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09 22:02

  

  三叉神經痛是指發生在面部一側或雙側三叉神經分佈區域內的痛如放電、刀割樣的疼痛症狀、常人難以忍受的神經性疾病。發病率高,年齡多在40歲以後,女多於男。說話、刷牙或微風拂面時都會導致陣痛,陣發性時的劇烈疼痛,歷時數秒或數分鐘,疼痛呈週期性發作,發作間歇期同正常人一樣。三叉神經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臉、進食,甚至連口水也不敢下嚥,從而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被人稱此痛為“天下第一痛”,又稱痛性抽搐。      本病是以面部三叉神經分佈區週期性發作,陣發性劇烈疼痛為特徵的神經系統疾病。三叉神經是支配頜面部感覺與運動功能的第V對腦神經,在面部有三個分支,即三叉神經眼支(第一支)、上頜支(第二支)和下頜支(第三支),分別支配眼裂以上、眼裂和口裂之間、口裂以下的感覺和咀嚼肌運動在臨床上通常將三叉神經痛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尚未能發現病因。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常繼發於局部感染、外傷、三叉神經所通過的骨孔狹窄、腫瘤、血管畸形、血液循環障礙等。繼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病人查體及其它輔助檢查中常有異常。

  現代醫學對本病診斷是據其疼痛部位、性質、發作次數、時間及誘因等,在排除顱腦佔位性病變之後,其診斷並不困難。就其發病學說而言,有諸如病毒感染學說、病 灶學說、缺血學說、頸神經學說、遺傳學說、變態反應學說等等。國內及國際統計的發病率分別是47.8/10萬和62.6/10萬,女多於男,發病率可隨年齡而增長。

  病情分類  三叉神經痛可分為原發性(症狀性)三叉神經痛和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兩大類,其中原發性三叉神經痛較常見。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是指找不到確切病因的三叉神經痛。可能是由於供應血管的硬化並壓迫神經造成,也可能是因為腦膜增厚、神經通過的骨孔狹窄造成壓迫引起疼痛。繼發性三叉神經痛:是指由於腫瘤壓迫、炎症、血管畸形引起的三叉神經痛。此型有別於原發性的特點,疼痛常呈持續性,並可查出三叉神經鄰近結構的病變體徵。

  臨床表現  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不清楚,但多數認為其病變在三叉神經的周圍,即在三叉神經半月節感覺根內。根據顯微外科 和電鏡觀察,可能與小血管畸形、巖骨部位的骨質畸形等因素有關,而引起疼痛發作。

  臨床特點 驟然發作,無任何先兆,多為一側。發作時,疼痛劇烈如刀割、電擊一樣 ,持續數秒至 1- 2分鐘,常伴有面肌抽搐、流淚、流涎、面潮紅、結膜充血等症狀,隨著病情的加重,間歇期愈來愈短,發作愈加頻繁,經過一次強烈的疼痛刺激,使病人精神異常緊張,終生難忘,造成極大的痛苦。

  由於三叉神經痛的病因學和病理學至今還不清楚,中醫認為是由於“風寒溼邪”以及頭部受到重寒襲擊。治療的目的是止痛。  效果顯著的中藥療法止痛方法 至今仍是多種多樣。可大概分為無創和有創治療方法。無創治療方法包括西藥治療、中醫療法、中藥針灸療法、理療和頭部伽瑪刀治療等。適用於病程短、疼痛較輕的患者。也可作為有創治療方法的補充治療。有創治療方法包括手術療法、神經阻滯療法、射頻熱凝療法、伽瑪刀治療。 醫學診斷原發性

  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病人的診斷可通過詳細詢問病人的病史、疼痛部位、疼痛性質等臨床表現,另外,通過檢查發現多數病人因長期吃飯受影響而全身情況較瘦弱。疼痛發作時表情痛苦,面部油膩,不願講話,即使在間歇期患者也不願講話或很少講話。但病人神經系統檢查正常,三叉神經各種感覺、運動及角膜反射,下頜反射均無明顯的異常改變。有的病人因既往治療造成顏面部局部疼痛感覺有所減退,此點應與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引起的面部感覺減退相鑑別。顱底X線照片可見圓孔、卵圓孔均無病理性改變。            總之,依據疼痛的部位和性質,無其它神經系統症狀和體徵,三叉神經痛的診斷一般不難。一般認為,三叉神經痛的診斷應具備下述特徵:

