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發現、早治療對腦癱患者今後的生活自理有極大幫助,如果能在患兒一歲之前就及時發現病情,並得到確診進行康復性干預的話,那對他們將來的康復更有幫助。因此,基層醫務人員,尤其是家長一定要學會識別腦癱孩子在不同發育階段表現出來的異常情況,時刻捕捉細微變動,以做到一歲前確診病情。
若嬰兒出生後一個月仰臥時雙下肢僵直,被動屈曲和外展困難,頭頸伸直,肩臂回縮,雙臂外展……這些都提示家長注意腦癱。大多數腦癱嬰兒在新生兒期並不出現痙攣的體徵,而以不同程度的肌張力低下為多。
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以下表現來辨別腦癱:如果小孩出生三個月兩手握拳,拇指緊握在手掌中時,一隻手能張開而另一隻手則緊握,同時俯臥位時表現為抬頭困難,這些都能提示注意腦性癱瘓存在;出生後6個月以內是認識腦性癱瘓最困難的時期,若有跡象,應速找專科醫生檢查;出生後7、8個月仍不會爬,不會坐,這是腦癱患兒最常見的症狀;另外滿1歲的小兒如果常用一隻手去拿東西,而且表現不對稱自主運動,這提示有腦癱表現。
如果具體到臨床發病率最高的痙攣型腦癱來說,其主要表現就在於運動障礙,主要都是因為肌張力比較高,因而他們常有活動肢體時感到肌肉比正常人“僵硬”及活動範圍較小(常常被限定在患兒身體中間位置)的表現,如走路呈交叉步、踮腳尖等。因為肌張力高的關係,患兒幾乎都沒有自我調節能力,關節攣縮、畸形、肌肉萎縮、短縮現象也很常見,且他們往往還表現為四肢癱、雙下癱及偏癱。
當痙攣型腦癱患兒肢體肌肉長期處於一種高度緊張緊繃的狀態下後肌腱就極易短縮,關節攣縮變形,如跟腱短縮形成尖足,所以在行走時腳後跟無法像常人一樣著地,從而只能以一種踮起腳尖的狀態行走,膝關節屈曲攣縮不易伸直、髖關節也是屈曲攣縮不能後伸(患兒不能做向後方踢腿的動作),這種症狀就是適合外科手術治療的。
目前我們臨床上主張痙攣型腦癱患兒在2.5歲左右應該腦癱一期手術(FSPR手術)進行解痙治療,以降低過高的肌張力及緩解肌肉痙攣,同時保留感覺功能,可以明顯改善步態,顯著改善肌肉痙攣引起的關節畸形。
腦癱二期手術(腦癱肌力肌張力調整術,CP-MMA)一定要在充分解除痙攣的前提下同時或分期進行,否則,不可避免復發的可能性,長期療效不佳,使手術失敗。同時,會使人們對手術療效產生懷疑,不願意接受手術,增加開展工作的難度。
總之,因此小兒腦癱此病的特殊性,其康復治療也並非打打針、吃吃藥這麼簡單,而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作,是包括康復訓練、外科手術等方法在內的綜合治療體系。同時臨床實踐證明,由於兒童未成熟腦組織的可塑性,隨著他們神經系統的不斷髮育,神經纖維的髓鞘化不斷的完善,如果能夠早期干預,完全可以使由於腦損傷造成的運動功能障礙和其他伴隨的功能障礙得到改善,甚至接近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