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歷史上的結核病化學治療——從單藥治療到18個月療程
在1882年羅伯特?科赫發現結核菌是結核病的罪魁禍首前,結核病患者主要通過休息、曬太陽、補充營養,依賴人體抵抗力對抗疾病。結核菌的發現使人類同結核病的鬥爭從被動防禦發展為主動進攻,科學家通過設計化學合成的藥物,破壞細菌結構,結核病的治療從此進入了化學治療時代。
世界上第一個抗結核藥物鏈黴素在1943年問世,用於患者治療後觀察到這樣一個現象:與臥床休息的病人相比,使用鏈黴素的患者在治療6個月的死亡率顯著下降,但在5年後死亡率與臥床休息的患者相當。為甚麼一個有效的藥物在觀察更長時間後卻“無效”呢?科學家們發現,使用鏈黴素後早期消滅大量的結核菌,在剛使用藥物表現為患者病情減輕。但隨後細菌在藥物的壓力下出現耐藥菌,藥物變得無能為力,最後導致治療失敗。由此,科學家們認識到多個藥物聯合用藥應作為抗結核治療的基本原則,以避免單藥治療引起的耐藥。以後,陸續出現了其它的抗結核藥物,到上世紀六十年形成異煙肼、鏈黴素和對氨基水楊酸聯合治療方案,結核病不再是不治之症。中國的結核病研究者在上世紀70年代提出了結核病治療的五大基本原則:早期治療、規律服藥、藥物聯合、劑量適當、全程治療,其根本目的在於避免耐藥發生,降低疾病復發,直到今天仍然是結核病化學治療的基本原則。
二、現代結核病化學治療——療程縮短到6個月的短程化學治療
然而,異煙肼、鏈黴素和對氨基水楊酸方案也存在缺陷:療程長達18個月,鏈黴素需要肌肉注射而患者不易堅持,近半數的患者由於藥物不良反應或用藥不便中斷治療。到1979年,中國結核病患病率仍然高達837/10萬,部分省結核病患病率甚至超過1000/10萬(圖1)。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北京市結核病胸部腫瘤研究所嚴碧涯教授領銜的團隊開啟了中國結核病短程化學治療的研究,該團隊也是世界上最早開展短程化學治療研究的團隊之一(圖2)。根據結核菌在體內繁殖的特點和藥物的不同特點,她們提出使用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的聯合方案。如果把抗結核藥物比作一支向結核菌發起攻擊的部隊,那麼異煙肼和利福平就是炮兵,能迅速、大量消滅生長活躍的結核菌,降低病人的傳染性;而利福平和吡嗪酰胺是狙擊手,消滅生長緩慢和偶然繁殖的細菌,減少病人復發的可能;乙胺丁醇是配合正規部隊作戰的游擊隊,儘管戰鬥力不是很強,但通過協同作戰減少耐藥性的發生。這個方案也是迄今為止抗結核治療最合理、最有效的方案,治癒率達到95%以上,不僅把療程縮短至6個月,而且,所有藥物都可以口服,便於於患者用藥。同期,英國、香港等國家或地區的研究者也得到類似結論。由於短程化學治療療程短、療效好和服藥方便等特點,在基礎條件薄弱的基層也有條件開展,成為結核病化學治療劃時代意義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