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14 19:49

  (一)穴位療法:

  通用取穴:推上七節骨200次;揉板門200次;補脾經200次;補大腸200次;清小腸200次;運內八卦200次;摩腹200 次。

  (二)中藥泡澡療法

  (1)木瓜 白頭翁 秦皮 小茴香 各30克

  (2)熬成的中藥水取適量加入到熱水中泡洗身體,且浸沒到肚臍以下。

  (3)泡澡治療時間為20分鐘左右。

  注:若患兒肛周潮溼,可用六一散擦其部位;若肛周出現糜爛,可用止瘡膏擦其部位。

  調護:

  1、在推拿過程中,應注意護理。餵養要定時定量,不吃不潔食物,注意保護腹部,勿使受涼,每次便後用溫水洗淨肛門,勤換尿布。

  2、本病推拿治療有效,但並不排除其他療法,特別是有感染因素的,可同時應用抗生素等藥物治療,如出現脫水和中毒症狀時,更應及時靜脈輸液等治療。

  3、平時可服用馬齒莧山楂粥

  用料配方:新鮮馬齒莧250克,山楂25克,粳米100克。

  操作:

  (1)把馬齒莧洗淨切碎,山楂洗淨去核,備用。

  (2)粳米淘淨,用大火煮沸投入山楂,改為小火煮至米開花,投入馬齒莧,再煮沸即成。

  功效:清熱利溼

  用法: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食,連服數日。

小兒腹瀉的中醫辨證治療相關文章
穴位激光照射 (1)取穴 主穴:天樞、足三里、上巨虛、神闕、止瀉。 (2)治法 每次選2~3穴。用氦氖激光器,波長6328埃,功率1.5毫瓦,光斑直徑1~2毫米,出光口離皮膚30釐米,每穴照射3~5分鐘。每日照射1~2次。 (3)療效評價 本法治療嬰兒腹瀉,總有效率在92%~95%[12,13]。 耳穴壓丸 (1)取穴 主穴:大腸、直腸下段、胃、交感。 配穴:盆腔、小腸、脾、神門。 (2)治法
發布於 2023-04-14 03:30
0評論
秋季腹瀉比較多見的證型是風寒證,可選用藿香正氣散加減,常用藥有藿香、蘇葉、茯苓、澤瀉、厚朴、大腹皮、神曲、半夏、馬鞭草、鐵莧菜、生薑等(用量視具體情況而定,應在中醫生指導下應用。下同)。也可口服藿香正氣液,每次5~10毫升,每日3次,一般連續服用3~5天。 病程遷延,證屬脾虛瀉時,可選參苓白朮散或七味白朮散加減,常用藥有黨參、白朮、茯苓、甘草、山藥、陳皮、木香、丁香、訶子、黃芪、薏苡仁、扁豆、砂
發布於 2023-04-26 05:49
0評論
治療方藥 秋季腹瀉比較多見的證型是風寒證,可選用藿香正氣散加減,常用藥有藿香、蘇葉、茯苓、澤瀉、厚朴、大腹皮、神曲、半夏、馬鞭草、鐵莧菜、生薑等(用量視具體情況而定,應在中醫生指導下應用。下同)。也可口服藿香正氣液,每次5~10毫升,每日3次,一般連續服用3~5天。 病程遷延,證屬脾虛瀉時,可選參苓白朮散或七味白朮散加減,常用藥有黨參、白朮、茯苓、甘草、山藥、陳皮、木香、丁香、訶子、黃芪、薏苡仁
發布於 2023-06-06 14:01
0評論
1、外感風熱: 症候:發熱有汗、鼻涕濁黃、咳嗽稠濃、口乾微渴、咽痛紅腫、舌質紅、苔黃膩、浮數脈象。 常用的方劑有銀翹散或桑菊飲。發燒重者加黃芩,腫咽喉加元參、浙貝;咳嗽重者加杏仁、前胡等。 2、外感風寒: 症候:發燒惡寒、無汗、打噴嚏、多流鼻涕、鼻塞、咳嗽、痰清白、口不甚渴、脈浮緊、舌質稍紅、苔薄白等。 常用的方藥是:荊防敗毒散。如果屬盛熱者,可添加黃芩;體虛者則可酌量添加黨參、白朮。 3、外感
發布於 2024-03-16 09:54
