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等同於低血壓嗎?老是有些人把貧血和低血壓混淆在一起,傻傻分不清。一看到別人臉色發黃,就說是貧血,跟低血壓有關係。但事實上,貧血與低血壓並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
貧血和低血壓有何不同?
王玲是個工作努力的白領中層主管,經常加班熬夜,業績一路往上升。最近她老覺得頭暈,特別是蹲廁起身的時候更為明顯。再看看鏡子中的自己,臉色都變黃了,憔悴極了,貌似像貧血的表現,她頓時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朋友陪她到醫院看病,醫生告訴她,其實不是貧血惹禍,是低血壓所致。王玲疑惑地問,這兩種病不是差不多的嗎?醫生搖了搖頭。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每次蹲下身子一段時間,起來的時候就會覺得頭暈目眩、眼前一片黑。這種情況,一般都會誤以為是貧血的症狀,其實不然,也有可能是低血壓導致的。低血壓常常會引起頭暈、胸悶氣喘、易疲勞、精神力不集中等,和貧血有著非常相似的症狀。若不能判斷是貧血亦是低血壓,應尋求醫生的幫助。
貧血的定義,指的是一定容積血液裡的血紅蛋白含量與紅細胞的數目低於正常。說白了就是血液比正常人“稀”了。而低血壓的症狀並不是特異性,所以很多年輕的女性患了低血壓卻不自知。維持正常血壓的前提是依靠某些血管一定的緊張度,以及血液容量與心臟收縮力所共同形成的心臟排血能力,一般的貧血是不影響這些條件的,所以不會造成低血壓,兩者不是一回事。
飲食生活調理很重要
若被診斷為貧血,平時可煲些棗銀耳羨食用,平時的餐點也可吃些有花生的菜式。最方便的做法就是堅持每天吃十來顆紅棗,每天洗後吃,堅持吃會有一定效果。當然,平時還是要注意多活動筋骨,使血液順暢活血,這樣更容易出效果。
若被診斷為低血壓,直接用藥物治療效果一般較差,而加強體育鍛煉和採取科學的飲食方法,往往會取得一定效果。首先,飲食要合理搭配,不能偏食,葷素兼吃,平時宜多食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乾鮮食品。這些食物有養心補血、健脾益腦之功,既能增強心血管功能,又能提高大腦神經中樞調節血壓的功能,對改善低血壓有顯著作用。
若被診斷為低血壓伴貧血,平時宜多吃具有補血作用的食物,如貝類、豬肝、瘦肉、蛋黃、豆腐、魚、蝦、鰻魚、牛奶、大豆、菠菜、番茄、柑子、葡萄等。血液中血紅蛋白和紅細胞含量升高,不但能糾正貧血,而且能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心排血量,從而有利於偏低的動脈血壓上升。
總之,貧血和低血壓不是一回事,兩者是完全不同的疾病。只有當患者大量失血時,可導致失血性貧血,同時由於血容量的不足可引起失血性低血壓。這兩種疾病相同的是,患者平時都要注意均衡營養,適量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