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15 22:11

  對於一些體積較大或位於深部的嬰幼兒血管瘤,單一治療方法往往效果欠佳,需採取綜合治療,2種或2種以上的藥物聯合應用等。

患兒,男,5個月,2011年8月25日初診。診斷:右面部巨大血管瘤,治療:普萘洛爾 10mg,口服 1次/d, 服藥2個月後複診,病變未見明顯縮小,緩慢生長。於復旦大學腫瘤醫院行穿刺細胞學檢查,診斷為嬰幼兒血管瘤,繼續口服普萘洛爾,加服潑尼松(隔天5mg)。繼續服藥1個月,病變仍無明顯變化,徵得患兒家長同意後,按1mg/m2給予長春新鹼0.3mg,20ml生理鹽水靜注,1次/2周治療。用藥1個月後,病變質地變軟,略有縮小,3個月後,病變明顯縮小。用藥4個月後,停用長春新鹼,改服普萘洛爾10mg,2次/d,促使血管瘤進一步消退,防止反彈。1個月後,逐漸停服普萘洛爾,密切觀察。患兒面部血管瘤消退,畸形改善,隨訪6個月,未見異常。
  本病例採用普萘洛爾→潑尼松→長春新鹼→普萘洛爾治療的結果令人感到驚喜,提示對於單藥治療效果不好的難治性血管瘤患者,長春新鹼等多藥聯合可望獲得良好效果。用藥期間,未觀察到明顯不良反應。

