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WHO)和世界睡眠研究組織(WFSRS)聯合發表的《睡眠和健康》報告中指出,睡眠和空氣、食物及水一樣,是人類生活的基本必需品。有資料統計,大約有35%的人發生過長期性或週期性的睡眠障礙,最常見的是入睡困難;其次是多夢、易驚醒或醒後不能再入睡,或感到睡眠很淺,甚至感到整夜未眠。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的日益劇烈和生活壓力的增加,本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據2002年全球調查顯示,失眠作為一種常見的生理心理疾患,有43.4%的中國人在過去1年中曾經歷過不同程度的失眠,老年科住院患者中有50%一77%存在失眠。WHO一項調查表明,全球已經有27%的人受到睡眠病症的困擾,長期失眠會嚴重影響到正常的日間活動,損害生活質量,並大大增加患其他疾病的危險,本病目前已成為全球最關注的難治性疾病之一。
傳統中醫學則將失眠稱為“不寐”“目不暝”等,認為是由於各種原因導致機體陰陽平衡紊亂所致,如《論證治則-不寐論治》曰:“陽氣自動而靜,則寐;陰氣自靜而動,則寤;不寐者,病在陽不交陰也”。其中,衛氣運行與陰陽蹺脈與睡眠都有直接關係。《靈樞-口問》雲:“衛氣晝日行於陽,夜半則行於陰。陰者主夜,夜者主臥。…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陰氣盡而陽氣盛則寤矣。”衛氣行於陽則陽經氣盛主動。神動出於舍則寤;衛氣夜行於陰則陰經氣盛主靜,神入於舍則寐。《靈樞-寒熱病》雲:“足太陽有通項入於腦者…入腦乃別陰蹺、陽蹺,陰陽相交,陽入陰出,陰陽交於目銳眥,陽氣盛則_目,陰氣盛則瞑目。”陰蹺脈和陽蹺脈屬奇經八脈,陽蹺脈為足太陽膀胱經之別,陰蹺脈為足少陰腎經之別,當衛氣晝從足太陽膀胱經開始行於諸陽經時,陽蹺脈漸盛,故目開而不能睡;當衛氣夜從足少陰腎經開始行於諸陰經時,陰蹺脈氣盛,陽開陰合,故目合而熟睡。因此,衛氣運行與陰陽蹺脈氣之盛衰與寐寤有直接關係。總之,《內經》論述失眠的發病機制,最終為陰陽失調。
目前用於治療失眠症的西醫療法一般以心理治療為主,輔以藥物、物理或其他療法。但由於現有方法的治療效果常常不能令人滿意,加之藥物的易引起過度鎮靜、耐受、成癮性、神經性中毒以及抑鬱和攻擊行為等副作用,往往給患者帶來額外的痛苦。
針灸療法具有從整體上協調機體陰陽平衡的作用,如《靈樞-根結》曰:“用針之要,在於知調陰與陽,調陽與陰,精氣乃光,和形於氣,使神內藏”。從而使機體達到“陰平陽秘”,恢復其生理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糾正失眠狀態。縱觀20年來的針灸治療文獻研究發現,目前對本病的治療主要的治療方法有“體針”“耳針”“皮膚針”“頭針”及“梅花針”等,且治療有效率均在70%~100%。其中體針是應用最普遍的方法,多以辨證取穴為主。現代針灸實驗研究也證實:針灸可以通過增加大鼠腦內抑制因子5-羥色胺和氨基丁酸含量,降低興奮因子穀氨酸含量,從而改善中樞抑制功能,進而改善失眠狀態。
人體在睡眠正常的情況下,保持著陰陽相對平衡的狀態。如果有導致失眠的原因作祟,如心脾兩虛、陰虛火旺、心虛膽怯、胃氣不和等,均可導致陰陽失和而致失眠。針灸治療失眠的關鍵,就在於根據證候的屬性來調節陰陽的偏盛偏衰,使機體歸於“陰平陽秘”,恢復其正常生理功能。如陽氣盛、陰氣虛可導致失眠。反之,陰氣盛、陽氣虛可導致嗜睡。兩者都可以取陰蹺的照海和陰蹺的申脈進行治療,但失眠應補陰瀉陽,嗜睡應補陽瀉陰。
針灸是沒有副作用,成癮性等,在調節睡眠的同時,還可以對其他的疾病起到整體治療作用,如消化問題、內分泌問題、一些婦科病等等,在治療失眠的同時您會得到意外的收穫。
好的睡眠質量是健康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