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25 03:21

  格林-巴利綜合徵(GBS)是一種神經系統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神經根、外周神經損害為主,伴有腦脊液中蛋白-細胞分離,是一種最常見的脊神經和周圍神經的脫髓鞘疾病。臨床上表現為進行性上升性對稱性麻痺、四肢軟癱,以及不同程度的感覺障礙,呈急性或亞急性臨床發病,多數可完全恢復,少數嚴重者可引起致死性呼吸麻痺和雙側面癱,多發生於男性青中年。四季均可發病,夏秋季為多。
  一、病因
  迄今為止GBS 的病因仍不十分清楚,自身免疫功能異常可能在GBS 發病機制中起主要作用。普遍認為其前驅因素有以下幾種:①病毒感染;②細菌感染;③疫苗接種,可能與接種後患者的免疫功能活化有關;④遺傳因素; ⑤營養狀況;⑥腫瘤:一部分腫瘤患者通常伴隨GBS 病症,可能與腫瘤抗原為自身抗原,活化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相關。
  二、臨床分型
  根據病理特點GBS 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脫髓鞘病變型的多發性神經根炎,另一種是神經軸索病變型的多發性神經根炎。
  脫髓鞘病變多發性神經根炎約半數以上患者在發病前數日到數週內常有感染史,這種類型多起病急,症狀逐漸加重,通常2 周內達到高峰。首先出現雙下肢無力,繼之癱瘓逐漸上升加重,並有主觀感覺異常, 嚴重者出現四肢癱瘓、呼吸麻痺而危及生命。神經軸索病變型與脫髓鞘病變型相似又有不同。神經軸索病變型的多發性神經根炎病程緩慢易復發,症狀以肌無力和感覺障礙為主。主要表現肩、上臂和大腿無力,也可合併前臂、小腿、手和足的無力,肢體無力常較軀幹無力更為常見,肌肉大多有萎縮。臨床表現可為急進性病情發展惡化。
   五大表現:
  (1)運動障礙:四肢和軀幹肌癱是本病的最主要症狀。一般從下肢開始,逐漸波及軀幹肌、雙上肢和顱神經,可從一側到另一側。通常在1~2周內病情發展至高峰。癱瘓一般近端較遠端重,肌張力低下。如呼吸、吞嚥和發音受累時,可引起自主呼吸麻痺、吞嚥和發音困難而危及生命。
  (2)感覺障礙:一般較輕,多從四肢末端的麻木、針刺感開始。也可有襪套樣感覺減退、消失或過敏,以及自發性疼痛,壓痛以腓腸肌和前壁肌角明顯。偶而可見節段性或傳導束性感覺障礙。
  (3)反射障礙:四肢腱反射多是對稱性減弱或消失,腹壁、提睪反射多正常。少數患者可因椎體束受累而出現病理反射徵。
  (4)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初期或恢復期常有多汗、汗臭味較濃,可能是交感神經受刺激的結果。少數患者初期可有短期尿瀦留,可由於支配膀胱的植物神經功能暫時失調或支配外擴約肌的脊神經受損所致;大便常秘結;部分患者可出現血壓不穩、心動過速和心電圖異常等。
  (5)顱神經症狀:半數患者有顱神經損害,以舌、咽、迷走神經和一側或兩側面神經的外周癱瘓多見。其次為動眼、滑車、外展神經。偶見視神經乳頭水腫,可能為視神經本身炎症改變或腦水腫所致,也可能和腦脊液蛋白的顯著增高,阻塞了蛛網膜絨毛、影響腦脊液吸收有關。
  三、臨床治療
  由於GBS 的致病機制還在深入研究之中, 對於該病在不同的階段治療方案,目前包括以下方面。
  對因治療
  主要是針對發病機理採取的治療措施, 包括了以下幾方面:(1)血漿置換(2)免疫球蛋白靜脈滴注:可抑制白細胞免疫反應及炎性細胞因子的產生,研究證實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是治療GBS的有效方法,因此已經成為重型GBS 的標準用藥;(3)激素治療:糖皮質激素通過對免疫系統的強烈抑制,減輕炎症,還可以作用於細胞膜促進膜結構的穩定性,減輕脫髓鞘程度,改善神經傳導功能。(4)免疫抑制治療:近年來有些學者採用免疫抑制劑治療GBS,但是免疫抑制通常會帶來諸如骨髓抑制和肝功能損害等不良影響。
