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年女性,因反覆皮疹至皮膚科就診,經數月治療效果不明顯,後查CT發現肺部一腫塊,經穿刺診斷為肺癌,需要手術治療。手術切除肺部腫瘤後,皮疹也神奇地消失了,雖然肺癌最終診斷為早期,但也因此耽誤了數月。在臨床上可以發現,有部分肺癌患者並沒有咳嗽,咳血等典型症狀,而是以皮疹,骨關節病等肺外器官症狀為主要表現,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副腫瘤綜合症”。
1、甚麼是“副腫瘤綜合症”?
在腫瘤患者出現的症狀中有一部分症狀並不是由腫瘤直接侵犯原組織器官造成的,而是影響其他遠隔器官功能障礙所引起的,通俗的講就是“一個器官的腫瘤引起另一個器官功能障礙”。
2、瞭解“副腫瘤綜合症“有甚麼意義?
有部分“副腫瘤綜合症”的症狀可以在腫瘤被檢查到之前數年就存在了,瞭解這些症狀在臨床診療上十分有意義,不僅能夠早期發現肺癌,還能觀察療效。
3、肺癌相關的“副腫瘤綜合症”有哪些?
(1)黑棘皮症
主要表現為“皮膚髮黑”,即頸項部,腋窩等關節皺褶處出現灰褐色斑塊,呈對稱性分佈。常見於肺腺癌,也可見於胃癌。
(2)牛肚掌
主要表現為手掌增厚,皺褶增多,同時伴有色素沉著,類似“牛肚”。常見於肺癌。
(3)杵狀指
主要表現為手指末端增粗增大,疼痛劇烈,指甲周圍可見紅暈。常見於肺癌。
(4)肥大性骨關節病
主要表現為關節增粗粗大,伴紅腫,夜間疼痛,大小關節均可累及,後期引起關節僵硬不能活動。常見於肺癌。
(5)Eaton-Lambert綜合徵
主要表現為四肢近端無力,骨盆肌肉無力等。需要與重症肌無力鑑別。常見於小細胞肺癌。
(6)皮肌炎
主要表現為四肢無力,特徵性皮疹,嚴重者可出現呼吸困難。可見於肺癌,食管癌,胸腺瘤等多種腫瘤。
(7)神經系統症狀
可表現為共濟失調,斜視,偏癱,手足麻木等神經變性症狀。可早於腫瘤數年出現。常見於小細胞肺癌。
(8)異位ACTH綜合徵
主要表現為滿月臉,水牛背、皮膚色素沉著等庫興綜合徵,也可伴有肌無力。常見於小細胞肺癌,胸腺類癌,支氣管類癌,也可見與胰腺癌。
(9)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調綜合徵
主要表現為惡性,嘔吐,精神異常等低鈉血癥表現,嚴重者可出現脊髓損傷,顱腦損傷。常見於肺燕麥細胞癌,也可見於泌尿系統腫瘤,白血病,頭頸部腫瘤。
(10)肺癌伴癌綜合症
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滿月臉、水牛肩。分泌甲狀腺樣激素―多尿、煩渴、便秘、心動過速、心率失常、高血鈣、低血磷。分泌促性腺激素―男性乳房肥大,常伴肥大性骨關節病。分泌抗利尿激素―稀釋性低血、鈉綜合症、全身水腫、嗜睡、定向障礙、水中毒。
4、出現以上症狀怎麼辦?
肺癌“副腫瘤綜合症”畢竟發病率較小,出現以上症狀不一定就是得了肺癌。一般來說,出現以上症狀應首先至相應內科就診,如治療效果不明顯、有肺癌高危因素,或中年以上患者應進行胸部CT檢查。若CT或其他相關檢查提示肺部有腫塊,則需進一步評估是否需要手術治療。大多數症狀會隨著腫塊的切除而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