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指的是你從童年開始成長的家庭,是相對於成年後組成的婚姻家庭而言的――即你和你的父母、兄弟姐妹或祖父祖母、繼父繼母等成員共同生活的家庭。
原生家庭中的親屬及其他關係對我們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你在甚麼樣的家庭出生、成長,直接決定著你成年後會成為甚麼樣的人。
原生家庭中可能有哪些問題?
我們的很多技能、習慣、處事方式都是在原生家庭中習得的,包括如何與人溝通、互動,處理我們的情緒和需求。同樣,我們價值觀和信仰的形成也與我們的父母息息相關。
我們對自我的看法源於家庭的養育:如果在大多數時間能夠感受到自己是被愛著的,有安全感的,那麼,我們就會發展出堅強和穩定的自我意識;如果成長過程中缺乏安全感和愛,自我意識就容易變得不穩定和脆弱。
在心理治療中,辨識出來自原生家庭的問題是相當重要的。你可能會發現,相當多在你成年後顯現出的衝突和問題,都源於過去在原生家庭經歷的事件和問題。有經驗的心理諮詢師則會幫助你找到這些問題。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原生家庭問題:
在混亂和充滿衝突的家庭環境中長大,或有一個經常暴怒的父母
這樣的孩子往往會認為,大聲爭吵和辱罵是正常的溝通方式。因此,在他們成年後,往往也會用這種溝通方式去和他人相處,這很容易傷害親密關係。
另外,在一個父母雙方都經常情緒低落、互相爭吵的環境中長大,會大大提高孩子的焦慮水平。他們可能會產生信任問題,認為家庭生活是不穩固的,所有的關係都是脆弱和不可靠的。
經常遭到父母的拒絕和忽視
孩子需要父母“看到”並接受他們真實的樣子。如果父母不能看到孩子真實的性格,而一味用自己理想中的樣子去要求孩子,孩子就會很容易情緒低落、缺乏自信、沒有主見――經常需要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讓別人告訴自己應該怎麼做。
就比如說,一個生性羞澀的孩子,但父母卻總讓他應對各種社交場合,孩子並不會真的如父母期望的那樣發生改變,反而他們會因此不能瞭解自己的優勢和弱點。他們可能會發展出衝突的自我認知,經常會這樣想:“我現在是這樣,但我本應是另外的樣子。”
父母忽視孩子真實的樣子,拒絕接受孩子的本性,一方面會導致孩子一直到成年都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另一方面,他們中的很多人也變成了吹毛求疵的人,經常用不合理的標準來要求他人。
是受過情感/身體/性虐待等創傷經歷的倖存者
虐待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它對孩子造成的影響用好幾篇論文也說不完。一般來說,受到虐待往往會造成這些後果:低自尊、焦慮、抑鬱、信任問題、自我評價過低、好鬥、親密關係和兩性關係上的問題等等。
父母中的一方角色缺失,或在情感上遭到父母中某一方的拋棄
很多孩子是缺愛的――他們並不缺衣少食,卻從來都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和父母之間有強烈的距離感。事實上,往往這些父母自身存在很嚴重的問題(他們也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使他們無法對孩子表達出溫暖和愛。
孩子往往會覺得,他們之所以感受不到父母的愛,是因為不夠“好”或“完美”。他們可能會變成完美主義者,以離譜的高標準來要求自己以及自己身邊的人。
而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不夠好,也就會很難對自己的伴侶敞開心扉,分享自己的感覺和想法。因為他們總是擔心,一旦對方知道了自己真實的樣子,就會失去對方的尊重和愛。
另一個極端的可能是,他們也有可能會極端依賴自己的伴侶,希望伴侶能夠給他們那些沒有從父母身上獲取的、無窮無盡的愛。
除了最主要的這4種以外,常見的原生家庭問題還有很多:
在家庭中存在藥物濫用或藥物成癮的情況;
曾目擊過家庭暴力;
經常被其他人嘲笑或恐嚇;
父母中曾有人過世或自殺;
被收養;
父母離婚;
在與繼父/母的相處中存在問題;
家庭成員中,有人有精神疾病或人格障礙;
被以嚴格的宗教要求來撫養長大;
……
這些幾乎人人都會或多或少遇到過的問題,對我們的一生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原生家庭是如何影響我們的?
滿足我們基本的物質需求,給我們以安全感,給予我們愛與關注――這些都是父母的基本責任。沒有一個父母是完美的,但有時候,他們卻在提供這些基本的東西上有太多的缺失。
而對於孩子來說,這些缺失可能會令他們極端沮喪,或者受到深深地驚嚇。他們可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連父母都不能讓我感受到安全感和愛,可想而知這個世界是多麼混亂而危險啊!”