  對症治療
  格林巴利綜合症嚴重的危害了患者生活健康,困擾患者的家庭。
  由於呼吸肌麻痺是GBS 的主要危險,25%的格林-巴利綜合徵患者需要予輔助通氣支持治療。
  康復訓練:格林巴利綜合症中有很多病人遺留有後遺症狀。如雙下肢或雙上肢無力或肌肉萎縮、肌肉痠痛,足下垂。患肢有主觀感覺異常,如麻木、蟻走感、針刺感和燒灼感,部分格林巴利綜合症患者遺留有面癱,或吞嚥困難、構音障礙、嗆咳和咳痰不能。一些病人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可見手足少汗或多汗,肢端皮膚乾燥,或有大小便瀦留或失禁。這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康復訓練鍛鍊患者的肌肉組織,維持關節的活動度,無法重建患者的神經通路。
  營養神經,促進神經修復是治療根本
  格林巴利綜合症是指一種急性起病,以神經根、外周神經損害為主。而傳統治療格林巴利綜合症無法恢復病變的神經,因此容易遺留肌肉的無力或癱瘓,不能徹底康復。既然此病往往是急性起病,早期的控制,避免形成慢性脫髓鞘性神經病變就顯得非常重要。本病的病理機制是神經的脫髓鞘病變,遠近端神經、上下肢均受累;遠端受損程度較近端為重,運動神經較感覺神經易受累,多表現為骨骼肌的麻痺。因此營養神經,促進神經修復,這是治療此病的根本途徑,才能達到運動功能的恢復。可惜的是目前針對神經保護,神經營養,促進神經修復的治療並不到位,無法使病變的神經及時得到恢復,因此無法從根本上治療格林巴利綜合症。
  神經修復技術治療格林巴利綜合症的原理是,通過一定的神經營養藥物,參與神經系統損傷的修復,特別是髓鞘的修復,使受損神經組織的結構重建、相應生理功能得到恢復,所以營養神經,促進神經修復在臨床上治療格林巴利綜合症的效果是明確的、理想的。
  營養與修復神經是此病轉歸的關鍵。

格林巴利綜合症的治療關鍵是甚麼?相關文章
格林巴利綜合症病因與發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闡明,目前一般認為與在發病前有非特異性感染史與疫苗接種史,而引起的遲發性過敏反應性免疫疾病。在感染至發病之間有一段潛伏期。免疫反應作用於周圍神經的雪旺細胞和髓鞘,產生侷限性節段性脫髓鞘變,伴有血管周圍及神經內膜的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及巨噬細胞的浸潤。 多數患者發病前有鉅細胞病毒、EB病毒或支原體等感染,但少數病例的病因不明。本病性質尚不清楚,可能與免疫損傷
發布於 2024-06-29 14:18
0評論
格林巴利綜合徵格林巴利綜合徵(Guillain-Barresyndrome,GBS)又叫急性感染性多神經根炎,是以周圍神經和神經根的脫髓鞘及小血管周圍淋巴細胞及巨噬細胞的炎性反應為病理特點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是指一種急性起病,以神經根、外周神經損害為主,伴有腦脊液中蛋白-細胞分離為特徵的綜合徵。又稱格林巴利綜合徵。任何年齡和男女均可得病,但以男性青壯年為多見。病因與發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闡明,一
發布於 2022-10-10 14:13
0評論
格林一巴利綜合徵,又稱急性感染性多發性神經根炎,病因尚不完全明瞭,多認為是病毒感染等多種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一種遲發性變態反應所致周圍神經、神經根炎症性脫髓鞘疾病,以多發性對稱性周圍性癱瘓、輕微感覺障礙及腦脊液蛋白細胞分離為特徵,嚴重者有呼吸肌麻痺和顱神經受損。臨床表現為急性、對稱性、弛緩性肢體癱瘓和周圍性感覺障礙。腦脊液中常有蛋白增高而細胞數正常。嚴重者可有發音嘶啞、構音障礙、吞嚥困難,甚至引起呼
發布於 2024-06-29 14:45
0評論
