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14 04:06

  神闕穴位於臍中,又稱氣舍、命蒂、為任脈穴。中醫認為:臍為先天之結蒂,後天之氣舍,介於中下焦之間,又是腎間動氣之所處,故神闕與脾、腎、胃關係最為密切。根據經絡理論,臍為任、督、衝三脈相會之鄉,因而聯繫全身經脈,通過經脈之處交通五脈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及皮肉筋膜。臍部範圍及臍下即是道家、佛家練功、修煉精氣之“丹田”位置。臨床上用灸法及藥物敷臍方法,冶療脫證、虛證起強身壯體之用。
  1、  回陽固脫:各種原因引起陽氣虛脫而出現昏厥、大汗淋漓、血壓驟降、脈微欲脫之危症,用大艾柱隔附子餅灸神闕穴搶救。往往在醫療條件差、急症時起回陽之功。臨床還應用於脫肛、子宮脫垂等中氣下陷的病人。
  2、溫補脾腎、止瀉。對於脾腎陽虛、手足肢冷、畏寒、久瀉者,用止瀉餅置於神闕穴,每次灸7炷,連續灸5天為一療程。有調整胃腸氣機、散寒止瀉止痛之功(止瀉餅製作方法:取生大蒜若干,剝皮去雜,煮熟搗爛如泥,取苦參2g,大黃1g,黃連2g,木香2g,吳茱萸2g,肉桂2g,研細與大蒜泥混合成餅狀)。
  3、強壯身體保健灸。《類經圖翼》雲“神闕隔鹽灸,若灸至三五百壯,不惟愈病,亦且延年。”每天用細鹽平輔神闕穴,與臍平,取米粒大小艾柱灸之,每次10炷,以溫熱為度,做保健灸,以強壯身體延緩衰老功效。實驗證明,灸神闕穴能提高細胞和體液免疫功能;提高中老年人因機體功能低下狀態而導致免疫功能下降現象。
  隨著國內外對中醫重視,臍療法作為自然療法的一種,正悄然興起。

神闕穴臨床應用相關文章
現代針灸學記載該穴有鎮靜安神、清頭明目、醒腦開竅的功用,可治療頭痛、眩暈、癲狂、癇症、失眠、健忘、中風、震顫麻痺、腦炎後遺症、內耳眩暈症等疾病。筆者從事針灸臨床20餘年,臨證偏愛應用四神聰穴,除用於治療失眠、中風、頭痛、老年性痴呆、高血壓外,用於治療一些疑難雜症也取得良好療效。現將臨床驗例簡述於下,以供同道指正。1、中風後精神錯亂案例1:患者,男,83歲,2005年7月就診。患者2年前曾患腦梗死
發布於 2022-12-05 11:36
0評論
臨床運用:現代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腸炎、細菌性痢疾、尿瀦留、尿失禁、尿路感染、陰道炎、膝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患。配足三里、上巨虛主治腹脹、腹瀉;配中極、膀胱俞、三陰交主治小便不利。 按摩陰陵泉穴治“尿不淨” 慢性前列腺炎是中老年人常見病,常表現為小便不暢,即解小便時,需等待一會兒,才能慢慢解出。有時伴有尿不淨,需再等一會兒,才能解淨。按摩陰陵泉穴位可使患者解小便自如,而且對肛門鬆弛的治療也有效。 陰陵
發布於 2024-01-28 18:08
0評論
麻醉醫生的工作很多普通大眾並不是很瞭解,只是簡單的認為麻醉醫生就是在手術前打一針麻藥就沒事了。其實不然,麻醉醫生的工作除了確保患者在無痛與安全的條件下順利地接受手術治療,還包括麻醉前後的準備和處理,危重患者的監測治療,急救復甦、疼痛治療等方面的工作。為了做好臨床麻醉工作,必須掌握麻醉基礎理論和熟練地應用各種麻醉技術操作,還要熟悉各種病情手術的特點。在施行每一例麻醉時,必須進行以下具體工作。 1.
