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4-14 03:30

  穴位激光照射

  (1)取穴

  主穴:天樞、足三里、上巨虛、神闕、止瀉。

  (2)治法

  每次選2~3穴。用氦氖激光器,波長6328埃,功率1.5毫瓦,光斑直徑1~2毫米,出光口離皮膚30釐米,每穴照射3~5分鐘。每日照射1~2次。

  (3)療效評價

  本法治療嬰兒腹瀉,總有效率在92%~95%[12,13]。

  耳穴壓丸

  (1)取穴

  主穴:大腸、直腸下段、胃、交感。

  配穴:盆腔、小腸、脾、神門。

  (2)治法

  一般僅取主穴,效不顯酌加配穴。用王不留子貼敷上穴,由家長協助行壓丸刺激。每日3~4次,每次3分鐘。

  (3)療效評價:共觀察114例,結果痊癒62 例,顯效25例,有效18例,無效9例,有效率為91.1%[14]。

新生兒腹瀉的中醫辨證治療相關文章
(一)穴位療法: 通用取穴:推上七節骨200次;揉板門200次;補脾經200次;補大腸200次;清小腸200次;運內八卦200次;摩腹200次。 (二)中藥泡澡療法 (1)木瓜白頭翁秦皮小茴香各30克 (2)熬成的中藥水取適量加入到熱水中泡洗身體,且浸沒到肚臍以下。 (3)泡澡治療時間為20分鐘左右。 注:若患兒肛周潮溼,可用六一散擦其部位;若肛周出現糜爛,可用止瘡膏擦其部位。 調護: 1、在推
發布於 2023-03-14 19:49
0評論
秋季腹瀉比較多見的證型是風寒證,可選用藿香正氣散加減,常用藥有藿香、蘇葉、茯苓、澤瀉、厚朴、大腹皮、神曲、半夏、馬鞭草、鐵莧菜、生薑等(用量視具體情況而定,應在中醫生指導下應用。下同)。也可口服藿香正氣液,每次5~10毫升,每日3次,一般連續服用3~5天。 病程遷延,證屬脾虛瀉時,可選參苓白朮散或七味白朮散加減,常用藥有黨參、白朮、茯苓、甘草、山藥、陳皮、木香、丁香、訶子、黃芪、薏苡仁、扁豆、砂
發布於 2023-04-26 05:49
0評論
治療方藥 秋季腹瀉比較多見的證型是風寒證,可選用藿香正氣散加減,常用藥有藿香、蘇葉、茯苓、澤瀉、厚朴、大腹皮、神曲、半夏、馬鞭草、鐵莧菜、生薑等(用量視具體情況而定,應在中醫生指導下應用。下同)。也可口服藿香正氣液,每次5~10毫升,每日3次,一般連續服用3~5天。 病程遷延,證屬脾虛瀉時,可選參苓白朮散或七味白朮散加減,常用藥有黨參、白朮、茯苓、甘草、山藥、陳皮、木香、丁香、訶子、黃芪、薏苡仁
發布於 2023-06-06 14:01
0評論
1、外感風熱: 症候:發熱有汗、鼻涕濁黃、咳嗽稠濃、口乾微渴、咽痛紅腫、舌質紅、苔黃膩、浮數脈象。 常用的方劑有銀翹散或桑菊飲。發燒重者加黃芩,腫咽喉加元參、浙貝;咳嗽重者加杏仁、前胡等。 2、外感風寒: 症候:發燒惡寒、無汗、打噴嚏、多流鼻涕、鼻塞、咳嗽、痰清白、口不甚渴、脈浮緊、舌質稍紅、苔薄白等。 常用的方藥是:荊防敗毒散。如果屬盛熱者,可添加黃芩;體虛者則可酌量添加黨參、白朮。 3、外感
發布於 2024-03-16 09:54
0評論
