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06 17:51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僅僅在數月前,新加坡前任總理吳作棟(73歲)同樣也是因為確診早期前列腺癌接受了機器人輔助手術,術後兩週內順利康復,回家休養至今,現已準備恢復所有正常活動。

  一天之間,前列腺癌在網絡上引爆了一個新的熱門話題,而在很多健康網站的論壇上,針對這則新聞的討論內容裡也反應出很多老百姓對前列腺癌及其診斷、治療的不解和疑惑:“前後兩任總理均被查出有前列腺癌,這前列腺癌的發病率該有多高呀?磁共振能找到前列腺癌?前列腺穿刺為甚麼還要做全麻?是不是很可怕?機器人也能給人做手術,手術後只要休息一週?真是這麼神奇嗎?

  前列腺癌發病率很高嗎?

  新加坡前後兩任總理先後確診前列腺癌這個事實也許是個巧合,但這也從側面反應了前列腺癌發病率高這個事實。其實,還有很多廣為人知的“大人物”都曾患前列腺癌,這裡麵包括“資本大鱷”巴菲特,“傳媒巨頭”默多克,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將軍,日本明仁天皇以及前首相森喜朗,臺灣著名作家李敖等。

  前列腺癌確實是男性的高發惡性腫瘤,尤其是近年來,我國前列腺癌的發病率逐年攀升,北、上、廣等發達城市的調查數據顯示,近幾年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已經達到32/10萬男性,成為男性最常見的泌尿系統惡性腫瘤,這個數字與新加坡的發病率大致相當。在新加坡每年新確診的前列腺癌約有600例,由於人口數量以及大型醫療中心外地病人比例的因素,每年600例這個數字基本相當於國內一個泌尿外科大型中心的診斷量,因此可以說前列腺癌離我們並不遙遠。

  前列腺癌治療效果好不好?

  一般來講,我們醫學上會把前列腺癌分成早期和晚期,早期是指癌細胞仍然“包”在前列腺內部,而一旦癌細胞突破了前列腺的包膜,轉移到身體其他地方,這就是晚期前列腺癌了。

  如果在早期獲得了確診,通過根治手術或放療等方法是能夠把前列腺癌治癒的。我們可以看到,治療多年的默多克還可以與鄧文迪在法庭上唇槍舌戰,巴菲特現在也依然是遨遊在資本海洋中的“股神”,新加坡的前任總理接受了前列腺癌根治手術以後兩週就逐漸開始恢復正常的生活,前列腺癌的治療似乎對他們的工作、生活沒有造成甚麼影響,但要知道,他們發現的時候都是早期前列腺癌,如果患者到了晚期的時候才明確診斷,根治手術這樣的方法就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了。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療相對比較複雜,而且預後也不如早期前列腺癌那麼好,所以在臨床工作中如何在早期的時候就將前列腺癌確診是相當重要的。

  磁共振和穿刺在確診前列腺癌中的價值如何?

  磁共振和前列腺穿刺在臨床診斷前列腺癌的過程中的確非常重要,但是,臨床上更加廣泛使用的還有一個血液裡的指標叫PSA(如果檢查結果超過了正常範圍,也要懷疑前列腺裡面有癌細胞),這些都是早期診斷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

  磁共振在前列腺癌的檢出中具有很大的使用價值,但並不是做個磁共振檢查就“萬事大吉”了,因為磁共振是一項非常複雜的檢查,裡面涉及到幾十個參數的調整,不同的參數調整會直接影響到“探測”前列腺癌的靈敏度。我們也經常碰到一些患者,拿著其他醫院的磁共振報告單來就診,由於檢查參數設置的不適合,對前列腺癌造成了誤診。所以我在這裡希望大家要重視這項檢查,但萬萬不能只依賴某一次磁共振檢查的結果就覺得自己沒有前列腺癌。

