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抑鬱症是指以情緒抑鬱為主要臨床特徵的疾病,因為患兒在臨床表現上具有較多的隱匿症狀、恐怖和行為異常,同時由於患兒認知水平有限,不像成人抑鬱症患者那樣能體驗出諸如罪惡感、自責等情感體驗。一般來講,學齡前兒童抑鬱症患病率很低,約為0.3% ,青少年期約在2-8%之間,隨著年齡增大,患病率有增加趨勢,而且女性多於男性。
1、嬰兒期抑鬱:主要是因為嬰兒與父母分離所致,先表現為不停的啼哭、易激動、四處尋找父母、退縮、對環境沒有興趣、睡眠減少、食慾下降、體重減輕。當與母親重新團聚後,這種症狀可以消失。
2、學齡前期抑鬱:學齡前兒童由於語言和認知能力尚未完全發展,對情緒體驗的語言描述缺乏,往往表現為遊戲沒興趣、食慾下降、睡眠減少、哭泣、退縮、活動減少。
3、學齡期抑鬱:可表現為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維能力下降、自我評價低、記憶力減退、自責自罪,對學校和班級組織的各種活動不感興趣、易激惹、睡眠障礙也比較突出,攻擊行為和破壞行為也是抑鬱症的表現之一。嚴重者部分患兒表現為頭疼、腹痛、軀體不適等隱匿性抑鬱症狀。
4、青春前期抑鬱:症狀明顯增多,除表現為心情低落、思維遲滯、理解和記憶力下降以外,另一類較明顯的症狀是行為異常,攻擊行為、破壞行為、多動、逃學、說謊、自傷自殺等。國際疾病分類第10版(ICD-10)將這種既有抑鬱情緒,又存在品行問題的類型稱為“抑鬱性品行障礙”。 北京回龍觀醫院 微信號:bjhlgyy62715511 勿須獨自承受,讓我為您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