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識藥物相關間質性腎炎嗎?
藥物相關間質性腎炎,是藥物相關腎損害中最常見的類型,由藥物造成、臨床主要表現為腎功能不全,病理損傷主要累及腎間質和腎小管,不伴或僅伴有輕微的腎小球或腎血管損傷。根據起病的緩急,可分為藥物相關急性間質性腎炎和慢性間質性腎炎。上海仁濟醫院腎內科牟姍
人們常常容易忽略藥物引起的間質性腎炎,而實際上藥物相關間質性腎炎卻非常重要。有數據顯示,藥物相關急性間質性腎炎是導致急性腎衰竭最常見的病因,約佔15%;而在腎透析治療患者,可能有10%的患者來自慢性間質性腎炎。
有哪些藥可以引發間質性腎炎呢?
涉及的藥物種類繁多,可以是單一藥物或多種藥物混合應用致病。目前文獻報道的致病藥物已高達數百種,隨著新藥的上市,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加。其中,最常見的主要是抗生素、解熱鎮痛藥(如非甾體類抗炎藥)、中藥(含馬兜鈴酸)。
在此我們羅列幾種有報道引起急性間質性腎炎的常用藥物:抗生素類:慶大黴素、青黴素G、阿莫西林、頭孢曲松、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阿昔洛韋、林可黴素、克林黴素;解熱鎮痛藥:吲哚美辛、布洛芬、雙氯芬酸、阿司匹林;降壓藥:卡託普利、氨氯地平;利尿劑:氨苯蝶啶、呋塞米;其他:環孢素A、別嘌呤醇、奧美拉唑、西米替丁,等等。
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的常見藥物是解熱鎮痛藥、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如,關木通、青木香、馬兜鈴、廣防己、天仙藤、細辛等)、親免素結合劑以及鋰製劑。
間質性腎炎會有甚麼臨床表現呢?
急性間質性腎炎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主要包括:①全身過敏反應,如用藥後出現皮膚紅疹、瘙癢、膿皰、紫癜等,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升高,少數出現輕微關節痛和淋巴結腫大。②尿檢異常,包括無菌性白細胞尿、尿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等。③短期內出現腎功能減退,腎性糖尿、尿酶或尿低分子蛋白明顯升高、腎小管酸中毒,可伴有肌酐上升、貧血,B超示雙腎大小正常或輕度增大。
慢性間質性腎炎的臨床表現不具備特異性。約25%~40%患者伴有突發血尿、腎絞痛或尿中發現脫落的壞死組織,提示伴有腎乳頭壞死。約10%~20%濫用藥物者可伴發泌尿道移行上皮癌或其他類型腫瘤。B超可見腎臟體積縮小。CT掃描可見腎臟體積縮小、形狀凹凸不平以及腎乳頭鈣化影,有助於明確診斷。
需要注意的是,抗生素引發急性間質性腎炎可能是體質過敏引起,但是患者不一定會出現過敏症狀。大部分患者會有類似感冒般的症狀,並在尿液檢查中發現無菌性膿尿,此時若實施腎活檢,可見腎間質有廣泛性嗜酸性粒細胞浸潤。長期服用止痛藥引發慢性間質性腎炎的患者,通常臨床症狀輕微,不太會有水腫、蛋白尿或血尿。部分患者合併腎小管功能異常,出現“夜尿頻多”的情況。
怎麼診斷藥物相關間質性腎炎?
當出現原因不明確的急性或慢性腎功能損傷,有可疑用藥史,結合如前述的臨床表現(包括腎小管功能異常、全身藥物過敏、嗜酸性粒細胞尿等),應考慮該診斷。但確診有賴於腎活檢的病理診斷。
如何治療藥物相關間質性腎炎?
首先,應當馬上停用所有可疑的藥物,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藥物相關急性間質性腎炎的患者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可迅速緩解過敏症狀,並加快腎功能的恢復。符合透析指徵的患者,建議行透析支持治療。
藥物相關慢性間質性腎炎至今尚無公認的良好療法,治療關鍵在於早期診斷,並停用可疑藥物。少數學者建議給予短期糖皮質激素治療,但對長期預後效果尚不明確。
值得注意的是,有關的可疑藥物今後應避免再使用。
我們還應該注意些甚麼?
腎臟是我們身體內的重要器官,它不僅負責生成和排洩尿液,同時也是重要的內分泌器官之一,調節人體內環境的穩定。我們服用的大多數藥物都要經過腎臟進行代謝,腎臟是非常嬌嫩的,長期或大量或不正確的服用藥物極容易導致腎臟功能的破壞。一旦發生腎衰竭,進入尿毒症,需要長期腎臟替代治療,將會給個人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也會讓自己的生活質量大大下降。因此,我們要好好愛惜我們的腎臟,在醫生的指導下謹慎用藥,定期監測腎功能,瞭解腎臟情況,必要時及時調整用藥;一旦出現原因不明的腎功能下降,且臨床懷疑藥物相關間質性腎炎,應積極行腎穿刺檢查以明確診斷,及早治療。用正確的態度對待藥物的使用,對藥物相關間質性腎炎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