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了偶發性前列腺癌怎麼辦?
老李今年已經退休5年多了,最近2年來經常出現排尿不通暢的症狀,總覺得尿不乾淨,晚上要起夜好幾回。1月前和老伴去外地旅遊,突然出現肚子痛,尿不出來。趕回上海到家附近醫院的泌尿外科檢查,B超檢查提示前列腺增生,在醫生建議下老李接受了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手術很順利,3天后老李就出院了,感覺排尿就像回到了年輕時候,十分通暢。可是老李高興沒有幾天,去醫院複診醫生卻告知自己得了前列腺偶發癌,老李一下子懵了。慎重起見,老李趕緊又去找泌尿外科姚教授就診。姚教授仔細詢問老李的治療過程後,耐心的解釋了老李的疑惑。經尿道前列腺是泌尿外科的常見手術,對於術前診斷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患者,有3%~5%的患者術後在切除的前列腺組織病理檢查中意外發現的前列腺癌,這種前列腺癌稱為“偶發癌”。
姚教授告訴老李,大多數的偶發癌為局灶型,腫瘤體積小、細胞分化良好,生長緩慢,因而可長期處於潛伏狀態,出現疾病進展和轉移的機會不多,預後是好的。如果為瀰漫型,腫瘤體積大、細胞分化不良則易出現疾病進展和轉移,大約有1/3可演變為臨床前列腺癌(臨床癌)。所謂臨床癌,係指有前列腺癌症狀出現,或輔助檢查(直腸指檢、經直腸B超及血清前列腺特異抗原測定等)可疑為癌,並經前列腺活體組織檢查病理證實的前列腺癌。偶發癌進展為臨床癌常提示有局部復發或轉移,預後較差。
偶發癌患者在前列腺切除術後是否還需要做進一步治療的問題,各家觀點不盡相同。一般認為對於癌灶侷限,切除的標本病理分化良好者,可以不做進一步治療,對患者自然壽命並無影響,但應定期進行隨診觀察,以早期發現其可能進展的情況。對於癌灶瀰漫或其數目在3個以上、癌灶佔整個切除組織的5%以上或雖小於5%但腫瘤細胞分化差者,儘管已做了增生前列腺組織的切除,但可能有一定比例的癌灶殘留,因此應採取更積極的治療。
通常根據患者的年齡、全身情況可採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放療、內分泌治療等。
目前對偶發癌廣為採用的治療方法是,雙側睪丸切除(去勢術),再加抗雄激素的內分泌療法。對於年齡相對較輕、全身情況尚佳、癌灶侷限於前列腺包膜內的偶發癌患者應爭取及早進行根治術,這樣可有效地防止轉移,遠期效果比較好。放療對偶發癌治療的效果不十分肯定,該療法有逐漸被內分泌療法取代之勢,因而為一種輔助治療手段。
姚教授又仔細詢問了老李的病理結果後,結合老李的年紀和基本身體情況後,建議老李接受前列腺癌根治術,但是因為老李剛剛接受了前列腺電切手術,姚教授建議目前口服藥物治療,3月後再入院行根治手術治療。同時姚教授也告訴老李一個觀察前列腺癌的指標,就是觀察前列腺特異抗原(PSA)的變化。PSA是前列腺的特異性標誌物,它雖然在偶發癌的診斷上並不十分特異,但可用於監測偶發癌之預後。在手術之前的每個月都要到醫院來檢查一次PSA,密切觀察前列腺癌的病情變化。
聽了姚教授的一番解釋,得知自己的病情還需要進一步治療,並且治療效果很好,於是老李心中的石頭也落地了,放心的回去準備下一步的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