  前列腺穿刺是每個患者病理確診前列腺癌之前必須接受的一項有創操作,其方法就是從前列腺裡取出一些組織,通過顯微鏡觀察看看有沒有癌細胞。隨著穿刺技術的提高,現代的穿刺技術準確性有了大幅度的進步,我們甚至可以根據磁共振檢查中發現的可疑位置進行空間定位,導航穿刺針在特定的部位“捉”到癌細胞,這樣就能更好的在很早期使前列腺癌獲得確診。

  據悉,在這次李顯龍的診療過程中,38針穿刺標本中只找到了一針有癌細胞,可見先進的腫瘤定位穿刺活檢技術對早期診斷前列腺癌是相當重要的。常規的穿刺操作不需要全身麻醉的,基本沒有甚麼痛苦;如果做一些特殊的穿刺技術,比如耗時較長的模板導航穿刺等,可能會使用到全麻,主要是為了增加患者穿刺手術過程中的配合程度。

  機器人手術是怎麼回事?

  機器人手術是近年來新興的一種微創外科技術,準確的講應該稱為“智能機械臂輔助的腹腔鏡手術”。

  大家都聽說過腹腔鏡微創手術,就拿我們的前列腺癌根治手術為例,傳統的開放手術要在下腹部做一個很大的切口才能完成,而利用腹腔鏡技術,就可以只在肚子上打幾個洞就能完成手術。但是,這種腹腔鏡手術也有一些不足,比如缺乏立體視野導致的操作精準度下降、器械設備的限制使術中的精細操作難度增加、術者手部的震顫被器械起到放大作用,進而造成不必要的副損傷等等。機器人手術就完全克服了上述的缺點,因此使這個手術的創傷更小,術後恢復更快。

  目前在我們醫院,這種機器人輔助的前列腺癌根治術,術者的純操作時間只需要1.5小時左右,術後第二天患者就能進食、下床,所以說做這樣一個傳統意義上的“重大手術”,請假一週即可完成治療是完全可能的。

  但是,機器人手術也存在其天生的缺點,這就是價格昂貴。它比一般普通的腹腔鏡微創手術要多花費3-4萬元,而且,國內目前只有十幾家中心配備了這套設備,嚴重限制了這項技術的廣泛開展,所以“機器人手術”目前還不是所有患者都可以“享用”的。相比而言在美國,傳統腹腔鏡下的前列腺癌根治手術幾乎已經被“機器人”取代了。

