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抗反流手術(LARS)治療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理念雖然已經引入國內20年餘,但總體來講,除少數幾所大型醫療機構有條件設立胃食管反流病中心外,國內開展腹腔鏡抗反流手術治療GERD的現狀並不樂觀。由於LARS是一類功能重建性手術,加上GERD多重複雜因素的發病機制,LARS的療效遠不能與其他器官切除術的療效相比較。此外,LARS術後部分病人有胃腸脹氣、腹瀉、噁心和吞嚥困難等症狀,對術後的生活質量產生了有意義的影響;同時,手術本身並不能延緩Barrett食管及腺癌的發生,所以,很多學者對腹腔鏡抗反流手術治療GERD的態度比較消極。
然而,從現有的大量病例報告來看,經過比較嚴格篩選的病人,其近期的手術療效是比較滿意的,尤其是燒心、反酸及咽喉刺激、呼吸道綜合徵的改善比較顯著。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於2003年提出了我國反流性食管炎診斷及治療指南,認為內科正規治療有效但不願終生服藥者、無效者或有併發症者可慎重選擇外科抗反流手術或腹腔鏡下胃底摺疊術。根據國內外作者的建議和我們在實踐中的一些經驗,我們認為,抗反流手術的確能解決胃食管反流病的部分臨床問題,在決定採用外科手術治療之前應重新回顧既往的診斷和治療的正確性,讓病人充分了解手術的目的和轉歸。同時,也應明確告知病人,他們不能完全期望手術後不再需要內科藥物治療或GERD的全部症狀消失,醫生和病人都應明白,外科治療不應該被考慮作為此病最終的治療手段,而是一種合理的治療選擇措施。
根據我們的臨床經驗,對於具有:
1、燒心、反酸、反流等典型胃食管反流病臨床症狀的GERD患者;
2、食管壓力測定提示LES壓力低下;
3、食管24小時動態酸測定提示異常酸反流;
4、影像學資料提示食管裂孔疝。
具備上述四點是施行LARS的絕對指徵,且手術效果較好,病人滿意率極高;具備上述1、2、3點,不具備4點,亦推薦施行腹腔鏡抗反流手術,患者GERD相關症狀術後會明顯改善;僅具備4點,而患者本身無典型GERD症狀,不具備2、3點,可以考慮施行腹腔鏡抗反流手術,但手術目的僅僅為治療食管裂孔疝,並非GERD,而患者術前可能存在上腹痛、上腹不適、飽脹感等症狀,這些症狀術後緩解的可能性較低;具備1、3點,LES壓力正常,可以考慮但不強烈推薦施行LARS,因為術後GERD症狀可以控制,但抗反流術後特異併發症發生率較高,容易發生慢性吞嚥困難;具備1、2點,食管測酸結果未提示異常酸反流,不建議施行LARS,一方面是因為GERD診斷依據不足,另一方面患者確實可能存在GERD,但其反流物為氣體反流、非酸反流或弱酸反流,而這部分患者抗反流手術的療效尚不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