  1、性別與年齡:年齡多在40歲以上,以中、老年人為多。女性多於男性,約為3∶2。

  2、疼痛部位:右側多於左側,疼痛由面部、口腔或下頜的某一點開始擴散到三叉神經某一支或多支,以第二支、第三支發病最為常見,第一支者少見。其疼痛範圍絕對不超越面部中線,亦不超過三叉神經分佈區域。偶爾有雙側三叉神經痛者,佔3%。

  3、疼痛性質:如倒割、針刺、撕裂、燒灼或電擊樣劇烈難忍的疼痛,甚至痛不欲生。

  4、疼痛的規律:三叉神經痛的發作常無預兆,而疼痛發作一般有規律。每次疼痛發作時間由僅持續數秒到1~2分鐘驟然停止。初期起病時發作次數較少,間歇期亦長,數分鐘、數小時不等,隨病情發展,發作逐漸頻繁,間歇期逐漸縮短,疼痛亦逐漸加重而劇烈。夜晚疼痛發作減少。間歇期無任何不適。        5、誘發因素:說話、吃飯、洗臉、剃鬚、刷牙以及風吹等均可誘發疼痛發作,以致病人惶惶不可終日,精神萎靡不振,行動謹小慎微,甚至不敢洗臉、刷牙、進食,說話也小心,惟恐引起發作。

  6、扳機點:扳機點亦稱“觸發點”,常位於上唇、鼻翼、齒齦、口角、舌、眉等處。輕觸或刺激扳機點可激發疼痛發作。

  7、表情和顏面部變化:發作時常突然停止說話、進食等活動,疼痛側面部可呈現痙攣,即“痛性痙攣”,皺眉咬牙、張口掩目,或用手掌用力揉搓顏面以致局部皮膚粗糙、增厚、眉毛脫落、結膜充血、流淚及流涎。表情呈精神緊張、焦慮狀態。

  8、神經系統檢查:無異常體徵,少數有面部感覺減退。此類病人應進一步詢問病史,尤其詢問既往是否有高血壓病史,及進行全面神經系統檢查,必要時包括腰穿、顱底和內聽道攝片、顱腦CT、MRI等檢查,以助與繼發性三叉神經痛鑑別。

  繼發性  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又稱症狀性三叉神經痛。是由於顱內、外各種器質性疾病引起的三叉神經痛。出現類似於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在顏面部疼痛發作的表現,但其疼痛程度較輕,疼痛發作的持續時間較長,或者呈持續性痛,陣發性加重。

  多見於40歲以下中、青年人,通常沒有扳機點,誘發因素不明顯,少數可發現三叉神經損害區域和原發性疾病表現的特點。腦脊液、X線顱底攝片、CT或MRI檢查、鼻咽部活組織檢查等有助診斷。有時繼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發作情況與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極為相似,若不注意繼發病變早期的細微表現,很容易被誤診。引起顏面部疼痛的疾病很多,無論顱外疾病還是顱內疾病,血管疾病還是神經疾病都可使顏面部疼痛。     傳統的治療方法

  針灸、局部注射、手術,但這三種屬於損傷性治療,如治療不當,會留下嚴重的後遺症和併發症,且針灸治療對三個月以上的慢性期無效。

  三叉神經痛檢查化驗

  必要的有選擇性的檢查:

  1、血常規、血電解質 一般無特異性改變,發病時血象可稍偏高。

  2、血糖、免疫項目、腦脊液檢查 如異常則有鑑別診斷意義。

  影像學檢查   血管造影、CT及MRI等檢查:部分病人可發現顱底畸形血管。 以下檢查項目如異常,則有鑑別診斷意義。   1、腦電圖、眼底檢查。   2、顱底攝片。   3、胸透、心電圖。

  西藥療法

  1、卡馬西平(carbamazepine) 開始每日2次,以後可每日3次。每日0.2~0.6g,分2~3次服用,每日極量1.2g。服藥24h~48h後即有鎮痛效果。

  2、苯妥英鈉(sodium phenytoin) 別名大倫丁(D1antinSodium、Phen―toin),為白色粉末,無臭,味微苦。易溶於水,幾乎不溶於乙醚或氯仿,在空氣中易潮解。

