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中風其實就是急性缺血性腸病的俗稱。腦中風其中的腦血栓就是因為堵塞了腦部的血管,而腸中風就是腸道的血管被堵塞了,其實道理是一樣的。
我們都知道,年齡越大的人越容易有動脈硬化,而這種動脈粥樣硬化是全身性的,不僅在心臟及腦血管中發生,在腹腔內,動脈血管也在潛移默化地硬化著,人的腹腔裡有兩個非常重要的血管腸繫膜上動脈和腸繫膜下動脈,這兩根血管是供給腸道血液的重要命脈。如果這兩根血管因硬化嚴重,出現了血栓阻塞,就會導致腸道血液流灌不足,就會使某段腸道因缺血而發生潰爛、壞死、出血,這就是所謂的“腸中風”。
搞明白了腸中風的概念,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腸中風的臨床表現,為了更形象,我們以一位腸中風的先生的發病為例,51歲的羅先生開始的時候只是感覺腹部不舒服,有些疼痛,於是去醫院就診,醫生告訴他腸道的血管有些堵塞,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症狀有所緩解,羅先生以為沒有甚麼大問題了,可是,以後腹部越來越疼,而且吃東西越來越費勁,無論吃甚麼,兩個小時,就會全部吐出來,吐出來的全都是水。眼看著200斤的體重,因為無法進食,最後只剩下100斤,他只能靠去醫院輸入營養液維持生命,非常的痛苦。這次被送到醫院,幾乎是餓的休克了,經過認真的檢查,確診是腸中風疾病。他的腸血管有栓塞,血管堵塞後,已經造成了一部分腸子缺血壞死。致使腸道正常吸收營養的功能消失了,吃下的東西吸收不了營養。所以,體重才會直線下降,說句俗話,那就是餓的。不過,腸中風不用太緊張,遠沒有腦中風那麼可怕,但是,一定要確診無誤,否則容易延誤病情,如果造成更大面積的腸壞死,那也是要死人的,醫生對這位先生實施了手術治療,切除了那段壞死的腸子,因為人的腸道是有幾米長的,切除一小段不會對消化吸收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羅先生做完手術非常的開心,用他的話講再也不用捱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