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心臟支架介入手術治療已成為冠心病治療的發展新趨勢,人們對於心臟支架這個名詞也不再陌生。心臟支架算得上是心臟疾病治療中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治療器械了。相對於外科手術而言,心臟支架介入手術不開刀、創傷小、恢復快,是心內科醫生“穿針引線”的精緻藝術。
人體的大動脈從心臟發出,逐漸分成各級動脈供應各個肢體、器官,分散成小動脈、毛細血管後,再匯合成靜脈,全身的靜脈再匯合起來,通過大靜脈回到心臟。換句話說,全身每一處的血管,都直接或間接與心臟相連。由此可見,人體的血管是通向心臟的天然通道,而介入手術通過細小的導管,經過血管,到達病變部位,由此進行操作,完成診斷和治療。
1、建立“通道”
首先,我們需要建立一個通道,進入到血管中去。通常是類似打針一樣,用特殊的針直接穿刺血管。最常見的是選擇手腕上的橈動脈或者大腿內側的股動脈。
2、放入導絲
然後,順著針放進金屬絲,這時針便可以退出,留著金屬絲在血管裡。
以這根金屬絲為骨架,醫生放入鞘管,將血管撐出一個通道,由此便可以順著通道將導絲和導管一路深入到心臟去,直到抵達冠狀動脈。
這裡的導絲不是一般的金屬絲,而是一種極細且精密的材料,它整體柔軟,而尖端可以由醫生操作進行靈活的彎曲和轉向,穿越}雜的路徑,從比拇指還粗的大血管,一路進入到比I條還細冠狀動脈中去。導管則能順著導絲的路徑在血管中蜿蜒穿梭。
3、血管造影
在一路抵達目的地的過程中,醫生需要通過X光透視來觀察情況,也需要通過導管推入“造影劑”,在X光下清楚顯示血管,找到病變部位。
4、放入球囊、支架
順著導管,醫生將一個包裹了金屬支架的球囊送入病變部位的血管,將球囊充氣,用大約10倍大氣壓的壓力將金屬支架撐開。這種支架,一旦安放好便終生保持形狀,永久性的支撐住狹窄部位。為了避免裸露的金屬上長血栓,再次引起狹窄和梗阻,新一代的支架在表面有一層藥物塗層甚至生物塗層,大大減少了再次狹窄的發生率。
以上便是心臟支架安裝的主要過程。雖然看起來並不複雜,但是對於醫療機構和醫師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特別是對於已經發生心肌梗死、病情危重、需要急診的病人,能否最快時間開通梗阻的血管,是挽救患者生命健康的關鍵。一根細若毛髮的導線牽引著小小的金屬支架,置入被堵塞的心臟血管,就可以拯救缺血的心肌,讓可能隨時猝死的病人不再命懸一線,這些環節一旦出現問題,都可能危及患者生命,醫生做心臟支架手術靠的不僅僅是謹慎細緻、還需要豐富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