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致瞭解病情
患者在詢問自己的病情前,應該對自己疾病的發展情況有大致的瞭解,這樣才能更好地詢問自己的病情,也更容易理解醫生對自己病情的介紹。
2、委託親友詢問
由於倫理原因,醫生在和患者的家屬或朋友交談時,往往更為輕鬆,交待病情也更詳盡。因此建議患者可以委託自己的親人或者非常親近的朋友與醫生進行溝通,以瞭解更多有關自己病情的真實情況。
3、準備好相關問題
在詢問自己的病情前,患者一定要準備好自己想要詢問的問題,並且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其實醫生能理解患者希望瞭解自己病情的願望,也願意儘可能向患者提供相關信息。有些患者一見到醫生就很激動,完全或者部分忘記了自己想要向醫生諮詢的問題。在此,建議患者看病前可以在紙上寫下自己想要諮詢的問題,這樣既可以達到自己來醫院的目的,又可以儘快讓醫生了解自己的情況。
4、詳細彙報身體近況
此外,看病是醫生和患者相互交流的過程,患者若想要更詳盡地瞭解自己的身體情況,在詢問醫生的同時也必須向醫生彙報自己身體的近況。例如是否出現過異常,若有,則患者應仔細告訴醫生是在甚麼時候出現了哪些異常情況,這些情況持續的時間,以及相應的處理方式。對醫生來說,能收集到的病史信息越多,對患者的瞭解程度就越深,這樣醫生綜合各方面信息後作出的判斷也就越全面、準確。
5、多諮詢與治療有關的問題
患者在諮詢的時候應該儘可能多地瞭解與治療相關的問題,比如是否有手術的機會?手術能否做到根治?如果不能進行根治性切除,是否可以採用新輔助化療或者放療,待腫瘤縮小後再進行手術?對於失去手術機會的患者,應儘可能瞭解目前對自己病情的診斷是否明確,有沒有準確的病理組織學診斷?如果沒有病理診斷,則應該積極配合醫生進行穿刺活檢以明確診斷。假如可能,患者還應儘可能多地瞭解醫生為自己制訂的治療方案的內容,用了哪些藥物?選用的化療方案療效如何?毒性反應都有哪些?是否有療效更好的新藥等?患者甚至可以詢問是否有針對自己病情的合適的新藥臨床研究,因為在一線或者二線治療均失敗以後,新藥臨床研究可能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方法。
以上建議都是原則性的,在具體落實到每位患者身上的時候,還是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精選2 臨床研究對癌症患者有甚麼幫助?
目前,隨著治療水平的不斷提高,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已明顯延長,但是當患者在接受多種方案和藥物治療後腫瘤往往仍會進展,這就面臨著無藥可用的困境。此時參加臨床研究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臨床研究是甚麼?
臨床研究指任何在人體(患者或健康志願者)進行系統性的藥物研究,以證實或揭示所研究藥物的作用、不良反應和(或)藥物的吸收、分佈、代謝和排洩規律。研究的目的是確定研究藥物的療效與安全性。臨床研究一般分為Ⅰ、Ⅱ、Ⅲ和Ⅳ期臨床研究,各期研究的規模及目的有所不同。
患者對臨床研究的認識誤區
目前絕大多數中國患者對臨床研究的理解存在誤區,很多人都將參加臨床藥物研究與“小白鼠”畫上等號。不少晚期腫瘤患者,儘管為治病早已耗盡了家財,但他們寧願放棄,也不肯參加有可能延長生存、改善生活質量並且免費的臨床研究。
參加臨床研究的意義
首先,藥物臨床試驗是臨床為了尋找更好治療效果而進行嚴密設計的一種新藥開發研究,研究的藥物往往經過細胞、動物或人體初步試驗證明有效,有可能為患者帶來獲益。臨床研究有嚴格的流程和監控,通過臨床研究可獲得更規範、更完善的治療。因此與其他患者相比,參加研究的患者能首先獲得被救治的機會。其次,通過臨床研究,可以發現更多治療胰腺癌的有效藥物,為所有的胰腺癌患者帶來希望。
在國外,絕大部分腫瘤患者會在醫生的建議下參加各種臨床研究。這些患者在獲得有效治療的同時,還能節約一大筆治療費用。因此,腫瘤患者應鼓起勇氣,積極參加相關的臨床研究,給自己創造一個機會!
精選3 疼痛治療:阿片類鎮痛藥會成癮嗎?
