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0-02 09:52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已經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病之一。對於絕大多數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沒有太多不適,只要血糖控制較好,定期到內分泌科門診複查病情,堅持按時服藥一般不需要住院治療。但是如果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了糖尿病酮症、併發感染等急性併發症;或者出現嚴重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早期的糖尿病足症狀,以及門診血糖控制不理想,都可以住院進行全面的檢查和治療。糖尿病患者住院治療不但可以進行細緻的檢查治療,還可以在住院期間學到許多糖尿病控制的相關知識,而這些知識可以提高血糖控制水平。那麼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間及出院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現介紹如下:
  1、可以加深自己治療的理解
  每一位糖尿病患者治療方案各不相同,有些用胰島素,有些用口服藥,有些應用胰島素加口服藥。除了控制血糖的藥物之外,還常服用阿司匹林、調脂藥物、降壓藥等多種藥物。這些不同的藥物之間配合有哪些好的作用,主要治療目的是甚麼,需要注意哪些問題?住院後可以通過和醫生的溝通更多的理解自己治療方案,從而提高糖尿病的達標治療。
  2、進一步瞭解個人每天的飲食量及每種食品對血糖升高的作用大小
  許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飲食治療是糖尿病病人的基礎治療,飲食是糖尿病治療的基石,需長期堅持。但是自己每天到底應該吃多少主食、肉、蔬菜沒有一個確切的概念。住院期間病人在院就餐,醫生會根據病人的身高、體重、活動量等個體情況計算飲食量,由膳食科的專業人員負責搭配,住院病人住院期間可以熟悉瞭解自己的飲食總量、餐量分配、用餐種類等。出院後患者可以參照住院期間的飲食量進行烹調,可以提高飲食治療在血糖控制中的作用。
  不同的食品升糖指數高低不同,由於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間每天測定七次血糖,對於許多食品的升糖作用可以直觀的看出來,有利於出院後選擇合適的食品。增加對糖尿病飲食治療的認識水平。
  3、進一步瞭解運動療法的作用、注意事項
  適當運動可增加肌肉組織對葡萄糖的分解利用,提高胰島素敏感性,保持正常體重,減少胰島素或降糖藥的劑量,有利於控制血糖,減少併發症的發生。住院期間由於血糖檢查次數比較多,常常是運動後就測定血糖,可以看到運動對血糖的影響,可以幫助糖尿病患者選擇合適運動量及運動方式。可以瞭解多大的運動強度可能會引起低血糖的發生。
  4、學習更多的糖尿病藥物知識 

  糖尿病的治療藥物作用機制、服用方法及副作用各不相同,住院期間醫護人員會按正確的時間和方法讓病人服藥,通過住院糖尿病病友可以更多瞭解所用的藥物的服用方法、服用時間及不良反應。如磺脲類藥物一般需要餐前半小時服用,而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就可以飯前10分鐘服用,阿卡波糖需要吃飯第一口嚼碎服用,而二甲雙胍為減輕胃腸道副作用常常在飯中或飯後服用。促泌劑的常見副作用是低血糖,阿卡波糖的副作用主要是腹脹、排氣多,而二甲雙胍副作用主要是腹部不適和腹瀉等。

  5、學習注射胰島素及血糖測定的技巧
  適合注射胰島素的部位很多,通常有腹壁(肚臍周圍10cm內不能注射),雙上臂外側,臀部及大腿外側等。其中腹部胰島素吸收最快,雙上臂外側次之,臂部及大腿外側吸收慢些,長期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島素,會使局部皮膚吸收胰島素能力下降,一旦出現皮下脂肪營養不良,會影響胰島素的吸收。用注射器混合兩種胰島素的患者,抽胰島素時必須先抽短效胰島素再抽長效胰島素,如果把中效或長期胰島素混入短效瓶內,這瓶胰島素不能再繼續使用了。
  胰島素筆的針頭是一次性的,儘量不要重複使用。部分患者由於經濟原因重複使用時要注意,注射完畢後不要用消毒針頭,因為針頭表面經過特殊的硅化處理,光滑易進針,痛感較少。而酒精把硅化層去掉後,就容易疼痛。小針帽經消毒液處理,只要把針頭套上針帽即可起到消毒作用。
  自己在家測定血糖時可以不用酒精消毒,只要用香皂洗淨雙手後晾乾即可,因為長期酒精消毒易引起局部皮膚乾裂、角化,而且酒精沒有揮發完之前,採血可以加重疼痛感。採血前可雙手下垂甩動幾次,用刺針刺入指腹兩側,由於手指的血液供應血管在兩側,針刺兩側更容易採血。另外指腹兩側神經末梢較少,疼痛較輕。
  6、妥善保存出院小結
  患者經過治療出院時,醫生通常會給您一份出院小結。出院小結內容常常包括住院時病情,入院後重要的檢查結果,住院期間的主要治療,及出院後注意事項和服藥種類、劑量、方法。出院小結不但是您出院後生活服藥的指導。更重要的也是您再次到門診複查時門診醫生了解病情的資料。因而一定要妥善保管,並且在複查時帶到門診。