  中藥治療  中醫經典古籍《黃帝內經》認為:三叉神經痛屬“頭痛”、“偏頭痛”、“面痛”等範疇,古醫書中有“首風”、“腦風”、“頭風”等名稱記載,如《素問*風論》:“首風之狀,頭面多汗惡風,當先風一日則病甚。” 因為顛頂之上,唯風可即,外感風寒之邪,尋經上犯顛頂清竅引起本病, 精神因素亦可誘發此病。肝鬱氣滯,鬱久化火,火熱風動,風火夾痰上擾致清陽不得舒展,頭為諸陽之會,五臟六腑之精華氣血皆上聚於頭,諸邪氣,風、火、痰溼、血客於經絡,痰阻血淤,氣滯血凝,阻遏經絡,導致“不通則痛”。

  針灸治療

  1、普通針刺療法 針灸治療在臨床上應用方便,安全快捷,副作用小。主穴:風池、翳風、下關、手三里、合谷。配穴:第1支疼痛者加太陽,陽白,撈竹,頭維。第2、3支疼痛者加太陽、四白、下關、聽 會、地倉、承漿、迎香。行重刺激法,並留針。

  2、針刺三叉神經周圍支 針刺眶上孔,眶下孔、後上齒槽孔及頦孔,直接針刺三叉神經周圍支,待出現同側分支的分佈區疼痛及麻脹反應,而獲迅速的鎮痛效果。所持針刺手法,系提插捻轉強刺激,不論陰陽補瀉,對初針患者採用臥位,手法宜輕,以免引起暈針,或產生懼怕情緒。

  3、利用蜜蜂針刺療法:蜜蜂蜇針中含有的蜂針液,對神經系統有明顯作用。結合針灸原理取穴治療,往往會收到良好效果。

  三叉神經周圍支封閉療法  三叉神經周圍支封閉是臨床治療三叉神經痛的常用方法。注射的部位主要是三叉神經分支通過的骨孔,如眶上孔、眶下孔、下齒槽孔、頦孔、翼顎孔等。所用藥物包括無水乙醇、苯酚溶液、多柔比星、鏈黴素等。三叉神經周圍支封閉治療止痛範圍侷限,其效果與操作者的技術水平和患者的病情程度也關係密切,因此,多數病人在半年至2年內復發。

  三叉神經周圍支阻滯根據注射部位分為:眶上神經阻滯術,眶下神經阻滯術,後上齒槽神經阻滯術,上頜神經阻滯術,頦神經阻滯,下齒糟神經阻滯和下頜神經阻滯術。

  半月神經節阻滯療法  採用半月神經節阻滯治療三叉神經痛目前己在國內外廣泛使用,多年來,這一注射療法已被證明是有效的,它的確能恆久地治癒三叉神經痛。但因其注射技術較難掌握,主要是穿刺操作的準確性難以把握,因此,治療效果隨著各人的技術不同而大有出入。經卵圓孔刺入顱腔內的半月神經節,注入甘油、無水乙醇、苯酚溶液、多柔比星、阿黴素等神經毀損藥物,以阻滯三叉神經第2、3支甚至全部的三支,可獲得長時間的阻滯效果。用於治療頑固性三叉神經痛、頜面部癌痛及帶狀皰疹後遺痛。   治療適應證症

  1、本注射療法適用於一切較嚴重而頑固的三叉神經痛患者,尤其是具有開顱手術禁忌的老弱及慢性病患者。2、三叉神經痛同時累及第2、3支,1、2支或全部3支,並經各周圍支阻滯無效者。3、頑固的面部帶狀皰疹後三叉神經痛。

  併發症半月神經節阻滯可能引起的一些併發症,大多是由於穿刺(無儀器定位的徒手穿刺)方向不準或進針過深損傷附近的血管、腦神經和組織,或乙醇劑量較大並流入蛛網膜下隙引起損害。併發症的發生率是非常低的。半月神經節阻滯的併發症經過努力大多可以避免。

  併發症主要有: 阻滯範圍內感覺喪失或異常;眩暈綜合徵;咀嚼困難 ;腦神經損害;.同側角膜炎、角膜潰瘍等。   注射療法和開顱手術的關係是可以互相補充的。

  射頻熱凝療法:射頻熱凝療法是利用高溫作用於神經節、神經幹和神經根等部位,使其蛋白質凝固變性,從而阻斷神經衝動的傳導。目前,射頻熱凝療法在臨床較廣泛,熱凝術的治療效果良好,由於操作方便,可重複實施,最終達到鎮痛的目的。

