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等慢性肝病患者是肝癌的好發人群,應定期檢查AFP、超聲甚至增強CT,以期在肝癌發生發展的早期明確診斷。在肝癌發生發展的初期,因癌灶較小、位置隱匿等原因,常規的超聲和ct檢查不一定能夠發現,如果發現AFP升高,不能因此而放鬆警惕,應進一步進行血管造影和碘油染色試驗等。
據媒體報道,一位乙型肝炎患者,每3~6個月定期檢查。一次檢查發現甲胎蛋白(AFP)突然增高至正常值的20多倍,進行CT檢查,未發現肝臟腫瘤。去多家醫院複查AFP和增強CT,也未見肝臟異常病灶。最後,在某家醫院進行肝動脈血管造影加碘油染色試驗,結果顯示肝臟右葉近膽囊處有一直徑為0.9釐米的肝癌灶。從發現AFP升高到接受有效治療,用了不到2周的時間。
專家表示,由於小肝癌不易被發現,如果能在較早期獲得了明確的診斷,就能提早進行治療。上述案例中的患者比較幸運,發現AFP升高後窮追不捨,終於發現了直徑小於1釐米的小肝癌,為獲得好的遠期療效和採用微創治療奠定了基礎。
血清甲胎蛋白是一種酸性糖蛋白,存在胎兒發育的早期肝臟和卵黃囊中,胎兒出生後不久即逐漸消失。正常人含量極低,當含量明顯升高時,有助於原發性肝癌的診斷。目前常用於原發性肝癌的普查和早期診斷,也可用於提示肝癌手術切除的療效(即是否徹底或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