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被證明對治療多汗症比較有效。下面簡要介紹幾種常用的止汗藥材。
黃芪。它是一種溫熱的、味道甜美的草藥,能夠補益肺脾之氣。黃芪是一味溫熱的藥材,具有補肺脾之氣的作用。所以常被用於氣虛引起的多汗症。表現為多汗,易感冒,氣短乏力,疲倦無力,食少便溏,尿少水腫等。
白朮:性溫,味甘、苦,既能養氣健脾,又能燥溼健脾,被前人譽為 "養氣健脾第一藥"。白朮具有滋養脾胃之氣的作用,且性溫溼,故常與黃芪同用,用於氣虛多汗。可見於多汗、食少、便溏、水腫、帶下。
知母。性寒,味甘、苦,既能清熱瀉火,又能滋陰潤燥。又可用於治療骨蒸汗出,止虛熱,養化源之陰"。因此,知母常被用於陰虛火旺的多汗。見於多汗,骨蒸潮熱,心煩口渴,腸燥便秘等。
酸棗仁:性平,味甘酸,能斂汗,也是養心安神的重要藥物。名醫特錄》。"心煩不能寐,...... 虛汗"。因此,酸棗仁常被用於心虛多汗的治療。見於多汗、心悸、健忘、失眠、多夢、睡夢中出汗等。
五味子。性溫,味甘酸,既能收斂,又能補氣生津。藥性賦》。"去煩熱,生津止渴,補虛勞,益氣強陰"。五子的酸味能斂汗,能生津,甘味能養氣,故常被用於治療氣津兩傷的多汗症。可表現為多汗、口渴、睏乏、無力。
龍骨:性平,味澀,甘,是治療澀病的重要藥物。本草綱目》中。"定精、止汗、定喘、澀瘡,皆收斂止脫之義"。龍骨有收斂作用,常與補虛藥合用,用於虛勞滑脫所致的多汗。可見於多汗、遺精、滑精、尿頻、遺尿、崩漏、排尿困難等。此外,龍葵還能平肝安神,所以也可用於多汗症的心悸失眠、健忘多夢、頭暈目眩、煩躁不安。
麻黃根:性平,味甘,微澀,為止汗藥。名醫別錄》中記載。"止汗,夏月,雜粉撲。麻黃根唯一的傳統功效就是止汗,因此,麻黃根是專門用於對症治療汗症的藥物。它既可以內服,也可以外用,還可以配合使用,用於正虛引起的各種多汗症。
同一種具有止汗作用的中藥,其藥性和療效各不相同,應根據其藥性來使用,以提高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