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預防上呼吸道感染
注意寶寶的口腔衛生、均衡飲食、營養充足;保證小兒情緒愉快;並注意保持室內的空氣新鮮,經常開窗通風換氣,堅持戶外活動,接受陽光和空氣,增強體質。呼吸道疾病流行季節少帶寶寶到到超市、影院等人多的場所。
2、小兒感冒鼻塞應注意改善和保持鼻腔和咽鼓管的暢通
適當多飲水、室內溼度保持在50~60%、請專科醫生指導通鼻用藥並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對於小寶寶,可以用醫用吸鼻器幫助吸除鼻腔中的黏液。睡覺時可以將嬰兒床的床頭墊高,大一些的寶寶可以用厚一點的枕頭將頭部墊高,避免積聚於鼻腔內的黏液流到咽鼓管內。
3、擤鼻涕的方法
研究結果顯示,咳嗽和打噴嚏不會使鼻膜黏液跑到鼻竇中,但是擤鼻涕卻會使鼻膜黏液充滿鼻竇,使得鼻竇變成病原菌滋生的溫床。因此,感冒鼻分泌物較多時,家長應教會小兒先擤一側鼻孔,再擤另一側鼻孔,切勿同時捏住雙測鼻孔擤鼻涕,以防鼻涕和細菌經咽鼓管進入中耳。
4、擤鼻涕之後的衛生紙的處理
最好馬上用馬桶沖走,不然就要丟棄在垃圾桶內,以免病菌散佈在空氣不流通的房間,增加其他人傳染感冒的風險。
5、母乳餵養兒應注意
在夜間餵奶時,應儘量抱起嬰兒,防止因嬰兒頭部位置過低,其口含的剩餘奶汁在熟睡後流入咽鼓管內而引起炎症。有的母親白天工作勞累,夜間斜躺在床上餵奶,有時嬰兒還在吃奶而她卻睡著了,這時奶汁可以順著嬰兒的臉流入外耳道內引起炎症。
6、人工哺養兒應注意
尤其是3個月以內的嬰兒,要採取正確的餵奶姿勢。若用奶瓶餵奶,不能讓嬰兒平躺仰臥,應該先把嬰兒抱起來放在膝上,然後將其頭部斜枕在自己的左臂上,再用右手拿著奶瓶餵奶。餵奶速度也不宜太快、太猛,當嬰兒哭鬧時應暫時停餵奶,以免咳嗆將牛奶噴入咽鼓管。
7、餵奶後的護理
喂完後輕拍嬰兒背部2—5分鐘。
8、說說安撫奶嘴
很多父母喜歡讓寶寶含著奶嘴,這種小道具雖然能讓寶寶保持安靜,但也會大大增加寶寶感染中耳炎的危險。研究發現,頻繁的吸吮動作容易使病菌從鼻腔後端進入到咽鼓管,所以家長要注意,不可長時間讓寶寶吮吸奶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