小兒格林巴利綜合症臨床一般以感染性疾病後1~3周,突然出現劇烈以神經根疼痛(以腰肩、頸、和下肢為多),急性進行性對稱性肢體軟癱,主觀感覺障礙,腱反射減弱或消失為主症。其具體表現為: (1)感覺障礙:一般較輕,多從四肢末端的麻木、針刺感開始。也可有襪套樣感覺減退、過敏或消失,以及自發性疼痛,壓痛以前壁肌角和腓腸肌明顯。偶而可見節段性或傳導束性感覺障礙。 (2)運動障礙:四肢和軀幹肌癱是本病的最主要
發布於 2024-06-29 14:25
0評論
概述 利巴韋林是比較常見一種藥品,利巴韋林具有一定的抗病毒的作用的,小孩子如果出現了比較明顯的口腔皰疹的症狀會出現了手足口病的現象,可以選擇使用利巴韋林噴劑的方法來進行治療,也可以選擇使用口服利巴韋林之類的藥品進行抗病毒治療,效果都是比較好的,利巴韋林之類的藥品和頭孢克肟是可以放在一起吃的,不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步驟/方法: 1、 小孩子如果出現了比較明顯的病毒性感染,或者是出現了手足口病的
發布於 2023-11-28 06:01
0評論
概述 手足口病對人的健康會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也可能會導致明顯的身體乏力和出現了發高燒的症狀,會導致患者出現了手腳出現明顯的有水泡的現象,對健康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的,所以應該多注意休息和合理治療,可以選擇使用口服藥品的方法來緩解病情,如果症狀比較嚴重,也可以選擇靜脈注射抗生素藥品來進行治療,在發病早期選擇抗病毒口服液進行治療,效果比較好。 步驟/方法: 1、 小兒手足口病的治療方法是非常多的,
發布於 2022-12-02 01:27
0評論
一、診斷標準:1、行性肢體力弱,基本對稱,少數也可不對稱。輕則下肢無力,重則四肢癱,包括軀體癱瘓、球麻痺、面肌以至眼外肌麻痺,最嚴重的是呼吸肌麻痺。2、反射減弱或消失,尤其是遠端常消失。3、病迅速,病情呈進行性加重,常在數天至1-2周達高峰,到4周停止發展,穩定進入恢復期。4、覺障礙主訴較多,客觀檢查相對較輕,可呈手套、襪子樣感覺異常或無明顯感覺障礙,少數有感覺過敏,神經幹壓痛。5、神經以舌咽、
發布於 2023-01-24 19:57
0評論
1、神經源性肌肉萎縮主要是脊髓和下運動神經元病變引起。見於脊椎椎骨骨質增生、椎間盤病變、格林-巴利綜合徵、腦部病變和脊髓病變導致的廢用性肌肉萎縮等。 2、廢用性肌肉萎縮上運動神經元病變系由肌肉長期不運動引起,全身消耗性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3、肌源性肌肉萎縮常見於肌營養不良、營養不良性肌強直症、週期性麻痺、多發性肌炎、外傷如擠壓綜合徵等、缺血性肌病、代謝性肌病、內分
發布於 2023-11-25 03:32
0評論
心理護理:病人意識清醒,常因呼吸、咳痰和翻身困難而心情煩躁、緊張、周身乏困不適。多安慰鼓勵,幫助翻身咳痰,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加強呼吸道護理:此類病人的安危常取決於呼吸功能的好壞和肺部併發症的有無,因此早期的預防非常重要。 1、加強吸痰、給氧、翻身、拍背、咳痰。 2、肺部被架以免加重呼吸困難,且準備氣管切開包及用具。 3、嚴密觀察病情變化,一旦呼吸加重,排痰不暢,嚴重缺氧時,立即報告醫生,準備
發布於 2024-06-29 14:38
0評論
1.穿腦脊液檢查:蛋白升高,細胞數不高或輕度升高呈"蛋白-細胞分離"。 2.合併感染時血白細胞計數及分類可增高。 3.嚴重病例心電圖有異常,常見竇性心動過速和T波改變,QRS波電壓增高(可能自主神經功能異常所致)。 4.電生理檢查:運動及感覺神經傳導速度(NCV)減慢、失神經或軸索變性的證據。早期可能僅見F波或H反射延遲或消失(F波異常代表神經近端或神經根損害,有助於診斷節段性病
發布於 2024-06-29 14:3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