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
是形成潰瘍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胃酸的作用占主導地位。胃酸是由胃體壁細胞分泌的,胃酸分泌與壁細胞的數量有關。在十二指腸潰瘍患者中,壁細胞數量的增加是發病的一個重要原因。壁細胞數量的增加可能與物理因素有關,也可能是壁細胞長期受到刺激的結果。
2.精神、神經和內分泌功能失調
大腦皮層和下丘腦通過兩個途徑調節胃腸道的分泌、消化和運動功能以及血液循環:自主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迷走神經的異常興奮在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病機制中起著重要作用,它刺激壁細胞和G細胞,引起胃酸分泌過多。自律神經系統受大腦皮層的調節,後者的功能障礙往往是上述迷走神經異常興奮的原因;因此,神經精神因素,如持續和過度的精神緊張和情緒激動在十二指腸潰瘍的發展和復發中起著突出作用。
眾所周知,腎上腺糖皮質激素會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並抑制胃黏液的分泌。當內分泌功能失調導致腎上腺糖皮質激素過多時,這些作用就會加強,使十二指腸潰瘍更容易形成。
3.刺激性食物和藥物
長期使用刺激胃部的食物或藥物,飲食不規律,會直接損害胃和十二指腸粘膜,導致消化性潰瘍的發生和復發。
4.胃泌素和胃竇瀦留
正常人的胃竇內有豐富的胃泌素細胞,分泌的胃泌素有刺激胃壁細胞分泌胃酸的作用。胃壁細胞的分泌量是正常人的1/3,因此,胃壁細胞的分泌量是正常人的1/3,而不是正常人的1/3。
(二)削弱保護作用的因素
正常情況下,胃和十二指腸粘膜不會被胃內容物破壞和被胃液消化,因為有胃粘膜屏障。該屏障的主要組成部分是胃粘膜上皮細胞膜的脂蛋白層。當脂蛋白層受損時(溶解脂肪的化合物,如某些藥物、酒精、膽汁鹽等,可損害脂蛋白層),胃液中的H+又滲入粘膜層,造成胃粘膜的損害。胃的炎症也會削弱粘膜的抗酸能力。現在認為,幽門螺旋桿菌(HP)與消化性潰瘍的發生密切相關。此外,由於各種因素導致十二指腸內容物,特別是膽汁反流到胃裡,也會削弱粘膜屏障的保護作用。
(三)其他因素
許多觀察表明,O型血人的十二指腸潰瘍或幽門前區潰瘍的發生率比其他血型的人高約40%。還有人觀察到,消化性潰瘍患者的親屬中這種疾病的發病率比一般人群高約2至3倍。這些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