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感冒需對症下藥,但在日常自行治療的過程中,常會發生濫用感冒藥的現象。有些人認為接觸了感冒病人就應服用感冒藥,以免被傳染上。而大多數治療感冒的西藥以解熱鎮痛藥為主,只能緩解感冒的一些症狀,並無增強抵抗力、抗菌或抗病毒的作用。相反,長期使用解熱鎮痛藥,有可能導致白細胞減少,白細胞減少會使身體抵抗力降低,更容易受感染。
還有的病人因感冒症狀較重,或服用一種藥物後一直不見好轉,就一次吃幾種感冒藥。感冒藥含有相同或類似的成分,幾種藥一起服用很容易過量,藥物的毒副作用也會累加。感冒藥的毒副作用除了會使白細胞減少外,還會引起胃腸反應,甚至會造成潰瘍穿孔、出血以及肝腎損害等。
有的病人出現流鼻涕、咽痛、發熱、全身不適等症狀,以為是感冒了,服藥後出些汗體溫就會下降,但過幾個小時體溫再上升,接連反覆數天。有的人雖然不發燒了,但咳嗽、頭痛、關節痛、嘔吐等症狀不見好轉,甚至加重,還一個勁兒吃感冒藥,不去看醫生,這就危險了。因為這可能不是單純的感冒或根本就不是感冒,再按感冒吃藥可能會貽誤病情。許多疾病也有發熱、頭痛等症狀,需要找醫生診斷,對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