0評論
當小兒出現流清涕,身稍熱,咽不適,食慾減時,可服用保元丹、至寶錠等小丸藥,每服一丸,每日三次。如果服用一天後,病情加重,即需停藥,及時到醫院診治。 如果小兒咳嗽是陣發性的乾咳、用抗生素無效,伴有咽喉癢、不伴發熱,怕冷空氣怕煙霧,夜間加重,那就可能是過敏性咳嗽,那麼用藥方面就要有所改善。 小兒低燒,鼻塞流涕,輕咳等,可服用妙靈丹,每服一丸,每日二次。 小兒身熱、咽紅、聲啞,病情較前加重,可加用小兒
發布於 2023-02-18 11:42
0評論
1、溼熱內蘊:目黃身黃,色澤鮮明,或見發熱,口渴,心中懊憂,身倦無力,脘腹脹滿,食少納呆,厭惡油膩,噁心嘔吐,小溲深黃或短赤,大便秘結,舌苔黃膩,脈滑數。 2、熱毒熾盛:身目深黃,色澤鮮明,發病急驟,黃疸迅速加深,壯熱,心煩不寧,或神昏譫語,鼻衄便血,肌膚斑疹,口渴喜冷飲,腹脹脅痛,舌質紅絳苔黃燥,脈弦數或弦細數。 3、膽道阻滯:身目俱黃,出現較快,寒熱往來,右脅絞痛牽引至肩背部,口苦咽乾,厭惡
發布於 2023-07-06 12:09
0評論
1、心脾兩虛 【診斷要點】不易入睡,入睡後易醒,多夢;心悸,健忘,頭暈,肢倦乏力,腹脹,便溏,面白無華;苔薄白,舌質淡,脈細弱。 【處方】心俞、脾俞、足三里。 2、陰虛火旺 【診斷要點】心煩不寐,或稍入睡即醒;頭暈,耳鳴,腰痠膝軟,遺精,健忘,手足心熱,口乾咽燥;舌質紅,脈細數。 【處方】太溪、大陵、腎俞、心俞。 3、肝鬱化火 【診斷要點】煩躁易怒,難以入睡;頭暈頭痛,胸脅脹痛,口苦,目赤;舌質
發布於 2023-05-28 08:25
0評論
1、戒除吸菸的習慣:保持家庭衛生,室內空氣流通新鮮,避免有害氣體、粉塵及過敏原的吸入均是成功預防哮喘的重要環節。 2、在氣候變化和寒冷季節,注意保暖,及時添減衣服,避免受涼感冒,預防流感。 3、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耐寒能力和機體抵抗力。 4、積極治療,以局部藥物吸入為主,有感染時適當應用抗生素,以控制哮喘症狀,以免長期哮喘引起肺氣腫等併發症。
發布於 2023-06-26 22:33
0評論
該病在中醫屬於溫熱病範疇中的“風溫犯肺”、“肺熱咳喘”等證。治以宣肺清熱化痰法。常用麻杏石甘湯加減。臨床常用中成藥小兒肺熱咳喘口液:由麻杏石甘湯配伍白虎湯、雙黃連組方成分配伍。配方中麻黃--能抑制氣管炎性刺激,阻止過敏介質的釋放,鬆弛支氣管平滑肌而發揮顯著平喘作用。知母--能抑制機體細胞膜上Na+,K*-ATP酶的活性,使產熱減少而發揮明顯的解熱效應。石膏--可以降低體溫,並且在和知母合用時可以
發布於 2023-05-03 18:07
0評論
風熱犯肺證 主症:咳嗽,咳痰,痰黃,或少痰,發熱,口渴,鼻塞,流涕,喘息,咽乾,咽痛,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次症:頭痛,身痠痛(楚)。處方:款冬花,紫菀,桑葉,菊花,連翹,杏仁,清明菜,大肺經草,蛇含。水煎服。(該治療方法需要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風寒襲肺證 主症: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發熱,惡寒,無汗,胸悶,痰清稀,苔薄白或薄膩,脈浮;次症:咽癢。處方:淫羊藿,荊芥,前胡,桔梗,紫菀,
發布於 2023-05-18 04:38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