30%的1 型或2 型糖尿病患者發生糖尿病腎病。其中一部分進展為終末期腎病。如未進行特別干預,在有持續性微量白蛋白尿的1 型糖尿病患者中約80%的人於10~15 年內發展為臨床腎病,此時可出現高血壓。一旦臨床腎病發生,如不進行有效干預,幾年之內腎小球濾過率逐漸下降,10 年後50%,20 年後75%以上的患者將發展為終末期腎病。
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確診後,不少人旋即出現微量白蛋白尿,甚至顯性腎病,如無特殊干預,其中20%~ 40%的患者進展為臨床腎病,20 年後約20%進展為終末期腎病。由於2 型糖尿病患者的數量大,因此目前在西方國家進行透析的腎病患者中一半以上為糖尿病患者。
型或2 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現,不僅標誌著早期腎病的存在,而且極大地增加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死亡危險性,因此應予以高度重視。
5、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神經病變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結果,嚴重者可致足潰瘍,甚至截肢。美國1989~1992 年每年因糖尿病所致的截肢平均為1605 例,足潰瘍是截肢的主要因素。成年人中40%的足和下肢截肢為糖尿病所致。英國的一項研究隨訪了469 例既往無足潰瘍的糖尿病患者,連續4 年發現10.2% 的患者發生足潰瘍。糖尿病男性與女性截肢率要比同性別的非糖尿病人群分別高10.3 倍和13.8 倍。我國有關糖尿病足的流行病學資料尚缺乏。
6、糖尿病骨關節病:
糖尿病骨關節病的發生率約為0.1%~0.4% ,主要系神經病變所致,感染可加重其損傷。本病發生率雖然不高,但可致關節脫位、畸形,嚴重影響關節功能,使患者生活質量降低。
7、糖尿病與口腔疾病:
糖尿病患者機體對細菌的抗感染能力下降,口腔頜面部組織及口腔內的牙齦和牙周組織易發生感染,可引起齒槽溢膿、牙槽骨吸收、牙齒鬆動。發生在頜面部軟組織的感染,起病急,炎症擴展迅速,發病初期就可以使全身情況突然惡化,治療不及時可引起死亡。
(三)伴發病及感染:
1、低血糖症:
糖尿病肥胖者常伴有餐後高胰島素血癥,因此可出現餐後晚期低血糖症狀,但程度較輕。最常見且更為嚴重的低血糖與糖尿病藥物治療過量有關。其中以胰島素及磺脲類口服降糖藥最多見。後者又以格列本脲(優降糖)為甚。老年人及兒童的嚴重低血糖症危害尤大。
2、代謝綜合徵:
向心性肥胖、高血壓、血脂異常、膽石症、高尿酸血癥以及多囊卵巢綜合徵等經常與糖尿病簇聚發生(即代謝綜合徵),更增加了糖尿病心血管病變的危險性。
3、勃起功能障礙:
十分常見,約半數的2 型糖尿病患者有之,主要為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所致。
4、急、慢性感染:
糖尿病患者細胞免疫及體液免疫功能減低常易伴發尿路、膽道感染、皮膚的真菌或細菌感染,以及肺炎和肺結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