糖尿病患者住院及出院注意事項相關文章
(1)注意姿勢、體位;不滾翻,少屈曲;平時戰立、行走要保持胸背挺直。傷口完全癒合後方可沐浴。(2)睡覺儘量平臥。避免碰撞傷口及周圍,造成鋼板、線排斥,影響遠期效果。不能行核磁共振檢查。(3)避免外傷、劇烈運動使支架移動影響手術效果或損傷血管及周圍組織。一般2-4周可以正常上學及工作。(4)一月內病人保持背部伸直的良好姿勢,免持重物包括較重的書包,經常進行正常行走,不滾翻。一個月複查後可以進行常規
發布於 2022-09-25 13:15
0評論
小兒骨科疾病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由於目前我國醫療條件及醫療資源有限,醫院治療只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階段,為此一般醫生會在患者住院期間教授各種功能鍛鍊方法和出院後注意事項。但有些病人並不注意醫生的提醒,造成一些不應該出現的後遺症,那麼病情出院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1、注意出院記錄中的出院醫囑:出院記錄一般交代住院前的情況,住院綜合治療過程、出院情況。其中最重要的是出院醫囑,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做
發布於 2023-01-20 16:51
0評論
良好的生活方式(飲食控制,運動鍛鍊,戒菸等)是糖尿病在給予藥物治療之前不可或缺的、且極其重要的措施和手段。一般來說,體重、血脂、血壓、血糖達標是關鍵;避免或減少併發症發生、獲得好的生活質量是目標。針對糖尿病的不同階段,診療方案的制定應當個體化,治療上應該全方位。新患者就診注意事項:以下高危人群應做糖尿病篩查(1)有糖尿病家族史。(2)超重或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3)近半年體重逐漸或驟然減輕。
發布於 2022-09-29 22:29
0評論
概述 糖尿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了,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很容易受到這種疾病的困擾,主要是由於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或者飲食不當而引起的一種疾病。所以老年人在平時生活裡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要有合理的作息時間安排,同時還要有科學正確的飲食方式,最主要的是要堅持體育鍛煉,來增強體質和提高免疫力。那麼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糖尿病患者晨練應該注意甚麼事項? 步驟/方法: 1、 糖尿病患者晨練應該注意不能起得太早了
發布於 2024-06-03 04:41
0評論
1、注意休息,勞逸結合,適當參加戶外活動,以增加機體免疫力;2、內衣選擇柔軟、寬鬆、全棉,以減少對局部皮膚的刺激;3、飲食以高蛋白、易消化、維生素為宜,例如各類蔬菜瓜果等;4、每次化療前,應檢測白細胞,低於4000應暫停化療並及時就醫;5、按醫生的囑咐定期進行門診隨訪;6、術後繼續進行患肢功能鍛鍊,以免患側上肢殘廢;7、保持舒暢的心情,正確對待疾病;8、注意外形的美觀,可在定點的商店購買特製的乳
發布於 2023-01-15 18:36
0評論
(1)注意姿勢、體位;不滾翻,少屈曲;平時戰立、行走要保持胸背挺直。傷口完全癒合後方可洗澡。 北京兒童醫院小兒胸外科曾騏 (2)睡覺儘量平臥。避免碰撞傷口及周圍,造成鋼板、線排斥早拔鋼板影響遠期效果。避免行核磁共振檢查。 (3)避免外傷、劇烈運動使支架移動影響手術效果或損傷血管及周圍組織。一般2-4周可以正常上學及工作。 (4)一月內保持背部伸直的良好姿勢,
發布於 2022-09-25 13:45
0評論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來我院後先掛號就診,可以提前掛號、當天早上掛號或大夫加號。門診檢查後做術前全面體檢。體檢結果出來後找醫生看結果,開具住院證,等待住院。體檢一般1至2天,等住院在1至3周不等,可以留下聯繫方式回家等。玻璃體切除手術一般在1萬左右。如果打硅油的話以後還需要取硅油,大概需要7-8千,有的取硅油還要聯合白內障手術,那就得1萬多點。一般每次住院5天至1周左右。手術只是治療的一部分,術後
發布於 2022-10-17 22:04
0評論
概述 糖尿病也是一種很嚴重的身體疾病,在糖尿病早期的時候其實有一些症狀表現,只不過我們都沒有發現,其實在糖尿病早期都應該引起重視的這個時候做治療的話,治療的效果會更好一點,那麼告訴大家,糖尿病早期的症狀都有哪些吧?糖尿病早期我們早點發現早點治療就能早點好轉,糖尿病早期有一些注意事項的,這些都是我們應該瞭解到的知識。 步驟/方法: 1、 在糖尿病早期的話,很多患者都會出現視力下降,感覺眼睛特別
發布於 2024-06-01 11:45
0評論
泡腳的好處我們已經知道有很多,可是如果沒有掌握好泡腳的方法,可能會適得其反。那怎樣泡腳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呢?應該注意甚麼呢?首先,糖尿病患者泡腳的水溫應該在多少度呢?一般人泡腳水溫在40度左右會很舒服,但這個溫度對於糖尿病尤其是合併血管病變的患者可能就會帶來燙傷。因為合併周圍血管病變時末梢血液循環障礙,使熱聚在足部不容易疏散。有周圍神經病變的患者對溫度等感覺不敏感,難於準確的試出水溫,其自我保護
發布於 2022-11-26 14:36
0評論
概述 首先要知道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腸或胰膽等病變引起的出血。然後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現為嘔血或黑便。病人出院後預防上消化道出血應該合理飲食,補充營養和維生素,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適當的運動。規律飲食,並且嚴格按照醫生所囑咐的用藥,不可亂用或自行停藥,保持良好的心情對疾病的恢復和預防是有作用的。如出現任何不適,及時就醫,一面再次誘發疾病。 步驟/方法: 1、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出院後,
發布於 2024-04-15 06:09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