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孕期痛癢原因很多,讓我們一起找找原因,找到對付孕期瘙癢的方法吧。
孕期瘙癢是指女性在懷孕期間常常出現的瘙癢。在整個妊娠期,孕婦因激素增加,皮膚可能顯得特別敏感。會出現皮膚瘙癢、外陰瘙癢等症狀,嚴重者影響工作和休息。有一種特殊的皮膚瘙癢症稱為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其發生率大約為0.7%,多見於妊娠32周以後。對母親無明顯不良影響,但系導致圍產兒死亡的原因之一,其對胎兒的危害一直受到臨床醫生的關注。
妊娠期瘙癢常從腹部開始,如隨著妊娠子宮的增大,孕婦腹壁皮膚多數出現紫色或淡紅色的妊娠紋且有瘙癢。皮膚會起疹子,瘙癢的程度輕重不一,輕者只是皮膚稍有瘙癢,重者則瘙癢難忍,坐立不安,夜不能寐,痛苦不堪,有的甚至抓破皮膚方能暫時止癢,結果造成全身抓痕累累,還容易發生皮膚化膿性感染。皮膚瘙癢的症狀特點是以手掌、腳掌及四肢為主,程度輕重不等,無皮疹,並且常常伴有輕微腹瀉,甚至黃疸。
針對不同原因有甚麼樣的治療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麼做?
皮膚瘙癢應儘量避免用手抓,一般來說只需要在皮膚上輕輕按摩或者用溫水擦洗,瘙癢即可減輕。另外薄荷水、蘆薈水也可以緩解部分症狀。嚴重者可以嘗試局部塗抹爐甘石洗劑。
有的瘙癢則是過敏引起的,如服用某些藥物或接觸過敏性物質,以及氣候變化等,大多發生在暴露的皮膚上,或全身或局部出現疹子。只要脫離過敏源,局部用些抗過敏藥,瘙癢即可緩解消失。此外,黴菌或滴蟲、一些化學品刺激、不良衛生習慣如穿著不透氣的化纖內褲等,還可誘發孕期外陰部的瘙癢,此類瘙癢只要找到病因,對症治療,症狀很快就會消除。
日常生活中準媽媽切忌穿著不透氣、緊身的衣服。應儘量以寬鬆、透氣、容易吸汗為主,材質以純棉為佳,並避免處於潮溼悶熱的環境中。外出做好防曬工作,避免每天洗澡次數過多、水溫太高,否則會加重瘙癢。避免泡澡、泡溫泉。洗澡時避免使用過多清潔用品,洗後可擦些乳液保溼。防止食物因素的刺激,如少吃辣椒、生薑、生蒜等刺激性的食物。海鮮的攝入要適量,因為海鮮能加重皮膚瘙癢。但是對於沒有皮疹的皮膚瘙癢反而要引起重視,切不可認為是“胎氣”,應該立刻告訴產檢醫生,及時檢查排除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如果是ICP,一定要注意胎動的計數,以及時發現胎兒缺氧徵象。
發生率有明顯的地域和種族差異。本病病因未明,遺傳、環境和內分泌等因素均起一定作用。可發生於任何孕周和胎次,常發生於妊娠中晚期,以皮膚瘙癢和膽汁酸等生化指標異常為主要臨床特徵。主要危及圍生兒,母體產後出血的風險也增加,故將其列為高危妊娠。
診斷是一種排除性診斷的疾病,因此在進行ICP的診斷時,其他導致肝功能異常的疾病應被排除。在確診之前,應當進行各型病毒性肝炎,皰疹病毒,鉅細胞病毒的篩查以及肝臟B超。
輕型ICP:37周前以門診治療為主,主要包括加強胎兒監護和口服藥物治療。觀察至足月,在密切監護下陰道試產。對超過預產期未臨產者,甚至可考慮小劑量縮宮素靜脈滴注誘發宮縮,但可適當放寬剖宮產指徵。
重型ICP:需立即住院,積極治療,密切監護胎兒情況,36周前後行剖宮產終止妊娠。但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循證醫學證明,沒有任何一種監護方法(B超、胎監、生化指標)可以預測或避免ICP胎兒的突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