  不良反應及併發症操作中疼痛  本方法需取得患者配合。治療前應講清楚,在局部麻醉下施行此種治療具有一定的痛苦,必須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並注意從60℃開始緩慢加熱,可減少突然高溫所帶來的痛苦。

  顱內出血 : 半月神經節內側鄰近海綿竇和頸內動脈,穿刺不慎或進入卵圓孔過深易損傷而出血,嚴重者可形成顱內血腫。(儀器定位穿刺可完全避免)

  腦神經損害:如面部輕癱等。

  顱內感染 : 嚴格無菌操作可防止顱內繼發感染。特別需要注意防止反覆穿刺時穿刺針穿破頰黏膜將口腔內細菌帶入顱內。

  帶狀皰疹:   可在手術後數日出現在患區,其機理尚不清楚。局部可塗甲紫或可的鬆軟膏,數日即可癒合。

  角膜炎 : 半月神經節熱凝術的一個較為嚴重的併發症即是角膜反射消失,嚴重者可引起麻痺性角膜炎,最終可導致患者失明。操作過程中要注意控制加熱的溫度和時間,並隨時查看角膜反射的變化。已發生角膜反射喪失者,要囑患者帶眼鏡,使用眼膏保護角膜,防止角膜炎。有的角膜反射消失後需數個月才逐漸恢復。

  面部感覺障礙:  大多數患者治療後可有不同程度的面部感覺障礙。在Menzel總結的315例中,治療後大約93.1%患者面部有不同程度的麻木感或燒灼感。

  因此,在治療前,患者及家屬有權向主治醫生了解治療可能可能產生的副作用。

  射頻熱凝法的優點

  1、手術危險性較小,很少發生嚴重併發症;

  2、可用熱偶電極對損傷程度進行較好的監測,損傷的大小可被有效控制;

  3、可進行電刺激定位和電阻抗監測;

  4、大多數射頻熱凝手術可在局麻下實施;

  5、正確應用時,其併發症發生率很低;

  6、 需要時,可重複治療;

  7、與微血管減壓術手術相比,操作比較簡易,止痛效果良好。能消除疼痛並保留觸覺大部分。

  8. 創傷小,患者無需住院。

  適合CT引導下三叉神經痛射頻熱凝毀損術的患者:

  1、年老體弱的不適合微血管減壓術治療的三叉神經痛患者;

  2、微血管減壓術後復發的患者;

  3、長期服用較大劑量的卡馬西平或/和苯妥英鈉的患者;

  4、不願意接受微血管減壓術治療的患者;

  5、一般狀況好的較年輕病人可採用三叉神經根的微血管減壓術;

  6、控制性凝固術治療後復發病人:可再次進行凝固治療;

  7、微血管減壓治療後復發的病人:可採用控制性熱凝術。

  CT引導下三叉神經痛射頻熱凝毀損術的禁忌症:

  1、不合作者,包括精神失常者。

  2、穿刺部位的皮膚和深層組織內有感染病灶者。

  3、有出血傾向或正在進行抗凝治療者。

  4、對局麻藥過敏者。

  5、低容量血癥者。

  6、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的不穩定期。 周圍神經撕脫術

  有的專家認為供養三叉神經的動脈發生硬化、缺血,以致神經纖維營養代謝紊亂而發生變性。遠心端神經周圍纖維組織增生對血管的壓迫使血供進一步減少,加重神經變性,導致神經纖維脫髓鞘而發生“短路串電”現象。因此,在臨床上出現了周圍神經撕脫術,進行該手術時,應儘可能多地向近心端撕脫,以防止手術後三叉神經痛復發。由於該方法對多支痛或深部痛三叉神經痛的治療捉襟見肘,效果不佳,因此應用不多。

  半月神經節球囊壓迫法  球囊壓迫法是國際上八十年年代開始用於治療三叉神經痛的技術。患者採用全身麻醉、氣管插管和控制呼吸。由於穿刺操作者的熟練程度不同,麻醉時間在20分鐘~160分鐘。所以要求麻醉隨時終止,患者儘快清醒。在X線屏幕下進行半月神經節穿刺術。將有針芯的14號穿刺針經面部皮膚穿刺。穿刺針停在卵圓孔,並拔出針芯,經穿刺針將Fogarty球囊放入半月神經節。用注射器接球囊外的導管接頭,注入1~2ml液體,使球囊脹大,形成大約為1×1.5cm的梨形囊(X線屏幕下所見),並維持數分鐘。在壓迫結束後抽出液體,脹大的球囊復原。把球囊與穿刺針一起拔出,壓迫穿刺點止血。整個操作過程均在X線屏幕下進行。手術成功率在90%左右,但半年後復發再次治療有效,遠期效果待觀察。 微血管減壓術

