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2-10-20 02:39

  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神经上皮性肿瘤。过去认为其占胶质瘤
  2%~12%,占颅内肿瘤的1.3%~3.8%。但近年来随着病理诊断水平的提高。人们发现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常被误认为星形细胞瘤或胶质母细胞瘤。其在胶质瘤中实际比例约占25%。瘤组织在大脑白质内向各方向呈浸润性生长。常见的生长部位是额叶、颞叶及胼胝体。额叶肿瘤当侵及胼胝体后,可延及对侧大脑半球,形成双侧大脑半球的肿瘤。有的肿瘤延及颞叶或枕叶,也可侵犯大脑皮层。肿瘤发生在第三脑室后壁者,可延及四叠体和松果体区;发生在丘脑者,可延及中脑等脑干结构。本病主要发生于成年人,发病高峰为3O~4O岁。在6~12岁之间有一个小高峰,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2:1。
  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根据WHO 2007年分级标准可分为:少突胶质细胞瘤(oligodendroglioma Ⅱ级)、间变少突胶质细胞瘤(anaplastic oligodendroglioma Ⅲ级)、少突一星型胶质细胞瘤(oligo-astrocytoma Ⅱ级)和间变少突一星型胶质细胞瘤(anaplastic oligo-astrocytoma Ⅲ级)。该肿瘤生长缓慢,病情可长达十余年,临床上常表现为癫痫或局部瘫痪。如瘤细胞异型性明显,则生长迅速,预后不佳。
  病理
  (一)少突胶质细胞瘤
  少突胶质细胞瘤是从少突胶质细胞发生的肿瘤。多发生在大脑的浅部,生长缓慢,界限不清,是由富于圆形和具有蜂窝状特征(honeycomb architecture)的细胞所构成的神经胶质瘤。
  1、肉眼观 瘤体主要位于大脑皮质下的白质内,可如鸭蛋大或男拳大。切面灰色或灰红色,质实,可见有砂粒感。是钙盐沉着的(神经)胶质瘤,在肿瘤的外围部可见钙盐沉着,体积大者可波及灰质,并可有出血及囊性变,但坏死不常见。
  2、显微镜下观 肿瘤细胞最突出特征是细胞肿胀。胞浆肿胀及变性为空亮,胞浆突回缩,细胞界限清楚,细胞核位于空亮的胞浆内。瘤细胞呈圆形,胞浆边缘为一薄膜,有时与邻近的细胞相连构成格网状。在金属浸染的切片上,细胞突稀少,胞核不着色而呈透光的小点状。瘤细胞排列较丰富密集,均匀一致,细胞间的距离大体相等,间质稀少;仅有近乎正常或稍有扩张的毛细血管,管壁薄,不增生,胶质纤维稀少。钙化较其他神经胶质瘤多见,成为本瘤诊断的特征之一,钙化常发生在血管内,亦可以在肿瘤的任何区域,甚至可在肿瘤以外的脑组织中。钙化的大小不一,小者仅在显微镜下可见,大者可占瘤体的大部分,其形式多样,或呈不规则的斑块状,或呈同心环状,囊性变比较多见,坏死少见。
  免疫组化染色半乳糖苷酶、碳酸苷酶同工酶CD57和MBP(碱性髓鞘蛋白)呈阳性反应。
  (二)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
  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亦称恶性少突细胞胶质细胞瘤或成少突细胞胶质细胞瘤。
  1、肉眼观 大体与少突胶质细胞瘤相似,但较其体积大,可见有出血及坏死。
  2、显微镜下观 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基本形态与少突胶质细胞瘤相同,只是肿瘤生长较活跃,出现间变以及轻度的间质反应。表现为肿瘤细胞数量增多而密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疏松、淡染,核周围空晕虽多半存在,但较狭小而不典型。大细胞性少突胶质细胞也归于此类,其特征是胞浆肥大,嗜酸性,核偏一侧,保持着典型少突胶质细胞瘤的特征。
  恶性程度较高的少突胶质细胞瘤,增生更加活跃,细胞间变和间质反应明显,出现多形性细胞及瘤巨细胞,但少突胶质细胞基本结构存在,有时出现Langerhans巨细胞,即所谓“多形性少突胶质细胞瘤”。
  分子生物学特征