機器人給新加坡總理做手術效果如何?相關文章
手術的難點和“獨創性”是甚麼?主要有三方面的意義。1、“完全不開胸”機器人操作。目前,國內外有不少醫療機構都開展了達芬奇機器人心臟手術。2009年以來,中山醫院也已成功應用達芬奇機器人為76例患者完成心臟手術,屬國內領先水平。絕大多數醫院實施的機器人搭橋手術均操控機器人獲取左乳內動脈,然後醫生通過左側胸壁一個5-8cm的小切口在直視下完成橋血管與前降支的吻合。相較於胸骨正中鋸開的傳統搭橋手術,這
發布於 2023-01-26 15:02
0評論
 外科手術微創化是目前外科手術的發展方向,胸外科亦是如此。       我科自2009年開展機器人胸外科手術以來,已完成機器人胸腺及胸腺瘤切除術40餘例,並逐漸開展了機器人胸膜活檢術、肺大皰切除術、膈疝修補術、肺葉及肺楔形切除術等手術,標誌著我科正朝著微創胸部外科的方向邁進!
發布於 2022-10-03 09:53
0評論
微創外科因為其良好的手術效果,例如痛苦小、恢復時間短、併發症發生率低,在過去二十年內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同時逐漸被廣大患者廣泛接受。微創技術給外科領域帶來了革新,而機器人手術系統則進一步完善了微創手術的定義,開拓了新的視野。1987年,當Moret第一次報道完成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時,就給外科手術帶來了一場名為“微創”的革命。然而,在某些方面腹腔鏡技術也有一定的侷限性。如手術器械移動的限制(可自由活
發布於 2023-02-08 18:52
0評論
十多年前,外科醫生會不會覺得通過控制機械臂遙控完成外科手術只是個幻想?而且他所看到的是三維立體放大的真實手術視野,使用的是我們常規手術類似的器械,他還可以不在病床旁而在遠方操作。現在這一切都已成為現實。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肝膽外科朱繼業2000年,總部設在美國加州的IntuitiveSurgical公司開發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第一臺達芬奇(daVinci)手術機器人,2006年生產出第二代機器人,它除
發布於 2022-12-19 11:50
0評論
11月25日上午,瑞金醫院第300例達芬奇機器人輔助下的胰腺手術由普外科主任彭承宏教授操刀完成。40歲患者蔡某因自覺皮膚鞏膜黃染來院就診,經我院胰腺疾病多學科聯合會診(MDT)討論,考慮為胰頭惡性腫瘤,為避免傳統開腹手術帶來的巨大創傷,同時克服腹腔鏡手術器械的侷限性,彭承宏教授的團隊最終為其實施了機器人輔助下的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整個手術從機器人裝機開始到關閉穿刺孔,耗時4個小時,術中出血僅50
發布於 2023-02-08 18:42
0評論
達芬奇外科手術系統(daVinciSurgicalSystems)帶來了外科手術的革命,開創了微創外科的新篇章,其聯合高清晰的3D內窺鏡技術、靈活的帶關節的器械臂以及最先進的機器人技術於一體,從實質上延伸了外科醫生的眼、手功能,並提供無與倫比的靈活性、準確性和操控性。與傳統的腔鏡比較,達芬奇機器人在以下幾個方面有顯著優勢:1、3D立體術野,讓操作更真實。傳統的腔鏡系統為二維平面,手術醫生判斷距離
發布於 2022-10-03 11:33
0評論
微創和精準,是當代外科的主題和追求的理念。隨著先進的腹腔鏡設備的應用,以及腹腔鏡技術的進步和成熟,而且藉助腹腔鏡器械的精細和手術術野的放大,很多操作更加精細,使得精準外科技術成為可能。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醫院膽胰外科在科主任王教授帶領下,將微創和精準外科理念運用於複雜的肝膽胰手術中,全面開展各項微創手術與技術,例如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腹腔鏡下胰體尾切除、腹腔鏡下膽總管囊腫切除膽腸吻合、單孔腹腔
發布於 2023-01-09 07:01
0評論
達芬奇外科手術系統是一種高級機器人平臺(以下簡稱達芬奇機器人),其設計的理念是通過使用微創的方法,實施複雜的外科手術。我院自引進達芬奇機器人以來,已實施胸腺切除術、肺大泡結紮術、膈疝修補術、食管裂孔疝修補術、肺葉切除術等20餘臺手術,均恢復良好。因現在國內引進此設備有限,廣大患者對其構造及工作原理了解不清,特將其主要設備及運行原理簡述如下:簡單地說,達芬奇機器人就是高級的腔鏡系統。大家可能對現在
發布於 2022-10-03 11:08
0評論
日前,膽胰外科主任王教授先後為兩位患者分別施行了機器人輔助下胰體尾切除和機器人輔助下肝葉切除,術後患者均順利康復。一月前,王教授曾成功完成機器人輔助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一例並順利康復。這標誌了醫院膽胰外科在王教授的帶領下,已經全面進入了“機器人時代”,可以通過機器人輔助技術完成各種肝膽胰的高難度手術。兩位患者均為女性,一位51歲,因“反覆左上腹痛4年,體檢發現胰腺佔位”入院,通過CT診斷為胰腺體尾
發布於 2023-01-09 07:11
0評論
外科手術正在經歷巨大的變革,微創技術給外科臨床帶來了革命性的飛躍。10年前腹腔鏡技術能否在結直腸領域中廣泛應用還不確定,而今天質疑和爭論早已平息,不僅腹腔鏡在迅猛發展,機器人手術系統也開始走入了結直腸手術領域;傳統的外科理念悄然變更。機器人手術系統最初是為實現遠程手術而研發的,因此它必須有能夠取代人手並可被遠程控制的靈活的機械手臂,必須有傳輸至千里之外仍然清晰逼真的解剖圖像。目前主要採用的機器人
發布於 2022-10-03 03:38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