  微血管減壓術是1967年由Jannatta教授首次提出,以後Haines等對三叉神經與微血管的關係進行了更深入的解剖學研究,發現存在橋腦旁微小血管壓迫三叉神經根病例中92.5%出現三叉神經痛的症狀。壓迫神經產生疼痛的血管稱之為“責任血管”,常見的責任血管有:①小腦上動脈(55%),小腦上動脈可形成一向尾側延伸的血管襻,與三叉神經入腦幹處接觸,主要壓迫神經根的上方或上內方。②小腦前下動脈(30%),一般小腦前下動脈從下方壓迫三叉神經, 也可與小腦上動脈一起對三叉神經形成夾持壓迫。③基底動脈,隨年齡增長及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基底動脈可向兩側彎曲而壓迫三叉神經根,一般多彎向較細小的椎動脈一側。④其它少見的責任血管還有小腦後下動脈、變異血管(如永存性三叉動脈)、腦橋橫靜脈、外側靜脈及基底靜脈叢等。責任血管可以是一支也可以是多支,既可以是動脈也可以是靜脈。

  微血管減壓術的方法是:全麻下,於患側耳後、髮際內縱行4cm的直切口,顱骨開孔,直徑約2cm,於顯微鏡下進入橋小腦角區,對三叉神經走行區進行探查,將所有可能產生壓迫的血管、蛛網膜條索都“鬆懈”開,並將這些血管以Tefflon墊片與神經根隔離,一旦責任血管被隔離,產生刺激的根源就消失了,三叉神經核的高興奮性就會隨之消失,恢復正常。絕大多數患者術後疼痛立即消失,並保留正常的面部感覺和功能,不影響生活質量。

  微血管減壓術是唯一針對三叉神經痛的病因進行治療的方法,並且能夠保留三叉神經的解剖完整,因此三叉神經的正常神經功能可以保留。部分患者還能消除血管壓迫腦幹所致的高血壓狀態,達到根治高血壓的目的。由於微血管減壓術具有止痛效果明顯、非破壞性、副損傷少、極低的複發率等優點,因此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治療三叉神經痛的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除不能耐受手術的患者外,其他所有三叉神經痛患者均適合微血管減壓手術,最常見的手術併發症包括聽力減退、面部感覺減退,但隨著顯微外科技術的提高,在大的神經外科醫療機構,這些併發症的發生率很低,並且除聽力減退(發生率約1%)較難恢復外,大多數顱神經損傷的症狀輕微,多可逐漸恢復。

  近年來,神經內窺鏡也被應用到微血管減壓術中,觀察到的解剖結構更清晰,並有助於發現三叉神經腹側的責任血管,減少對鄰近結構如顱神經、腦幹、小腦、血管的牽拉及損傷。更為優越的是,內鏡可以全方位地觀察神經與周圍血管甚至蛛網膜、小腦幕的關係,從而確定壓迫因素、不遺漏責任血管,特別是有角度的內鏡更清晰,這將進一步提高治癒率,降低併發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內鏡的觀察方法有別於傳統的直視觀察,深度知覺相對稍差,內鏡的尖端進入深部區域,特別是有角度的內鏡,很可能造成周邊神經、血管的損傷。總之,微血管減壓術術中內鏡的應用,可以克服顯微鏡直視的缺點,避免遺漏責任血管,確定減壓效果,可以作為微血管減壓術的一種輔助,但術中仍需謹慎操作,避免出現副損傷。

  目前,微血管減壓術是國內外絕大多數學者十分推崇並且廣泛應用的治療三叉神經痛的方法,因為它是唯一針對“病因“治療三叉神經痛的方法。相比其它療法,它最大的好處就是在長期有效的解決疼痛的基礎上,能夠保留患者面部正常感覺,改變以往治療後出現的面部麻木不適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使廣大患者願意接受治療。

