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大多數心理疾病的高發季節,抑鬱症是表現最突出的精神疾病之一。出現這一情況主要由三大原因造成——春季的季節特點、工作壓力和個體的心理素質。”肖磊副院長表示,由於春季氣壓不穩,並長時間被霧霾籠罩、陰雨綿綿,多變的天氣易導致人腦激素和相應的神經遞質——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等減少,人體神經內分泌出現異常,從而引發抑鬱症。除了天氣多變,工作壓力是引發心理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
春天是抑鬱症的高發季節
發布於 2023-02-01 03:20
春天是抑鬱症的高發季節相關文章
一般春季容易發病。紅眼病發病急,一般在感染細菌1~2天內開始發病,且多數為雙眼發病。傳染性強,本病由於治癒後免疫力低,因此可重複感染(如再接觸病人還可得病),從幾個月的嬰兒至八九十歲的老人都可能發病。流行快,患紅眼病後,常常是一人得病,在1~2周內造成全家、幼兒園、學校、工廠等廣泛傳播,不分男女老幼,大批病人感染。
紅眼病多是雙眼先後發病,患病早期,病人感到雙眼發燙、燒灼、畏光、眼紅,自覺眼睛磨
發布於 2024-11-30 05:55
0評論
概述
流感即流行性感冒,它區別於普通感冒,又與普通感冒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患者一定要注意區別這兩種疾病的區別。對於流行性感冒呢,是由於病毒而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疾病。對於本病呢,患者應該知道,有幾種類型的疾病是會引起死亡的,並且有幾種死亡率還很高,所以患者一定要注意。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流感的高發季節是甚麼時候。
步驟/方法:
1、
對於流感的多發季節呢,是在於秋冬兩季。因為流感病毒
發布於 2023-05-03 10:09
0評論
秋季的氣候特點是氣候乾燥,晝熱夜涼;寒露後天氣很快變冷,很多人不適應秋季氣候的變化,導致疾病紛至沓來。在這個季節裡,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都容易出現問題,其中口咽部是呼吸和消化系統的共同通道關口,一旦受到病邪侵襲,很容易,“上火”發炎。最近,扁桃體發炎的患者明顯增多,很多患者不瞭解如何應對扁桃體發炎,導致病情延誤,傷神又費力。
發布於 2023-02-27 17:29
0評論
秋季又是皮膚病的一個高發季節,立秋後氣溫立馬涼了起來,經過一個溼熱的夏季,人們都在享受著秋風帶來的乾爽。雖然天氣涼爽,但前來就診的皮膚病患者中就數皮炎居多。這是為甚麼呢?最近一段時間,在長沙皮膚醫院前來就診的皮炎患者每天都能遇到幾十例。患者大多以學生、老人居多,也有少部分愛曬太陽的白領中了招。
按理說,皮炎應該是在夏季高發的疾病,為何在秋季卻突然爆發?長沙皮膚醫院專家指出:低估了紫外線的強度是主
發布於 2024-11-19 23:28
0評論
寶寶長溼疹的原因非常複雜,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疾病引起,如慢性感染病灶、內分泌及代謝改變、血液循環障礙、神經精神因素等;二是接觸過敏物引起,如食物、吸入物、生活環境、動物皮毛、各種化學物質等,其中最主要的是過敏因素引起。
春天不僅過敏原多,如花粉、微生物、昆蟲、寵物皮毛和分泌物等,而且氣候潮溼,使得寶寶溼疹更容易復發。如果媽媽發現孩子的兩頰、額、頭皮等處出現了小米粒樣的皮疹,就要注意是不是患上溼
發布於 2023-03-06 01:39
0評論
“流行性腮炎俗稱痄腮,是兒童和青少年中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該病由腮腺炎病毒感染所引起,其特徵為發熱及腮腺非化膿性腫痛,並可侵犯各種腺組織或神經系統及肝、腎、心臟、關節等器官。本病好發兒童,亦可見於成人。春季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高發季節,隨著寒假結束,學校和托幼機構發生暴發流行的可能性上升。特別是學校和托幼機構,當前應提高流行性腮腺炎防治意識。
有效地預防流行性腮腺炎,需要公眾對流行性腮腺炎這種傳染病
發布於 2023-04-15 00:30
0評論
天氣溫度高、溼氣大,為炎症細胞等致病微生物提供了非常好的生存條件,加之夏天衣衫單薄,增加了很多細菌傳染的幾率,造成了很多宮頸炎患者夏季容易復發的顯現。女性的外生殖器官由於特殊結構,所以很容易受到各種致病微生物的侵襲。因此每天清洗是很必要的。但凡事都應有個度,清潔工作做過了頭也會帶來麻煩,因為它破壞了人體與生俱來的防禦機能。陰道內的分泌物在有益菌的作用下生成乳酸,就是它構成了一道生物屏障。如果每天
發布於 2023-02-16 09:01
0評論
季節性過敏結膜炎每逢春夏暖和季節發病,過敏體質的患兒在這個季節都容易發過敏性疾病,如鼻炎、哮喘等。
春季結膜炎高發,相比其他季節來說是比較多,但今年跟往年差不多,並未呈上升趨勢。
該病在秋涼後會自行有所緩解,多見於兒童或青少年,男性多於女性,是對灰塵、花粉、陽光等的過敏反應。
醫生提醒家長,預防過敏性眼病目前沒有特別的方法,通常如下:
家長應儘量讓孩子避開可能致敏源;
配戴保護眼鏡或者平光眼鏡,
發布於 2024-03-02 02:32
0評論
目前正值流感的高發季節,一旦發病,就會表現為發熱,嚴重者會出現高熱(體溫高於39度)不退、惡寒、鼻塞流涕、頭身痛、咽痛、咳嗽、口乾唇燥。影響工作和學習。中醫理論認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意思是人體因感受外邪而患病,其根本原因在於自身不夠健康。中醫有“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論就是告訴我們要重視預防,而不要等到發病再去治療。因此預防流感很重要,如何預防?注意以下幾方面:1、臨床觀察大部分患者都是
發布於 2022-11-28 17:41
0評論
秋季比較容易出現“雙相障礙”
專家介紹,秋季抑鬱往往高發於北方,因為北方季節變化分明,到了秋季常常出現陰雨天氣,由於日光照射較少,容易導致人體內分泌的變化。醫學研究發現,當光照時間縮短,陽光強度降低時,松果體興奮,由它控制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分泌就會減少,在血中的濃度降低,而甲狀腺素、腎上腺素能喚起細胞興奮,它們的減少使細胞興奮性降低,人就會處於抑制狀態,情緒低沉,總感覺疲憊。
“在陽光照射比較
發布於 2023-02-05 02:54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