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髓鞘疾病的復發和假性發作
近日,世界上包括國內多地呈現極端高溫天氣,並且有 “健康人”因熱辭世。不難想象,健康人難以承受的高溫,對於某些疾病的患者來說,說是摧殘也不為過。比如在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患者,暑季出現臨床症狀波動極其多見,常常引發患者焦慮不安,擔心疾病復發,追問是否需要治療?
1、甚麼是復發(發作)?
神經免疫學家認為,自身免疫反應破壞了中樞神經系統內的髓鞘和纖維,導致包裹在神經纖維外面的髓鞘損傷,繼而經髓鞘傳導的生物電信號中斷,便產生不同的臨床表現,醫學上稱為復發或急性發作。在多發性硬化和視神經脊髓炎,85%的患者以復發―緩解型臨床模式開始。換句話說,在一段時期內患者感覺病情加重,而在另外一個階段患者症狀趨於減輕。
研究發現,20%的復發患者,腦內出現新病灶,臨床出現新症狀。而80%的患者復發則為舊病灶加重,原有的表現加重,症狀持續時間超過48小時,患者需排除發燒、感染、過度疲勞和內分泌激素失衡狀態(月經期)等等。可見,診斷復發需要具備3個條件:
(1)新的症狀出現或舊的症狀加重;
(2)症狀持續時間不短於48小時(也有24小時說法);
(3)排除其他因素。
復發出現的具體症狀取決於病灶所在神經系統的位置,比如,病灶在視神經,患者將出現視力問題。病灶在脊髓,症狀可能為尿便不暢,或肢體運動力弱,麻木疼痛感覺加重等問題。
一次復發大致經歷3個階段:
(1)新的症狀出現或舊的症狀加重;
(2)病情穩定不再變化;
(3)隨著病灶修復,症狀減輕或消失。整個過程經歷的時間平均約8周,只要症狀改善,提示已經進入緩解期。如果在同一個月內,症狀再次加重,應視為同一次發作,不算再次復發。每次復發的時間、強度、持續時間、恢復時間等,可以完全不同。因為個體不同,每次復發,患者和醫生不可能預測發作持續的時間、程度,以及伴隨的症狀。
應該注意,即便在緩解期,有的症狀也會持續存在。從症狀改善進入緩解期,時間長短不定。短者幾周,長者數月、甚至數年。症狀恢復取決於病灶大小和病變程度,可以完全恢復,也可以部分恢復。一般說來,症狀超過18周,可能永久殘留。這也是為甚麼有不屬於原發進展型患者,認為自己從發病未曾經歷過緩解的主要原因。
在緩解期,受損髓鞘可以完全或部分修復。但是,即便症狀完全消失了,也會在神經組織內留下一個“疤痕”,藉助核磁共振成像可以看到。如果髓鞘修復不完全,或神經纖維完全被破壞,則恢復肯定不完全。
2、復發的觸發因素
婚變、親人病故等應激性壓力,可以產生短暫性症狀惡化,而流行性感冒可以觸發真正的復發。在多發性硬化,妊娠可以降低母體的免疫功能,使病情緩解。產後免疫功能增強,復發的幾率增高。因為視神經脊髓炎的發生機制不同,產後和妊娠均可能增加復發的機會。
3、假性復發(Uhthoffu 現象)
當患者所處環境如暑期、發燒、熱水浴、劇烈活動或感染、女性經前、經期等,伴隨體溫升高,患者感覺短時間症狀加重,一旦外在條件改善(如環境變化),症狀也可隨之完全消失。這個貌似復發而不是真正復發的臨床表現,醫學上稱為Uhthoffu現象,又稱“假性發作”。例如,在洗熱水澡時,患者感到身體麻木加重,回到正常環境或休息後,症狀又恢復到以前的程度。洗澡時,視物不清,休息後視力恢復正常。曾有學者提出,患者基礎體溫增加攝氏0.5度,就足以引起Uhthoffu 現象。
4、怎麼理解假性復發呢?
在健康人,當體外環境溫度升高時,腦內的體溫調節中樞通過外周的神經功能活動,擴張血管,發汗散熱,控制體溫在相對恆定水平。在多發性硬化和視神經脊髓炎患者,因為脫髓鞘導致神經功能傳導受損,體溫調節失靈,不能擴張血管發汗散熱,或局部發汗,不能滿足機體散熱需要,從而引起體溫升高。而體溫升高伴隨神經電信號傳導阻滯,患者感受到的是臨床症狀加重。所以,在酷暑季節,氣溫較高時,患者應處在相對涼爽的環境為好。因為這個現象系神經生物電信號傳遞受阻引起,並非是中樞神經系統實質性再損傷,所以,假性復發不需要治療。
知道觸發假性發作的因素後,應注意避免。但是,如不能除外真正復發時,則患者應該諮詢自己的主治醫生,獲取及時治療,避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