據有關統計,大約1/4新診斷的癌症患者、1/3正在接受治療的癌症患者和3/4晚期癌症患者合併疼痛。疼痛極大地影響了癌症患者的生活質量,動搖了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也給後續的抗腫瘤治療帶來困難,所以控制疼痛應作為抗腫瘤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何控制癌性疼痛?
首先,針對引起癌痛的原因進行針對性治療,包括抗腫瘤藥物治療、放射治療及骨吸收抑制劑治療等。例如,骨轉移癌引起的疼痛可予骨吸收抑制劑減輕骨破壞,控制疼痛,必要時可以行止痛性放療;由腫瘤引起的疼痛在採用恰當的抗腫瘤藥物治療後,隨著腫瘤的緩解,疼痛亦可得到控制。其次,可採用鎮痛藥物治療。鎮痛藥物包括以阿司匹林為代表的非類固醇類抗炎藥(NSAID)、以可待因為代表的弱阿片類藥物、以嗎啡類為代表的強阿片類藥物。另外,可輔助抗抑鬱藥及抗驚厥藥 協助止痛。再次,可採用非藥物治療,諸如神經阻滯或阻斷療法、患者自控止痛技術(PCA)等有創技術或心理治療。
阿片類鎮痛藥物會成癮嗎?
世界衛生組織(WHO)早已不再使用“成癮性”這一術語,替代的術語是“藥物依賴性”。WHO對“藥物依賴性”的定義是“在生理以及行為上不同程度地將使用精神活性藥物(麻醉藥物)作為日常首要之事,其特點是渴求獲得及使用這些藥物,並有長期尋求這些藥物的行為”。阿片類藥物“成癮”的發生率與藥物劑型、給藥途徑及給藥方式有關。靜脈直接注射阿片類藥物時可使血藥濃度突然增高,容易出現欣快感及毒性反應,從而容易導致“成癮”。而在癌性疼痛治療中往往採用阿片類藥物控釋和緩釋製劑,經口服或皮膚吸收給藥,可以避免血液中出現過高的藥物峰值濃度,並且使血液中的活性藥物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恆定。這種規範化的用藥方法可以在保證理想鎮痛治療的同時,顯著降低發生“成癮”的風險。所以,規範使用阿片類止痛藥“成癮”的風險極低(據報道小於萬分之四)。
阿片類鎮痛藥的副作用有哪些?
阿片類藥物治療疼痛最常見的副作用包括便秘、噁心及嘔吐,有時還會出現過度鎮靜、呼吸抑制和尿瀦留的現象,但後三種現象的發生率很小。如果您在用藥過程中發現以上症狀應及時告訴醫護人員。
便秘 預防便秘的方法包括:①多飲水;②食用高纖維食物,蔬菜、水果等;③適當運動,腹部按摩,培養定時排便的良好習慣;④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緩瀉劑,如大便軟化劑或麻仁丸等。
噁心、嘔吐 一般在初次服用阿片類藥物時可能會出現,往往服藥3~5天后反應會自動減輕,經止吐藥物治療後能夠緩解。常用止吐藥物包括:促進胃腸蠕動藥物,如甲氧氯普胺(胃復安)、多潘立酮(嗎丁啉)等;糖皮質激素和氟哌啶醇;中樞性止吐藥,如昂丹司瓊、託烷司瓊等。對不能耐受的嚴重嘔吐,可調整阿片類藥物品種或者減量。
過度鎮靜 一般表現為思睡或嗜睡,發生率較低,多在初次用藥或較快增加劑量時出現。由於長期疼痛會引起失眠,而疼痛被鎮痛藥控制後就可出現過度鎮靜。需要判斷是否是因為長期睡眠不好,在疼痛控制良好後正常的睡眠需求;如果症狀持續加重,應警惕藥物過量。初次使用嗎啡類藥物時用藥劑量不宜過高,出現症狀時可減少嗎啡類藥物劑量,增加給藥次數,或替換其他止痛藥。
呼吸抑制 人在安靜狀態下正常的呼吸頻率是每分鐘16~20 次,如果少於每分鐘12次就稱為呼吸抑制,它是阿片類最嚴重的副作用。然而,疼痛本身是阿片類藥物中樞抑制作用的對抗因素。只有規範化使用,口服或皮膚敷貼阿片類藥物治療癌痛時才能減少呼吸抑制的發生。
尿瀦留 尿瀦留是膀胱內積有大量尿液而不能排出,發生率低於5%。一旦發生,應鼓勵和誘導患者自行排尿,並用溫水沖洗會陰部,必要時可行導尿治療。
精選4 乳腺癌:患者應謹慎攝入高脂肪含量奶製品
在日常生活中,乳腺癌患者選用乳製品時需要注意甚麼呢?編輯推薦的是一項研究,該研究的結果告訴我們,高脂肪含量的奶製品可能會增加乳腺癌的死亡風險,而低脂肪含量的奶製品不會增加乳腺癌復發或者死亡的風險――
