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確,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目前主要有以下學說。
1、肛墊下移學說
認為在肛管的粘膜下有一層特殊的組織,在胎兒時形成、位於肛管的左側、右前、右後三個區域,突向肛管內;由靜脈(或稱靜脈竇)、平滑肌、彈性組織和結締組織組成,稱為肛管血管墊,簡稱肛墊,起閉合肛管、節制排便作用。正常情況下,肛墊疏鬆地附著在肛管肌壁上。排便時主要受到向下的壓力被推向下,排便後借其自身的收縮作用,縮回到肛管內。彈性回縮作用減弱後,肛墊則充血、下移形成痔。
2、靜脈曲張學說
認為痔的形成主要由靜脈擴張淤血所致。從解剖上講,門靜脈系統及其分支直腸靜脈都無靜脈瓣;直腸上下靜脈叢管壁薄、位置淺;末端直腸粘膜下組織鬆弛;以上因素都容易造成血液淤積和靜脈擴張。直腸肛管位於腹腔最下部,可引起直腸靜脈迴流受阻的因素很多,如長期的坐立、便秘、妊娠、前列腺增生、盆腔巨大腫瘤等,發生血液迴流障礙的直腸靜脈淤血擴張形成痔。人類由於直立姿勢,極易在肛門直腸部位發生血液淤積,久之形成痔瘡。據國內外文獻對四肢爬行動物的解剖及觀察,還未發現患有痔瘡病者,為該學說提供了一個有力佐證。
另外,長期飲酒和食入大量刺激性食物可使局部充血;肛周感染可引起靜脈周圍炎,使靜脈失去彈性而擴張;營養不良可使局部組織萎縮無力。以上因素都可誘發痔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