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人都曾有過發熱,表現不同伴隨的症狀也不同,原因有各種各樣,但究竟怎樣才算發熱呢?
正常人的體溫在體溫調節中樞的調節下,產熱和散熱處於動態平衡之中,維持人的體溫在相對恆定的範圍之內。正常口腔溫度範圍為36.3℃-37.2℃,直腸內溫度一般比口腔約高0.3℃-0.5℃,腋窩溫度一般比口腔低0.2℃-0.4℃。
在生理狀態下,不同的個體,同一個體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環境,其體溫會有所不同:
1、不同個體:兒童由於代謝率高,體溫可比成人高;老年人代謝率低,體溫可比成人低,個別人的基礎體溫可比正常範圍略高或略低0.5℃。
2、同一個體不同時間:正常情況下,人體體溫在早晨較低,下午較高,但一般波動範圍不超過1℃;婦女在排卵期和妊娠期體溫較高,月經期較低。
3、不同環境:運動、進餐、情緒激動和高溫環境下工作時體溫較高,低溫環境下體溫較低。
在病理狀體下,由於各種不同原因導致產熱增多或(及)散熱減少,使體溫升高超過正常範圍時,就稱為發熱。
所謂發熱(fever)是指體溫調節中樞受致熱原作用,或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紊亂,使產熱增多,散熱減少,體溫升高超過正常範圍,稱為發熱。一般來說口溫高於37.3℃,或肛溫高於37.6℃,或一日體溫變動超過1.2℃,可以認為有發熱。
發熱分級:1、低熱:口溫>37.3℃,肛溫>38.0℃,一日間體溫變動>1.0~1.2℃;2、中等度熱:38.1 ℃ ~39.0 ℃;3、高熱:39.1 ℃~41.0℃;4、超高熱:>41 ℃。
按熱程發熱分為:1、急性發熱:熱程在2-3周內;2、長期發熱:體溫>38℃,熱程>2~3周;3、長期低熱:體溫在37~38℃,熱程>4周。
引起發熱的原因很多,按有無病原體侵入人體分為感染性發熱和非感染性發熱兩大類。
如出現發熱,特別是長期發熱,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查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