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雜誌》(J Natl CancerInst)刊登了一項觀察性研究,以1997-2000年間1893例被診斷為早期浸潤性乳腺癌的患者為對象,評價了乳脂累計均值與疾病轉歸的關係。
結果發現,高脂奶製品與乳腺癌確診後的死亡危險升高密切相關,而低脂奶製品的攝入與乳腺癌復發或患者生存均無相關性。
精選5 結直腸癌:生存率已獲明顯提升
結直腸癌療效顯著提高
1940~1960年,美國統計結直腸外科患者5年生存率:結腸癌為48%~56%,直腸癌為44%~50%。
英國對1960~1987年3萬例結腸癌和直腸癌的分析顯示,術後5年生存率分別為56.1%和45.1%。
1975~2005年美國統計結腸癌和直腸癌5年生存率分別為66%和69%(80年代為59%和57%);挪威癌症中心報告直腸癌根治術後5年生存率>70.0%(80年代為54.9%)。
荷蘭東南部1995~2000年直腸癌應用全直腸繫膜切除手術和術前放療,5年生存率達61%(80年代為49%);上海復旦大學腫癌醫院直腸癌術後5年生存率75%。
篩查挽救患者生命
我國大城市結直腸癌發病率與死亡率年均增加約5%。美國自上世紀80年代中葉開始下降,至90年代中葉更加明顯,原因歸功於篩查和消除致病危險因素及治療水平提高。
控制結直腸癌流行的最重要手段就是篩查,可以消除癌前病患;達到“三早”(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期結直腸癌治癒率可達90%。
美國50歲以下者不推薦篩查,結直腸癌發病率自1994年以來男女合計每年增加2%。我國於2007年開展了大規模人群結直腸癌篩查,2010~2012年初篩人數達46萬餘人,發現病例數達1455人,早診率近90%,絕大部分得到及時治療。
精選6 肝癌:中晚期患者無法手術切除怎麼辦?
中晚期肝癌無法手術切除怎麼辦?如何控制腫瘤復發轉移?對此專家給出答案:以“介入”和“微創”為特點的綜合治療,可使很多患者帶瘤長期生存,並可提高生活質量;藥物治療+適度體育鍛煉麼可增加腫瘤患者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防止腫瘤轉移復發。這是記者從4月11至13日在上海召開的第五屆中國腫瘤介入與微創治療大會暨上海第四屆肝癌綜合介入診療國際會議上獲得的信息。
復旦大學肝癌研究所所長、著名肝癌專家湯釗猷院士認為,現已證實癌症既是局部病變,更是全身病變。有的癌天生就有侵襲、轉移的潛能。他舉例說明,從1968年至2009年40年間,雖然診療水平和設備都有很大提高,但小肝癌的5年生存率基本沒有甚麼大變化。癌症屬於一種慢性病,至今沒有找到一種用單一的療法可徹底攻克,即使早診早治也不完全解決問題。就目前來說,控制復發是關鍵,腫瘤病人要有“帶瘤長期生存”的準備。因此綜合治療和體育鍛煉非常重要。
湯院士說,以干擾素藥物抑制腫瘤加體育鍛煉的方法可提高患者機體免疫力和抵抗力,防止腫瘤轉移復發。復旦大學肝癌研究所曾做實驗:研究人員把人肝癌接種到裸鼠,腫瘤長大後,就會轉移到肺等器官,最終導致裸鼠死亡。後來,研究者把已患有人肝癌的裸鼠分成適度游泳組和過度游泳組,適度游泳組的裸鼠每天在28~30℃的溫水中游8分鐘,過度游泳組的裸鼠每天在30℃的溫水中游14分鐘。4周後結果表明,適度游泳組的裸鼠的生存時間最長,肺部轉移也最少。
湯院士告訴記者4個病例:1例小肝癌患者切除後,出現癌栓,經數次血管內化療,干擾素加每週3次游泳,11年未復發;1例患者肝癌切除,肺轉移後再切除,用干擾素加游泳,5年未復發;1例患者2001年切除肝癌,化療,1年後復發再切除,後3次復發,做射頻消融,接受建議干擾素加游泳,每天遊1000米,8年未復發;還有1位印尼肝癌患者,術後堅持游泳,10餘年後依然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