發布於 2023-05-04 04:42
0評論
廣泛用於治療身體各部位出血,無論鼻衄、吐血、便血或子宮出血,都可應用。十多年前已製成注射劑及片劑供用,但止血效果各方面的評價不一致,一般來說其力較緩弱。單用雖也有一定效果,但往往要配其他止血藥同用。例如治吐血時,可配側柏葉、白芨、藕節等,方如鶴柏湯。 此外,也有用於止瀉和驅絛蟲[中草藥通訊,(1):34,1972]。 本品生用較多,但有時也炒炭用。
發布於 2023-09-13 14:33
0評論
    黃芩-原植物 1.用於溼溫發熱、胸悶、口渴不欲飲,以及溼熱瀉痢、黃疸等症。對溼溫發熱,與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應用;對溼熱瀉痢、腹痛,與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對於溼熱蘊結所致的黃疸,可與茵陳、梔子、淡竹葉等同用。 2.用於熱病高熱煩渴,或肺熱咳嗽,或熱盛迫血外溢以及熱毒瘡瘍等。治熱病高熱,常與黃連、梔子等配伍;治肺熱咳嗽,可與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熱妄行,可與生地、牡丹皮、側柏葉等
發布於 2024-03-12 02:56
0評論
1、荊防敗毒散(《外科理例》)治瘡瘍時毒,腫痛發熱,左手脈浮數者:荊芥、防風、人參、羌活、獨活、前胡、柴胡、桔梗、枳殼、茯苓、川芎、甘草各3g。水煎。食遠服。 2、荊芥解表湯(時逸入方)治風寒感冒:荊芥、防風、蘇葉、白芷、杏仁各6g,赤苓9g,陳皮6g,神曲9g,生薑2片,蔥白2段。水煎,日服1劑。 3、荊芥連翹湯(《回春》)治鼻淵:荊芥、柴胡、川芎、當歸、生地黃、赤芍藥、白芷、防風、薄荷葉、梔
發布於 2023-12-29 01:40
0評論
①治療闌尾炎 取鬼針草幹品0.5~1兩(鮮品1.5兩)煎服,或加冰糖、蜂蜜、牛乳同服,每日1劑。治療35例(併發其他症狀者,臨時配用對症藥物),其中亞急性闌尾炎21例,痊癒16例,有效5例;慢性闌尾炎14例,痊癒9例,有效3例,無效2例。服藥最少1劑,最多40劑,半數以上1~3劑。22例發熱,半數以上1~3日退熱,最長1例12日後體溫始降至正常;右下腹疼痛平均約5天左右減輕或消失,消失率為80%
發布於 2024-01-14 17:57
0評論
①治婦人經脈不調,或前或後,或多或少,產前胎不安,產後惡血不下並治之。兼治冷熱勞,腰脊痛,骨節頰疼:丹參(去蘆)不以多少,為末。每服二錢,酒調下,經脈不調食前,冷熱勞無時。 ②治經水不調:紫丹參一斤,切薄片,於烈日中曬脆,為細末,用好酒泛為丸。每服三錢,清晨開水送下。 ③治經血澀少,產後瘀血腹痛,閉經腹痛:丹參、益母草、香附各三錢。水煎服。 ④治腹中包塊:丹參、三稜、莪術各三錢,皂角刺一錢。水煎
發布於 2024-06-12 17:00
0評論
西洋參具有滋陰補氣,寧神益智及清熱生津,降火消暑的雙重功效。古語云:“西洋參性涼而補,凡欲用人參而不受人參之溫者皆可用之”。故補而不燥是西洋參的特別之處。 1、強化心肌及增強心臟之活動能力。 2、強壯中樞神經,安定身心並恢復疲勞,有鎮靜及解酒作用,增強記憶能力,對老人痴呆症有顯著功效。 3、對血壓有調整作用,使暫時性或持久性血壓下降.抑制動脈硬化並促進紅血球生長,增加血色素的份量。 4、能調節胰
發布於 2022-12-25 14:51
0評論
1.用於感冒風寒,發熱惡寒,頭痛、身痛。以及感冒風熱、發熱惡寒、目赤、咽痛等症。 防風解表以祛風為長,既能散風寒,又能發散風熱,與荊芥作用相仿,故兩藥往往配合應用。 2.用於風溼痺痛 防風能祛風溼而止痛,常配合羌活、防己等治療風溼痺痛等症。 3.用於破傷風、牙關緊閉、角弓反張 防風治破傷風,有祛風止痙的作用,但多配合天南星、天麻、白附子等藥同用。 此外,本品又有止血、止瀉作用,如用於腹痛洩瀉,常
發布於 2023-01-25 01:43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