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小細胞肺癌的VALSG分期具體是甚麼內容?
A1:VALSG分期將SCLC分成侷限期和擴散期。侷限期SCLC的特點是腫瘤累及部位侷限於一側胸腔(伴或不伴局部蔓延)且無胸外遠處轉移。如果區域性和同側的鎖骨上的腫大淋巴結能涵蓋在單一的安全而又充分的放射治療野,也被認為是侷限期SCLC。其它所有病例則為擴散期SCLC,其特徵包括惡性胸水、惡性心包積液、對側肺門和鎖骨上淋巴結腫大以及轉移灶不能在單一放射野內進行治療。然而,國際肺癌研究會於1989年對VALSG分期作了修改(VALSG分期修訂版,也稱IASLC分期),其中最重要的改動就是對側縱隔或鎖骨上淋巴結腫大和同側胸腔積液(不管良性,還是惡性的)都歸為侷限期SCLC,擴散期SCLC則是超出侷限期SCLC範圍的病變。但是,臨床疾病的複雜性使得這兩種分期常常在混用。
VALSG分期:
侷限期SCLC
侷限於單一放射野
侷限於同側縱隔
同側縱隔或鎖骨上淋巴結腫大
擴散期SCLC
不侷限於單一放射野
對側縱隔或鎖骨上淋巴結腫大
惡性胸水或心包積液
轉移灶
VALSG分期修訂版:
侷限期SCLC
侷限於單一放射野
同側縱隔或鎖骨上淋巴結腫大
對側縱隔或鎖骨上淋巴結腫大
同側胸水(不管良惡性)
擴散期SCLC
不侷限於單一放射野
轉移灶
Q2:AJCC第7版肺癌TNM分期具體內容有哪些?
A2:國際肺癌研究會(IASLC)則推薦目前AJCC第7版肺癌TNM分期來取代VALSG分期。在這個分期系統中,Ⅰ~Ⅲ期對應侷限期SCLC,Ⅳ期對應擴散期SCLC。雖然有研究(入組1995年至2005年間大約10000名患者)顯示AJCC肺癌TNM分期的分期特異性生存率明顯高於VALSG分期,但是TNM分期並不常改變臨床處理方案且評估預後的作用也較VALSG分期小。它在確定患者能否進行外科手術切除時也是很有用的。
AJCC第7版肺癌TNM分期:
原發性腫瘤T分期:
Tx:原發性腫瘤不能評估,或者痰中或支氣管沖洗液中出現癌細胞,但影像學檢查和支氣管鏡未發現原發腫瘤
T0:無原發性腫瘤證據
Tis:原位癌
T1:腫瘤最大徑≤3 cm,被肺或髒層胸膜包繞,支氣管鏡無侵犯葉支氣管更近端的證據(即未侵犯主支氣管)
T1a:腫瘤最大徑≤2 cm
T1b:腫瘤最大徑>2 cm但≤3 cm
T2:腫瘤最大徑>3 cm但≤7 cm,或者有以下任何特徵者:累及主支氣管但腫瘤距離氣管隆突≥2 cm、侵犯髒層胸膜和蔓延至肺門區域但未累及全肺的肺不張或阻塞性肺炎。
T2a:腫瘤最大徑>3 cm但≤5 cm
T2b:腫瘤最大徑>5 cm但≤7 cm
T3:腫瘤最大徑>7 cm,或者直接侵犯壁層胸膜、胸壁(包括肺上溝瘤)、膈肌、膈神經、縱隔胸膜和壁層心包;或者腫瘤位於主支氣管,距離氣管隆突<2 cm,但未累及氣管隆突;或者累及全肺的肺不張或阻塞性肺葉或腫瘤所在肺葉內有單個或多個分散的肺結節。
T4:任意大小的腫瘤侵犯縱隔、心臟、大血管、氣管、喉返神經、食道、椎體或氣管隆突;或者同側非腫瘤所在肺葉的其它肺葉內有單個或多個分散的肺結節。
淋巴結N分期:
Nx:淋巴結轉移不能評估
N0:無區域淋巴結轉移
N1:轉移至同側支氣管周圍和/或同側肺門淋巴結和肺內淋巴結,包括原發腫瘤的直接侵犯
N2:轉移至同側縱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結
N3:轉移至對側縱隔淋巴結、對側肺門淋巴結、同側或對側斜角肌或鎖骨上淋巴結
轉移M分期:
M0:無遠處轉移
M1:有遠處轉移
M1a:對側肺葉出現分散的單個或多個瘤結節;胸膜結節或惡性胸水、心包積液
M1b:遠處(胸外)轉移
臨床分期:
隱匿期:Tx N0 M0
0期:Tis N0 M0
Ⅰa期:T1 N0 M0
Ⅰb期:T2a N0 M0
Ⅱa期:T1 N1 M0,T2b N0 M0,T2a N1 M0
Ⅱb期:T2b N1 M0,T3 N0 M0
Ⅲa期:T1~2 N2 M0,T3 N1~2 M0,T4 N0~1 M0
Ⅲb期:T4 N2 M0,任何T N3 M0
Ⅳ期:任何T 任何N M1
Q3:小細胞肺癌作為肺神經內分泌腫瘤有甚麼特點?
