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高血壓病人服藥過程中血壓總是出現反覆,這與不少病人對於服藥存在一些錯誤認識有關,最常見的有5 大錯誤,需要加以糾正和澄清。
一、我的血壓雖然高但沒有症狀,所以不用吃藥
我們常說“高血壓是無聲的殺手”,就是說高血壓的危害不在高血壓本身,也不在於有無症狀,而在於血壓持續升高可對心、腦、腎等重要器官造成損害,一旦併發腦卒中、心力衰竭、尿毒症,恐怕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二、別人吃這種降壓藥效果好,所以我也可以吃
個體化原則是治療高血壓病的原則之一,由於每個病人的病情不同,加之抗高血壓藥物種類繁多,每個病人如何用藥均有所不同。例如一個病人用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蒙諾”效果很好,但另一個病人可能因乾咳不能耐受而不得不停藥。有些病人單用或聯合用利尿劑後降壓效果很好,但痛風病人卻可能因此而使病情加重。
三、血壓增高時就吃藥,降至正常後就停藥
這也是一個常見的錯誤認識。目前的抗高血壓藥物是治標不治本,即只能控制血壓,但不能徹底根治,所以抗高血壓治療應無限期,這也是一個準則。有資料證明,高血壓病人如停止服藥,其血壓早晚會回到治療前的水平。所以,當您的血壓降至正常時,並不意味著您就可以停用抗高血壓藥物。您如果想使血壓保持在正常水平,能夠健康生活的話,就必須堅持服用抗高血壓藥物,擅自停藥造成的血壓波動不僅不利於血壓的控制,還會加重損害心、腦、腎等重要臟器。
四、老年人血壓不能降至正常,否則會影響臟器的血液灌注
這是沒有道理的。大家知道,在血容量及心搏出量不變的情況下,血壓的變化主要決定於外周血管的阻力。這種阻力增加主要是因大動脈硬化及阻力小動脈收縮引起的。因此,高血壓是二者的綜合結果,它並不能增加各器官的有效循環血量。所以老年人血壓降至正常,不會影響臟器的血液灌注。當然,老年高血壓病人由於血管日益老化,管壁增厚變硬,管腔狹窄,血管舒縮功能受限,所以用藥期間應嚴密監測血壓,觀察藥物治療週期應稍長,一般用藥1~2 周後再調整藥物劑量;聯合用藥時應從小劑量開始。
五、新上市的降壓藥比老降壓藥好
一種理想的降壓藥應具備如下5個條件:一是具備有效的降壓作用,並不產生耐藥性;二是能抑制和逆轉高血壓所致的心、腦、腎和血管損害; 三是能減少或不增加心血管的其他危險因素,如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癥等; 四是不加重伴有的其他疾病如慢阻肺、糖尿病、冠心病、腎功能不全、心衰等;五是服用方法簡便,無嚴重副作用。只要符合上述五點,不管老藥新藥都是好藥。對每個具體患者來說,能有效控制血壓並適宜長期治療的藥物,就是好的降壓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