(1)取穴 主穴:天樞、止瀉、足三里。 配穴:發熱加曲池,嘔吐加內關,腹瀉重加長強。 (2)治法 主穴必取,配穴據症而加。以30號1寸針直刺,捻轉提插半分鐘後即出針。針畢,令患兒俯臥,用常規捏脊法沿長強至大椎的督脈段提捏3~6遍,著重提捏關元俞和大腸俞。再由膀胱俞至風門的膀胱經線邊捏邊提放3~6遍,雙拇指同時揉雙脾俞、胃俞各1分鐘。上法每日1次。 (3)療效評價 共治575例,全部獲愈,平均治癒
發布於 2023-04-10 02:03
0評論
1、溼熱蘊鬱中焦,發為陽黃 症狀:精神倦怠,飲食不佳,身熱,頭痛厭食,噁心嘔吐,胃脘不適,大便白如陶土,小便深黃,眼睛及周身發黃。 治療原則:清熱利溼。 中醫方藥:茵陳10克、梔子6克、犬黃6克、黃柏6克、鬱金6克、砂仁2.4克、滑石12克、苡仁10克、青皮6~11克、炒三仙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早晚兩次分服。 藥方分析:本方症為黃疸,屬於急性傳染性肝炎.本病大多由於飲食不潔,溼熱
發布於 2023-03-27 07:08
0評論
風疹病人可以輔助刺灸法治療,可以起到疏風清熱,活血和營的作用,改善患者發熱、煩躁、疼痛等症狀。曲池、合谷同屬陽明,善於疏風清熱;血海、三陰交屬足太陰,主血分病,調營活血,膈俞為血之會穴,活血祛風,諸穴共奏疏風和營之功,隨證配穴,達到治療的作用。 選穴:風池血海夾脊(胸2~5,骶1~4) 方法:沿經輕叩,每日1次,每次叩打20min,穴位處重叩至點狀出血。 耳針法 選穴:肺腎上腺枕神門胃 方法:毫
發布於 2023-04-29 19:10
0評論
新生兒破傷風多因嚴重痙攣導致窒息、全身衰竭和繼發感染而死亡,故在治療上應把住三大關,即痙攣關、營養關和感染關。前者是導致後兩者的根本所在。鎮靜劑過量可造成軟癱、呼吸抑制,而鎮靜劑不足則難以有效控制痙攣並使病情拖延。因此,根據患兒個體差異和病情輕重不同,恰當使用鎮靜劑是西藥治療的關鍵。同時,利用止痙湯中蟬蛻、殭蠶祛風止驚,蜈蚣、全蠍熄風止痙,其療效十分顯著。 此外,每日西藥鎮靜劑2~3次,均應在扎
發布於 2023-06-23 08:20
0評論
新生兒破傷風多因嚴重痙攣導致窒息、全身衰竭和繼發感染而死亡,故在治療上應把住三大關,即痙攣關、營養關和感染關。前者是導致後兩者的根本所在。鎮靜劑過量可造成軟癱、呼吸抑制,而鎮靜劑不足則難以有效控制痙攣並使病情拖延。因此,根據患兒個體差異和病情輕重不同,恰當使用鎮靜劑是西藥治療的關鍵。同時,利用止痙湯中蟬蛻、殭蠶祛風止驚,蜈蚣、全蠍熄風止痙,其療效十分顯著。 此外,每日西藥鎮靜劑2~3次,均應在扎
發布於 2023-07-18 12:09
0評論
1、溼熱蘊鬱中焦,發為陽黃 症狀:精神倦怠,飲食不佳,身熱,頭痛厭食,噁心嘔吐,胃脘不適,大便白如陶土,小便深黃,眼睛及周身發黃。 治療原則:清熱利溼。 中醫方藥:茵陳10克、梔子6克、犬黃6克、黃柏6克、鬱金6克、砂仁2.4克、滑石12克、苡仁10克、青皮6~11克、炒三仙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早晚兩次分服。 藥方分析:本方症為黃疸,屬於急性傳染性肝炎.本病大多由於飲食不潔,溼熱
發布於 2023-07-20 02:1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