A3:2004年WHO腫瘤分類將4種主要的肺神經內分泌腫瘤類型分成3種組織學級別,低級別惡性腫瘤有典型類癌,中等級別腫瘤有不典型類癌,高級別腫瘤有大細胞神經內分泌腫瘤和SCLC。
SCLC可分泌生物活性物質如激素,也可出現抗體或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引起的免疫介導的神經組織破壞。SCLC可出現許多副腫瘤疾病。SCLC最常見的內分泌副瘤綜合徵(Endocrine Paraneoplastic Syndrome)是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徵(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 Secretion,SIADH)。SIADH的特點是抗利尿激素分泌過度導致低濃縮尿、血漿滲透壓下降和等容性低鈉血癥。其它內分泌副瘤綜合徵有繼發於異位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的Cushing綜合徵和由於異位生長激素釋放肽所致的肢端肥大症。神經性副瘤綜合徵有自主免疫性神經病(Eaton-Lambert Syndrome,類重症肌無力綜合徵),腦脊髓炎和邊緣葉腦炎。上述綜合徵的患者行為能力喪失進展很快,神經性症狀的出現常先於肺癌診斷可達2年,不過在肺癌治療後這些症狀可以有改善。Q4:患者出現了那些症狀要考慮得了SCLC?A4:SCLC最常見的體徵和症狀是的咳嗽、胸痛、咯血和呼吸困難,典型的全身症狀常有體重減輕、乏力和惡液質,這也是所有肺癌患者可以出現的。相對特異性的症狀是Q3中肺神經內分泌腫瘤表現的症狀。出現上腔靜脈綜合徵(Superior Vena Cava Syndrome,SVCS)時,要考慮SCLC,有10%的腫瘤呈侵襲性或晚期患者出現這種症狀,但其它腫瘤也可導致SVCS。當食道和縱隔結構(如喉返神經和氣管等)受侵犯會導致吞嚥困難和聲嘶。肺外轉移可以表現為骨痛、皮膚瘙癢、患者、癲癇發作、精神狀態改變和/或共濟失調。Q5:醫生總是建議SCLC的病理檢查和免疫組化檢查,究竟有甚麼好處?A5:病理檢查和免疫組化檢查是目前確診SCLC的“金標準”,要對SCLC進行治療,首先要確診腫瘤的病理類型,然後才是對腫瘤進行分期。在光鏡下,SCLC呈藍色的小圓形、卵圓形或梭形細胞,胞漿稀少,邊緣光整,核染色質呈細顆粒狀,無核仁或核仁不明顯。在肺神經內分泌腫瘤中,SCLC的核分裂最為活躍(每個10倍高倍視野內核分裂相>10個;每個10倍高倍視野內的中位核分裂相為10個)且廣泛性壞死最為典型。
WHO將SCLC分成兩種亞型:純SCLC和混合SCLC。大部分腫瘤都是純SCLC,因為往往能用來病理分析的組織標本比較有限,而混合SCLC罕見。混合SCLC的特點是腫瘤內出現腺癌、鱗癌、大細胞癌、梭形細胞癌或鉅細胞癌等非SCLC成分。要診斷混合SCLC-大細胞癌,腫瘤內至少要有10%的大細胞或鉅細胞成分,但對於其它肺癌亞型如腺癌、鱗癌和梭形細胞癌,大細胞或鉅細胞成分的比例對於診斷就不是很重要了。 免疫組化分析診斷SCLC典型的有全細胞角蛋白抗體如AE1/AE3、CD56、嗜鉻粒蛋白-突觸素、甲狀腺轉錄因子 1(TTF-1)和Ki-67。如果標本對全細胞角蛋白抗體呈陰性反應,那就必須排除其它的腫瘤如淋巴瘤(CD45和CD20)、原始神經外胚瘤(CD99)和黑色素瘤(S100)。近80%的SCLCs表現為TTF-1陽性。SCLC的Ki-67增殖指數範圍在80%~100%之間,可用來鑑別SCLC與類癌。免疫組化分析可將SCLC與基底樣鱗狀細胞癌鑑別開來。比方說,SCLC可見表達神經內分泌標記物和TTF-1,而基底樣鱗狀細胞癌則表達p63(4A4)和高分子量細胞角蛋白(CK5/6或34bE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