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刮就是診斷性刮宮,是刮取子宮內膜,做病理檢查以明確診斷,目的在於瞭解子宮內膜病變及卵巢功能。如須排除頸管病變時,則分別刮取宮頸管粘膜和子宮內膜,稱分段診刮。那甚麼時候需要這種聽上去很痛苦的手術來幫助我們女性朋友呢?
首先當有對於生育期和絕經過渡期婦女、藥物治療無效或存在子宮內膜癌高危因素的異常子宮出血患者,應通過診刮術排除惡性病變;對未婚患者,若藥物治療失敗或疑有器質性病變,在通過解釋徵得患者的同意下也應行診刮術。其次在診刮時機的選擇上,對於不孕症等患者,為了確定排卵功能,應在經前1-2天或月經來潮24小時內刮宮;不規則流血或大量出血者可隨時刮宮。其中對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以及不全流產,作診刮既可明確診斷,又可起到止血治療作用。
子宮內膜的病理檢查為甚麼能反映卵巢排卵功能?子宮內膜病變是不是就一定是內膜癌嗎?下面我們簡單瞭解一些子宮內膜的常識。
子宮內膜的改變受雌、孕激素影響而發生變化,排卵後子宮內膜受雌、孕激素作用而呈現分泌期變化;子宮內膜由於長期受雌激素持續影響而無孕激素作用,常可發生子宮內膜增生症,甚至癌變,常見於絕經過渡期及多囊卵巢綜合症的無排卵患者。對於子宮內膜增生症,可使用孕激素將持續增生的子宮內膜轉化為分泌期,使內膜不再增厚。
當醫生建議作診刮時,一定是醫生想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瞭解患者的疾病情況及原因,並採取對應的治療措施。若患者在該做時不做,那隻會延誤診斷及治療,就會像朱阿姨一樣後悔莫及。
在臨床上還是有為數不少的患者在醫生給出診刮建議時而選擇逃避,首位原因應該還是恐懼手術的過程及害怕疼痛。大部分女性看到婦科檢查都會有些緊張,那在面對硬硬的手術床及冰冷的手術器械時的那種畏懼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因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而需要診刮的患者中,中年女性還是佔了很大的比例,這部分的患者上有老下有小,在工作中更是無法脫身,她們擔心手術以後需要休息,害怕因此而影響了家庭生活及工作。還有的年輕未生育的女性更多的是擔心併發症,不孕症患者覺得刮宮一定會對子宮造成損傷,特別是看到診刮的知情同意書上的術中有可能子宮穿孔,術後感染等,則更堅持拒絕手術。面對朋友們,親戚們的一知半解的對診刮的看法,更將醫生的建議及解釋拋之腦後,而寧可只相信中醫調理或保健品。
現在隨著人們對醫療環境及人性化要求的提高,在我院門診無痛及鎮痛下進行的手術佔到了80%以上。55歲以下沒有內外科合併症的患者可以在麻醉下進行手術,徹底告別恐懼及疼痛。由於子宮穿孔的發生率低,約為1/350-2500,一般也不必太過擔心,遇到絕經期,或有過剖宮產史的患者,醫生也會加倍小心警慎的,避免損傷的,術後預防性的使用幾天抗生素可以預防感染。子宮內膜是會隨著雌孕激素而變化的,診刮以後,內膜又會不斷修復,增殖及剝落。通過診刮可以瞭解卵巢排卵及內膜情況,早期發現內膜增殖症,內膜息肉,甚至內膜癌等疾病,讓不孕症患者有因可循,醫生可以更有針對性的治療,使卵巢更有規律的排卵,讓內膜更有秩序的剝落。
診刮是婦科的常見手術,對診斷子宮疾病及卵巢功能意義重大,且有現代醫學科學技術的保證,為了您的健康,請安心接受醫生的相關建議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