  伽瑪刀治療  伽瑪刀問世30多年來,已成為立體定向放射外科領域最重要的手段。伽瑪刀鎮痛的原理就是將伽瑪射線聚焦於預選的與疼痛有關的腦部神經核團或痛覺傳導通路上,一次大劑量照射毀損痛覺的傳導通路、阻斷痛覺的傳導而達到鎮痛的效果。應用伽瑪刀治療三叉神經痛也取得了一定療效。

  應用伽瑪刀治療是先通過影像學定位,計算出三叉神經根的三維座標,再將聚焦的伽瑪射線會聚在靶點,治療醫師通過對劑量大小的控制,可阻斷痛覺的傳導。治療過程簡單,患者痛苦小,易於接受。但一次治療費用約在2萬元左右。治療三叉神經痛總體有效率在90%以上,其中一次性治癒三叉神經痛(疼痛完全緩解率)在60%左右,部分緩解率(疼痛減輕、發作頻率降低)則在30%左右,複發率和無效率在1、2%左右。而且伽瑪刀治療三叉神經痛對病人身體要求不高,特別適合高齡患者以及有全身系統疾病不適合手術的病人。在治療後患者很少會有面部麻木的感覺,如果出現麻木效果也會在一段時間後消失。

  根據目前的經驗,適合伽瑪刀治療的條件為:

  ①原發性三叉神經痛以及其他治療無效的頑固型帶狀皰疹後三叉神經痛

  ②診斷為繼發性三叉神經痛,經影像學檢查顱內有較小的腫瘤或血管畸形,可應用伽瑪刀治療其原發病變。一般隨原發病變的好轉,疼痛也會緩解。 靶向治療技術

  靶向治療是指一類能使藥物針對性選擇、並濃集於靶器官、靶組織、靶細胞,且療效高、毒副作用小的靶向給藥系統,稱為第四代藥物劑型。與傳統療法最大的不同,在於對病灶細胞的針對性治療,不會傷及健康細胞,所以靶向治療又被稱為“生物導彈”。靶向治療是第四代藥物劑型代表,也是21世紀疾病治療的趨勢和方向。

  靶向製劑最初意指狹義的抗癌製劑,隨著研究的逐步深入,運用領域不斷拓寬,從給藥途徑、靶向的專一性和持效性等方面均有突破性進展,目前靶向治療技術已成功運用於對三叉神經痛的治療,通過皮膚給藥系統,通過太陽穴外敷,藥物分子經太陽穴(三叉神經半月節)進入神經通道,作用於腦神經及三叉神經,雙向調節腦血管,疏通神經微循環,暢通面部血液供應,消除血管及神經痙攣,解除三叉神經劇烈疼痛,靶向定位於神經髓鞘,加速神經髓鞘生長,修復受損神經外膜,消除神經短路從而徹底斷絕三叉神經痛的復發根源,如頭痛寧強效貼。

  在藥理活性的專一性、指向性、滯留性上,靶向治療都有很高的優越性,對正常細胞的毒性也相對較低,是一些不適於手術,懼怕手術,術後復發患者的理想選擇。

  預防和日常保養

  1、飲食要有規律,宜選擇質軟、易嚼食物。因咀嚼誘發疼痛的患者,則要進食流食,切不可吃油炸物,不宜食用刺激性、過酸過甜食物以及熱性食物等;飲食要營養豐富,平時應多吃些含維生素豐富及有清火解毒作用的食品;多食新鮮水果,蔬菜及豆制類,少食肥肉多食瘦肉,食品以清淡為宜。

  2、吃飯漱口,說話,刷牙,洗臉動作宜輕柔。以免誘發板機點而引起三叉神經痛。

  3、注意頭、面部保暖,避免局部受凍、受潮,不用太冷、太熱的水洗面;平時應保持情緒穩定,不宜激動,不宜疲勞熬夜、常聽柔和音樂,心情平和,保持充足睡眠。

  4、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儘量避免觸及“觸發點”;起居規律,室內環境應安靜,整潔,空氣新鮮。同時臥室不受風寒侵襲。適當參加體育運動,鍛鍊身體,增強體質。

  要與以下幾種疾病相鑑別

  1、牙痛:三叉神經痛常誤診為牙痛,往往將健康牙齒拔除,甚至拔除全部牙齒仍無效,故應注意。牙病引起的疼痛為持續性疼痛,多侷限於齒齦部,局部有牙痛及致病病變,X線及牙科檢查可以確診。

