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曲張是常見病,該病進展緩慢,早期僅表現為靜脈彎曲突出或小腿痠脹不適,但隨著疾病的進展可逐步出現“抽筋”、瘙癢、疼痛、皮炎、色素、血栓、破裂出血等併發症,最終可形成難愈的潰瘍,俗稱“老爛腳”。冬日氣候乾冷、血粘度增高,更容易發生併發症。在靜脈疾病門診工作中經常可見因冬日護理保養治療不當而引起嚴重後果。
誤區一:皮膚癢癢“抓撓燙”
靜脈曲張可引起皮膚炎症或皮膚敏感性增高,加上冬日皮膚乾燥,往往會出現瘙癢的症狀。病人對此本能的反應就是抓撓,還有不少病人喜歡燙腳,覺得抓完後一燙特別舒服。另外民間有燙腳促進血液循環的“常識”,所有即使不癢,不少靜脈曲張患者冬天也喜歡燙燙腳,或者艾灸足部和小腿部一些穴位。“抓撓燙”以後可能確實會覺得舒服很多,但並不會減輕病情,相反可使皮膚損傷且更加乾燥,更加瘙癢。更重要的是靜脈曲張後局部皮膚淤血營養不良,皮膚容易抓破燙破,特別是靜脈鼓出的部位。而一旦皮膚髮生破裂後,一方面可能發生大出血,另一方面則會誘發潰瘍形成,使“老爛腳”提前發生。因此有下肢靜脈問題的病人應特別注意不要抓破皮膚,不要過分燙腳,行艾灸等治療也必須經過專業醫生指導後操作。皮膚瘙癢正確的處理方法首先是通過抬高下肢或從下至上擠壓小腿肚等物理方法促進靜脈迴流,改善皮膚淤血狀態,皮膚乾燥者可塗一些潤膚露,再輔以一些改善靜脈功能的藥物。也可短期間斷用一些止癢的外用藥,但因其中大多含有激素類成分,長期塗抹可能會導致不良反應。另外萬一發生靜脈破裂,可立即平臥並抬高肢體,用紗布或餐巾紙壓迫破裂處止血後送醫院處理。
誤區二:小腿抽筋“亂補鈣”
小腿肚“抽筋”是靜脈曲張最常見的症狀,而冬天更容易發生。老百姓一遇到抽筋最直接的反應往往是“缺鈣”,自然想到要多喝點牛奶或者買點鈣片補補鈣。但事實上而真正的低血鈣引起的抽筋一方面十分罕見,而且因為低血鈣一定是全身都低,不會僅侷限於下肢。小腿肚抽筋最常見的原因是下肢靜脈淤血,導致組織輕度水腫,代謝產物堆積刺激神經異常放電發生痙攣,而與缺鈣無關。所以門診經常遇到一些病人向醫生抱怨怎麼吃了一堆鈣片了腿抽筋還不好。對於侷限於腿部的“抽筋”,絕大部分靜脈迴流不好有關,平時注意避免長時間站立,可以每隔一兩小時平臥抬高下肢數分鐘,或者穿專門治療靜脈病的醫用彈力襪,必要時再口服一些改善靜脈功能的藥物,大多數就會緩解。當然有相對於部分病人可能需要通過外科手術處理改善靜脈迴流後才能緩解抽筋。盲目補鈣不僅起不到治療作用,而且可能導致鈣代謝紊亂,誘發結石等疾病。
誤區三:拖延病情“遺後患”
靜脈曲張是一個進展緩慢卻不可逆的疾病,可以“拖”但不能“久拖”。該病在最初的二十年左右除了外觀問題以外常常沒有明顯的症狀,這一階段拖一拖並無大礙,但卻是治療最好的時機,因為大多數靜脈曲張最終都是需要手術治療的,在尚未出現併發症階段手術不僅操作簡單、恢復快、費用低,而且可以做到“一勞永逸”根除疾病。而一旦進入了併發症階段,手術難度、創傷以及治療費用都會增加,術後還必須長期用藥,而且多數病人很難恢復到完全正常。
冬季因血液粘滯度增加,加上活動減少和皮膚破損機會增加,是靜脈曲張發生併發症的高危季節,但臨床工作中常常遇到不少病人由於擔心冬天手術後護理不方便而且常有慵懶的想法,總想拖到開春後再說,甚至已經出現了併發症還不願及時治療,最終發生靜脈血栓或者潰瘍等嚴重後果。不僅失去治療機會、增加了治療費用而且還會留下終身後遺症。事實上,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目前在一些專業靜脈疾病治療中心,手術已經做得十分微創,術後第二天即基本恢復正常生活,不需要換藥拆線,也不需其他額外的護理,冬日手術與春秋季已無差別。因此建議病人不要因為天氣原因延誤最佳治療時機,特別是已經出現併發症徵象者更應及時治療以免發生難以逆轉的嚴重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