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女士被診斷為胃癌,下週即將進行手術,"下週的手術我怎麼和母親說呢?"她的女兒真的很害怕她的母親難以面對如此殘酷的現實。幾乎所有有癌症患者的家庭都面臨這樣的問題。據統計,我國每年有152萬個癌症新病例。換句話說,中國每年有152萬個家庭要承受 "癌症 "這個壞消息的沉重打擊。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人都在為 "癌症 "這個話題而苦惱。"癌症 "這個詞,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鮮見。
醫生的決定是基於壓力逐漸轉變為動力的原則
我對劉先生說:"劉先生,你的病情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簡單,但也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嚴重。你是一個有知識的人,我相信這個道理對你來說不難理解,你同意嗎?"劉女士欣然同意接受手術。事後她告訴我:"從你和我的第一次談話中,我已經知道了自己的病情,當我能夠面對腫瘤的時候,我和女兒反而都輕鬆了許多。"
另一個例子。患結腸癌的陳先生,一直以為自己有結腸息肉,當醫生建議在手術後進行化療時,陳先生嘀咕著走了。我聽說只有得了癌症才需要化療,墨菲......,一個受過醫學倫理培訓的護士,做了如下解釋。"陳先生,你有腸息肉,但有A部分病變在病理上看並不樂觀,為了防止這個病變進一步發展為惡性腫瘤,醫生希望你進行化療。"一句話讓陳先生既瞭解了自己的病情,又向病人傳遞了一個壞消息。他不知道,當人們坦然面對腫瘤的時候,原來的壓力已經變成了戰勝腫瘤的動力。如何把壞消息告訴病人也是一門藝術。我們在臨床工作中體會到,承受壞消息的能力是有差別的,許多心理健康的腫瘤患者對壞消息的容忍度遠遠超過人們的想象。在臨床上,逐步向病人傳遞壞消息可能更有利。健康的心理造就了一個康復的病人。
患者:消除恐懼,面對現實DD精神解脫
在人們的想象中,當聽到癌症的壞消息時,大多數患者會暈倒,或淚如泉湧,痛不欲生,或萬念俱灰,輕求短命。仔細分析首先是對腫瘤普及的誤解和認識不足。目前,很大一部分癌症是可以治癒的,但 "癌症 "這個詞太刺耳,太直白了。患者寧可說自己的病變 "不怎麼好",也不願意把自己和癌症劃等號。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短而多的弱信號刺激比快速的刺激更容易接受。這就要求逐步告訴病人這個壞消息。事實是,相當一部分病人對自己的病情半夢半醒,這時他們 "太糊塗了"!一旦他們的恐懼被打消了,他們就能平靜而理性地面對這個壞消息。我相信,將來會有更多的病人不再害怕 "癌症",不再害怕談論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