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二十年的兒童少年心理及精神衛生工作以來,經常會看到一些延誤診斷干預的孩子,同時看到家長在兒童精神心理衛生方面的認識上往往存在著某些誤區:
1、重智輕能,自釀苦酒:
有些家長只看重學習成績,誤認為孩子學習好就足矣;一天從早到晚只要求孩子“學習、學習、再學習”一味認為“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卻不注意兒童的綜合素質培養、心理發育的健全和社會適應能力的高低,對於初露倪端的心理問題家長未予足夠的重視,認為學習好可以取代一切,導致“好學生”步入社會後無所適從,甚至在大學、留學期間就暴露出心理問題,演出了“盧剛”、“劉海洋”等令人惋惜的悲劇。
2、知識貧乏,重視不足:
家長缺乏兒童心理衛生知識,認為孩子的某些行為、情緒障礙只是孩子不懂事、淘氣,或認為某些表現在孩子長大後可以自愈,而未能把心理障礙提到干預日程上。的確,某些兒童精神疾病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隨著年齡的增長,神經系統發育漸漸趨於健全,某些多動症狀會減輕甚至消失;但注意力不集中和衝動行為卻會延續到成年,這樣便會嚴重影響其學習成績和社會適應能力,而且多動階段會導致的父母及老師對患兒的負性態度,可影響孩子的心理發育及其人格的形成。有學者發現,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兒童成年期的社會經濟地位要比沒有多動症病史的人相對要低。
3、顧此失彼,得不償失:
家長已經意識到孩子存在心理問題卻害怕被別人看不起,顧及“名譽”而不選擇兒童精神心理衛生專業科室就診。其實,精神疾病與軀體疾病應該是同等對待的疾病,都有其生物學基礎,都應該按不同的身體系統去看專科醫生。只有經過專科醫生的診斷,才能分清是正常的情緒反應,還是輕度的心理問題,或是嚴重的精神疾病,在診斷明確的前提下進行專業的治療,才能遏制住疾病的發展。尤其是兒童少年精神衛生行業的醫生全國數量有限,更應選擇謹慎。經常會遇到患兒幾經波折醫治無果,逐漸出現了一些伴隨症狀,病情越來越厲害;因此,看病要專科醫治,否則最終貽誤病情。
4、缺乏溝通,各持己見:
孩子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中度過,老師的觀察與幫助是必不可少的,坦誠地與老師溝通共同合作,才能使孩子有一個更有利於它發展的環境。這同時也需要老師的博大愛心與科學的健康觀念:有兩位家長反映老師在家長認為疑惑孩子是否有病時,老師“好心”地阻止孩子先不要去看病,管一管,長一長,等大了就好了;雖然某些表現可隨年齡的增長而消失,但是在其患病的過程當中兒童的心理發育卻受到極大影響。老師應全面地更長遠地為孩子著想。所以,只有家長、老師和醫生溝通合作,才能讓孩子正常全面發展。
5、根在父母,家庭不和:
家長工作壓力大,回到家後在孩子面前過分放鬆,一些不良習性一展無遺,孩子耳濡目染習得一些不良品行。此外,父母工作緊張,不能及時發現問題,更不會帶孩子及時就診,耽誤了孩子的治療時機。還有,夫妻關係不和,家庭環境不良導致兒童少年心理發育不健全,甚至很小的孩子就會出現情緒、行為問題。即便孩子把兒時的心理衝突壓抑下去了,成人後,這顆種子很可能在某個處境下會滋生出不良的枝椏。有學者研究指明:多動症兒童的家庭親密度、情感表達、知識性、成功性較正常兒童家庭為低,而家庭矛盾性高。
6、避重就輕,因小失大:
家長過分關注藥物副反應問題,而不願服藥。然而不服藥所致後果便是病情延誤,影響兒童少年的心理發育。其後果大大超過藥物副作用所導致的結果。而這一點應主要參照醫生的意見來正確看待這個問題。曾有一位抽動症的患兒,服藥好轉後就暗自轉至中醫治療,半年後病情復燃,由於怕受醫生責怪,就一直輾轉其他機構治療,病情愈演愈烈,最後出現自傷自殘症狀才再次來就診,但,此時已成為難治性狀況。
以上諸因素均會影響兒童少年的問題處理,從而影響孩子們的正常成長。由此可見,全面、宏觀、長遠、科學地看待孩子的心理問題,才是作家長的明智之舉。同時,兒童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長只有得到全社會的重視,才能真正提高下一代的人口素質。
讓我們一起,共同關注兒童少年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