長春新鹼等多藥聯合成功治療巨大嬰幼兒血管瘤相關文章
4月11日,經過3小時50分鐘的鏖戰,一個直徑8.6cm的肝血管瘤從患者王××的肝臟上順利摘除,肝膽三科又一次挑戰我院腹腔鏡微創外科極限,將我院腹腔鏡肝血管瘤切除技術向前推進了一步。患者為46歲中年女性,來自一望無際的內蒙古大草原。半年前出現上腹部脹痛不適,於當地醫院檢查發現肝血管瘤,直徑約4.6cm,兩週前複查發現腫瘤生長迅速,已經壓迫胃小彎側,進食後腹脹、腹痛明顯加劇。由於血管瘤已經跨越左肝
發布於 2022-12-11 21:47
0評論
    麻痺性腸梗阻:長春新鹼可滲入植物神經細胞中,引起腸道植物神經功能障礙,使腸道平滑肌收縮或局部神經傳導受到影響,藥物的直接刺激使腸內容物在腸內運動受到障礙,腸內容物不能向下運行,引起腸蠕動減慢,嚴重時發生麻痺性腸梗阻處理:    1、膳食富含纖維,多食新鮮水果和蔬菜,充分攝入液體;    2、緩瀉劑軟化大便;    3、控制使用5-HT3受體拮抗劑次數;    4、必要時通過腹部X光了解腸
發布於 2022-09-27 07:23
0評論
毛細血管瘤 出現在嬰兒的頭部,最初可見很小的斑點,顏色呈現出紅色或者紫紅色。平坦或稍隆起高出皮膚,血管瘤有時生長速度快。管瘤病損處,可見毛髮脫落,表皮損傷後易出血。 囊狀血管瘤 開始時頭頂部頭皮下隆起扁平的小腫物。頭低時明顯增大,站立是縮小,因而很多家長無法察覺,血管瘤向周圍頭頂皮膚擴展,向前可擴展到額部,向後擴展到枕部,兩側到耳廓上方。 蔓狀血管瘤 一般可見頭皮有一個圓形或者卵圓形隆起的腫物,
發布於 2024-06-14 14:45
0評論
雖然許多單位都在開展激光治療血管瘤的臨床工作,但激光治療嬰幼兒血管瘤的價值其實十分有限。這是因為,激光屬於物理治療,對於處於增殖期的血管瘤,單純激光治療不能控制血管瘤的繼續生長。其次,激光的穿透深度有限,對深部(皮下)血管瘤無效。如果一味加大功率,往往會遺留令人遺憾的瘢痕、色素改變。因此,激光治療血管瘤,僅限於停止生長的皮膚表淺血管瘤,厚度小於2mm者。
發布於 2023-02-15 21:16
0評論
概述 我朋友的寶寶現在1歲了,出生的時候沒注意到孩子有血管瘤,後來就是長著長著耳朵後面長了個紅色的斑,趕緊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結果醫生診斷說是血管瘤,但是聽醫生書有些會自然長好的,可是自從知道那斑是血管瘤後,一家人就一直擔心,而且四處找關於這病的資料,可是都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所以我想諮詢下關於我孩子患這種病的嚴重性。 步驟/方法: 1、 首先,血管瘤不用太擔心。有些孩子出生時就已存在血管瘤的
發布於 2023-07-17 17:57
0評論
【1】海綿狀血管瘤患者朋友的飲食要注意酸、甜、苦、辣、鹹五昧,每味都有它的特殊作用。酸能收斂,生津開胃;甜能補益脾胃;苦能洩下、燥溼,少量可開胃;辣也能開胃;鹹能通下、軟堅。食品基本上都是以上五味,或幾味混合在一起,腫瘤康復期病人應選擇有一定抗癌成分和有軟堅散結作用的食品。 【2】空心菜對海綿狀血管瘤患者提供的營養最好,它含有多種維生素,超過西紅柿數倍。蒜薹、韭黃、菜花、包心菜除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發布於 2024-06-14 15:05
0評論
嬰幼兒血管瘤的觀察護理主要是能做到:能詳細記錄血管瘤形狀或類型、發生部位、表面顏色、形態大小、病變累及範圍,是否高出皮膚等,按測量大小用平面圖記錄下來,一般每月進行一次記錄,也可以增加記錄次數。如血管瘤增長速度過快(有時毛細血管瘤每天可增長1~2毫米)應每週複查一次,並將結果與上次檢查作對比,如發現血管瘤病變範圍縮小,表面顏色變淡,皮膚隆起高度變平坦,說明血管瘤病變在穩定期或消退期,可以繼續觀察
發布於 2024-06-14 14:59
0評論
血管瘤是嬰幼兒的常見的良性腫瘤,多在出生時或出生後幾周內出現。血管瘤分為血管腫瘤和脈管畸形,前者是由於血管內皮細胞異常增生分為淺表血管瘤(即過去所稱的“草莓狀血管瘤”)、深部血管瘤、混合血管瘤。後者是由於血管為主的脈管系統為基礎的發育畸形,常見的有鮮紅斑痣。目前的發病原因和機制尚不清楚。血管瘤的增生期出現在出生後6個月至1年內,此後進入消退期。淺表型血管瘤消退完成約40%會留下永久的痕跡如瘢痕,
發布於 2023-01-21 05:21
0評論
嬰幼兒血管瘤(infantilehemangioma,IH)通常在嬰兒早期生長,隨後自行消退。3個月時,體積達80%,但許多表淺型IH在4~7周時經歷加速生長,2個月時完成大部分生長。深部IH多在出生後1個月發現,增殖期長於表淺型IH。個別IH很少生長,稱為停止生長型或極少生長型IH。根據上述生長特點,如需全身治療,最好在3個月前開始。以後幾年逐步消退,但大多在4歲接近完成消退。IH的大小、部位
發布於 2023-02-15 21:41
0評論
嬰幼兒血管瘤(infantilehemangioma,IH),是嬰幼兒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由正常血管組織過度增殖所致。通常好發於頭、面、頸部,其次為四肢和軀幹。發生率在新生兒為1.1%~2.6%。女嬰較男嬰為多,比率為2~5:1,因此也被認為與雌激素水平增高有關。臨床表現取決於病變發生的部位、大小和病變所處的時期,包括觸痛、潰爛、出血等。根據病變發展的過程分為增殖期、消退期、消退完成期。增殖期血管
發布於 2023-02-20 15:4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