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主要出在果子(油條)上。醫學上有個名詞叫“血糖生成指數”,說的是吃一定量的某種食物後血糖能上升多少。不同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不同,也就是說,不同食物吃完後血糖上升的幅度不同。比如粗雜糧的食物血糖生成指數就比細糧的低,進食同等量的粗雜糧或細糧後,前者的餐後血糖比後者的低。此外,同樣一種食物不同的做法,血糖生成指數也不一樣。同樣一塊兒面若炸成果子,就比做成饅頭、大餅的血糖生成指數高,這就是吃煎餅果子比吃等量的饅頭、大餅後,血糖上升得更高的原因。
面對眼前這美味,患者想吃又不敢吃,心裡地鬱悶地想:“看來我這輩子甭想再吃煎餅果子了!”如此這般,不僅患者生活質量差了,而且心情也跟著不好,這不還得影響身體健康?
那怎麼辦?根據我的臨床經驗,還是得允許糖尿病患者吃,讓患者活得有滋有味、開心快樂。但要做到兩條:一是別經常吃,一星期最多吃一回,最好只吃半套,最多吃一套,解解饞享受享受就行了;二是吃時額外加點降血糖的藥,最好選用非促泌劑中的a-糖苷酶抑制劑,如拜唐蘋50~100毫克(根據餐後血糖調整到一個適合的劑量)。這樣既可以讓患者享受美味,又不會讓血糖升得過高,可謂兩全其美。怎麼樣?“糖友”,不妨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