  2、副鼻竇炎:如額竇炎、上頜竇炎等,為侷限性持續性痛,可有發熱、鼻塞、濃涕及局部壓痛等。   3、青光眼:單側青光眼急性發作誤診為三叉神經第1支痛,青光眼為持續性痛,不放射,可有嘔吐,伴有球結合膜充血、前房變淺及眼壓增高等。

  4、顳頜關節炎:疼痛侷限於顳頜關節腔,呈持續性,關節部位有壓痛,關節運動障礙,疼痛與下頜動作關係密切,可行X線及專科檢查協助診斷。

  5、偏頭痛:疼痛部位超出三叉神經範圍,發作前多有視覺先兆,如視力模糊、暗點等,可伴嘔吐。疼痛為持續性,時間長,往往半日至1-2日。

  6、三叉神經炎:病史短,疼痛呈持續性,三叉神經分佈區感覺過敏或減退,可伴有運動障礙,在受累的三叉神經分支有明顯壓痛。神經炎多在感冒或副鼻竇炎後等發病。

  7、小腦腦橋角腫瘤:疼痛發作可與三叉神經痛相同或不典型,但多見於30歲以下青年人,多有三叉神經分佈區感覺減退,並可逐漸產生小腦腦橋角其他症狀和體徵。以膽脂瘤多見,腦膜瘤、聽神經鞘瘤次之,後兩者有其他腦神經受累,共濟失調及顱內壓增高表現較明顯。X線片、CT顱內掃描及MRI等可協助確診。

  8、腫瘤侵犯顱底:最常見為鼻咽癌,常伴有鼻衄、鼻塞,可侵犯多數腦神經,頸淋巴結腫大,作鼻咽部檢查檢查、活檢、顱底X線檢查,CT及MRI檢查可確診。

  9、舌咽神經痛:易於三叉神經第3支痛相混,舌咽神經痛的部位不同,為軟顎、扁桃體、咽舌壁、舌根及外耳道等處。疼痛由吞嚥動作誘發。用1%潘妥卡因或可卡因等噴咽區後疼痛可消失。

  10、三叉神經半月節區腫瘤:可見神經節細胞瘤,脊索瘤,麥氏窩腦膜瘤等,可有持續性疼痛,病人三叉神經感覺、運動障礙明顯。顱底X線可能有骨質破壞等改變。

  11、面部神經痛:多見於青年人,疼痛超出三叉神經範圍,可延及耳後、頭頂、枕頸,甚至肩部等。疼痛持續性,可達數小時,與動作無關,不怕觸摸,可為雙側性疼痛,夜間可較重。