如前文所述,缺愛的孩子會努力避免去認為他們的父母是壞的、或者有缺陷的,而是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試著讓自己追求變得“好”、“完美”,以此來“贏得”父母的愛。但是這種認知在本質上就是錯誤的――一個人不可能在任何時候都是完美的、不犯錯誤的,(一個健康的成年人應該能夠接受自己,包括接受自己一定會在有些時候犯錯,也接受自己會在有些時候討厭自己和不接受自己,) 此外,父母在撫養和關愛孩子上的缺失,並不能歸因到孩子身上。所以,孩子們的這種策略無疑是無效的(事實上,是一點用也沒有),他們不會如願贏得父母的愛,只會陷入一次又一次的失望。這樣做的後果是,孩子長大後的個性和自我意識都會受到不好的影響。
人們經常會去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為的是解決當下的困難和痛苦情緒,而事實上,這些問題深深地根植在你童年所受的漠視和虐待中。
原生家庭有問題,我們該怎麼辦?
我們總是不自覺地將童年的行為模式帶入成年,並在長大成人後一再重演同樣的問題。雖然我們都已經學會“自己的問題要從童年和父母身上找根源”,但如果你審視自己的內心,對於你最最在意、最讓你有羞恥感、最讓你不知道怎麼解決的、真正核心的家庭問題,我們是牴觸去直面的。它會給你帶來太多的情緒,讓你看到你最醜陋的一面,這個過程太過痛苦。事實上,正視已經發生的問題,真實地看到家庭中的悲劇,這是改變自己的開始。
不過,必須要避免陷入這樣的幻覺――在幻想裡,我們在家庭中是完全無助、無能為力的受害者。事實並非如此。尤其是,隨著我們不斷長大,我們是能夠選擇我們在原生家庭中發揮怎樣的作用的。我們對於原生家庭中成員現在的關係是有責任的。因此我們也有力量去改變在我們成年後的原生家庭的關係。
在處理原生家庭問題中,有一個理論叫做穩態(homeostasis)。我們每個人都是原生家庭的一部分,都在家庭中擔負著獨特的角色,都要在家庭中處理和解決不斷出現的問題,以此來維持家庭的平衡――這種平衡就是我們家庭的穩態。為了保持平衡,我們需要不斷調整自我,來適應和維持家庭的運行狀態。如果我們的家庭環境是異常的,在這種環境中調節了自己、取得了平衡的我們往往也習得了異常的思維和行為模式。
穩態理論解釋了,為甚麼一個功能失調家庭內的成員,努力去改變自己的角色是那麼的困難――原生家庭往往會試圖將他拉回到過去的角色中。
我們可能會覺得,我們總是無法抗拒和“某一類人”在一起。一個特定類型的人總會對我們產生一些奇怪但是非常強烈的吸引力,即便和Ta們在一起,親密關係充滿了衝突、痛苦和困難。這些人很有可能和我們原生家庭中的某個成員非常相像,或者是和某個成員徹徹底底是相反的人。比如,如果一個女孩和自己的父親是非常陌生的,從父親那裡得到的情感非常少,她很有可能會選擇一個同樣的人做丈夫。
這和我們潛意識的影響非常相關。可能是因為那些人,往往能夠重新樹立起和原生家庭很類似的那種穩態。我們往往會愛上那些提供讓我們熟悉的行事和溝通方式的人――像我們在原生家庭中那樣。
在這時,你必須告訴自己,你的丈夫不是你的父親。為了能夠建立長久穩定的親密關係,親密關係應該是兩個成熟的、擁有穩定的自我意識的成年人之間的關係。而成熟的一個必要條件,就是真正地脫離你的原生家庭角色,認識自己,真正地建立起一段獨立的、新的關係。
很多針對原生家庭的心理諮詢和治療,實際上是讓你擺脫舊的思維行為定勢和進行再次學習。你需要重新分析你家庭的傳統和價值觀,你經歷的關鍵事件,觀察你的溝通方式、表達和處理情緒的方法。集中觀察這些事情,我們才會發現,為甚麼我們會採取現在這樣的做事方式,做出這樣的選擇,經歷特定的情感。
接下來,我們就能夠改變我們的思維模式,對人生和我們自己有全新的認識。
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我們的勇氣、堅持。
你可以試試以下這些方法:
與自己的過去握手言和,並解決它們;
試著與現在的原生家庭建立更有效的連接;
突破代際的交往模式(嘗試新的與父母相處的方式);
為你自己的下一代和下下一代提供更健康的婚姻和家庭支持系統;
認識到在成年後重演的那些不恰當的行為模式,改變他們;
提高我們處理親密關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