多方式治療三叉神經痛相關文章
概述 三叉神經痛的疾病,有此病的患者也是比較多的,所以針對三叉神經痛的治療,治療方式也是逐漸廣泛,建議有三叉神經痛的患者可以通過醫院的檢查之後,確定所患的三叉神經痛具體的類型以及性質如何,這樣再針對三叉神經痛的疾病來展開治療,才具有較好的效果。三叉神經痛現在具有一定的可治性,所以三叉神經痛的患者一定要保持樂觀和積極的心態來面對治療,正確早日能對三叉神經痛起到治療效果。 步驟/方法: 1、 三
發布於 2023-07-14 10:44
0評論
概述 對待三叉神經痛的疾病,現在出現的患者也是比較多的,考慮到三叉神經痛的疾病一定要用對應的方式來進行治療,所以爭取患者發現三叉神經痛的情況之後,可以通過一些有效的治療或者是相關的調理來緩解三叉神經痛的目的。建議進行三叉神經痛的系統治療中,患者還可以通過一些有關的一般生活護理來促進恢復,目前這些都是對於三叉神經痛的疾病治療有利的。 步驟/方法: 1、 三叉神經痛的治療上,一定要根據檢查來確定
發布於 2023-01-23 22:58
0評論
概述 三叉神經痛是一種必須要引起重視的疾病,在此建議有三叉神經痛徵兆的患者,一定要重視並且及時到醫院去進行檢查,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瞭解到三叉神經痛的具體情況是怎麼樣?這樣對於三叉神經痛的幫助才是有意義的。另外,進行三叉神經痛的防治上,患者還要做到保持健康的護理習慣,在這裡建議患者爭取通過良好的生活習慣來促進三叉神經痛的疾病治療,這才是比較科學的。 步驟/方法: 1、 三叉神經痛的治療上,患者可
發布於 2024-04-25 09:35
0評論
概述 目前導致三叉神經痛的病因可能是比較多的,所以在治療三叉神經痛的疾病上,找到三叉神經痛的具體病因之後再展開治療,這是根治疾病的最佳方式,因為不同的三叉神經痛治療方法以及思路也是各有不同的。另外建議患者在進行三叉神經痛的系統治療上,除了要考慮有關的病因之外,還要重視有關藥物的控制,切勿擅自用藥以免會對三叉神經痛的病情產生不利的治療影響。 步驟/方法: 1、 三叉神經痛的患者,如果及時發現三
發布於 2023-07-14 18:36
0評論
概述 三叉神經痛的疾病,考慮到三叉神經痛疾病的病因比較複雜,可能是由於多種原因導致的出現三叉神經痛的情況的,所以在治療三叉神經痛的疾病上,要重視三叉神經痛的病因特殊性,通過檢查來獲得正確的三叉神經痛病因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治療內容。另外,在進行三叉神經痛的治療上,還要重視飲食和生活護理,這些對於三叉神經痛的治療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所以針對三叉神經痛疾病要做到治療和護理的結合。 步驟/方法: 1、
發布於 2023-07-14 10:28
0評論
概述 考慮到三叉神經痛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所以根據三叉神經痛的治療方式也是逐漸多起來,患者如果有三叉神經痛的相關疾病,通過檢查可以瞭解到導致三叉神經痛的病因是甚麼,再展開治療的話,可以對患者的治療三叉神經痛起到十分不錯的效果,在此建議患者在進行三叉神經痛的治療上,必要的護理方案也是必不可少的,護理方面可以從飲食入手,或者是通過一些休息以及生活習慣的改變來促進治癒三叉神經痛。 步驟/方法:
發布於 2023-07-14 11:08
0評論
概述 三叉神經痛是臨床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腦神經疾病,主要的話就是面部的話會出現陣發性劇烈痛,而且的話是反覆的發作,在我國的話,根據相關的統計說明的話,女性多發於男性,一般的三叉神經痛的話會隨著年紀的增長而加大的,一般的話是比較多發於中老年人,患有三叉神經痛對於患者來說危害是很大的,那麼治療三叉神經痛的療法有哪些? 步驟/方法: 1、 臨床上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話主要是兩種治療方式,一種是藥物治療方
發布於 2023-07-14 15:32
0評論
概述 三叉神經痛的相關疾病處理中,目前導致出現三叉神經痛的原因也是比較多的,所以要根治三叉神經痛的疾病,最好就是到醫院接受檢查,來了解自身的導致三叉神經痛的原因到底是甚麼,只有根據三叉神經痛的具體症狀來實施治療,這樣的有目的的治療方式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才會對恢復有利。另外建議在進行三叉神經痛的常規治療上,不但要遵醫囑進行藥物的使用,還可以通過一些護理的方式來促進三叉神經痛的恢復。 步驟/
發布於 2023-07-14 07:32
0評論
概述 三叉神經痛作為一種常見的疾病,所以在此建議如果患者朋友有這種三叉神經痛的疾病,要重視疾病的日常治療工作,爭取在發現三叉神經痛的時候就及時開始治療。另外考慮到三叉神經痛對於患者的日常傷害作用,到醫院採取對三叉神經痛正規的治療手段也是一項重要的內容,在此也提醒各位三叉神經痛患者朋友要做好治療以及日常的生活護理,促進疾病的康復進程。 步驟/方法: 1、 考慮到這種三叉神經痛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十
發布於 2023-07-14 17:48
0評論
概述 我的情況是這樣的,前幾天老是牙疼,開始的時候沒有太在意,吃了一點止痛藥物,但是第二天症狀不但沒見好反而更加嚴重了,整個半邊臉部都疼起來了,而且疼痛激烈讓人難以忍受的,去看醫生了,醫生說這是三叉神經痛,需要及時進行治療的,對於這個疾病還是不太瞭解的,需要一些幫助,儘快恢復健康,所以想問一下,牙三叉神經痛怎麼辦? 步驟/方法: 1、 三叉神經痛我們應該是很熟悉的,是一種常見的腦神經疾病,許
發布於 2024-04-26 05:43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