  分子生物学是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较大进展,通常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显示特异性的基因改变,借此可以与其他类型胶质瘤区别。同时对于少突胶质细胞瘤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判断预后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其中最常见的基因改变是19号染色体长臂(19q)的LOH,其常见缺失区位于19q13.3,其发生率为50%~ 80%。其次是1号染色体短臂(1p)的LOH,发生率为40%~92%。这两种基因可能在少突胶质瘤的肿瘤性转化早期起作用。Ⅲ级少突胶质瘤虽然与Ⅱ级在1p和19q上LOH的几率几乎相同,但在9p和/或1O号染色体LOH的几率却高得多(大约25%)。另外,一些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除1O号染色体LOH外,还可以同时出现7号染色体的LOH,而1p和19q完好无损,这些肿瘤被认为是间变型少突胶质瘤的另一亚群,预后较1p和19qLOH亚群差。Gresner等对22例低级别的少突胶质细胞瘤(WHO分类Ⅱ级)进行研究,发现86%的患者存在lp/19q的LOH,在间变型少突胶质细胞瘤(WHO分类Ⅲ级)中同样可以看到较高的1p/1 9q缺失率,而这在其他类型胶质瘤,如星形细胞瘤中却是很少见。因此有学者提出可以将这种差异作为诊断少突胶质细胞瘤的一个依据。OLIG1/2是少突胶质细胞的家族基因。不仅在成熟的细胞中表达也在胚胎神经管的细胞前体中表达.且表达与细胞分化的程度无关。此基因在少突胶质瘤细胞中阳性率为76.9%。而在星形胶质细胞瘤中阳性率为16.7%,在胶质母细胞瘤及正常脑组织中为阴性。因此对少突胶质细胞瘤与其它类型胶质瘤具有鉴别意义。LOH10q/EGFR扩增可作为少突胶质细胞瘤预后不良的标志。
  影像学
  少枝胶质细胞肿瘤CT特征性表现有5点:(1)条索状或团块状钙化,可达90%以上病例(2)等或稍高密度病灶(3)无或轻度强化(4)肿瘤周围无或轻度水肿(5)好发于大脑的周边部位且可以浸蚀颅骨。钙化原因与血管壁钙质沉着有关。
  MR检查肿瘤多数呈混杂长T1长T2信号 特别是T2-Wl在高信号病灶中可见较多条索、团块状低信号区,多为钙化所致,有助于本病诊断。以往胶质细胞瘤如强化明显则认为发生间变或为恶性进展。但少突胶质细胞瘤(Ⅱ级)病灶也可以出现点或条索状增强,应予以鉴别。
  PET可以通过检测肿瘤葡萄糖、氨基酸代谢率来区分低级别及高级别胶质瘤。低级别少枝胶质细胞肿瘤常表现代谢率减低区,高级别代谢率增高。
  临床表现
  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根据肿瘤生长的部位而有所不同。其中,癫痫为此病的最常见症状,发生率可高达80%。其发生率在神经上皮性肿瘤中居首位并且多数患者表现为首发症状,另外,偏瘫,失语,视力、野障碍及认知、记忆障碍也可见。高颅压症状一般出现较晚。
  治疗
  少突胶质细胞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肿瘤不能全切者可辅以放射治疗和化疗。手术操作时,对于边界清楚,位于非功能区的肿瘤应予以全切或扩大切除。对浸润广泛,已累及重要结构者,则应在保留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切除肿瘤,充分减压。位于运动、语言等功能区的肿瘤,应该结合功能脑成像及术中电刺激等电生理监测手段,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同时最大程度保护相关重要功能。对复发的肿瘤,在患者一般情况允许时,应争取再次手术,术后辅以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对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相对敏感,因此放疗及化疗均可取得不错疗效,尤其是存在lp/19q的LOH的肿瘤。
  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总的预后好于星形细胞肿瘤,平均存活期为5.1-7.5年不等,少突胶质细胞瘤(Ⅱ级)存活10年以上的患者也常见。随着分子生物学及物理成像手段的日新月异,诸如靶向治疗药物的不断面世,肿瘤患者生存期及生存质量也一定会达到较大程度改观。
 

少突胶质细胞肿瘤相关文章
神经胶质瘤是脑和脊髓肿瘤中的一大类,它起源于胶质细胞,这种主要的脑细胞可发展成癌,恶性胶质瘤的症状、预后和治疗决定于病人的年龄、肿瘤类型和肿瘤在脑中的位置,这类肿瘤倾向于生长或侵入到正常脑组织中去,使得治疗复杂化,手术切除困难甚至无法切除。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瘤的风险加大,在75-84岁左右风险达到最大,通常低分化的胶质瘤好发于儿童,而脑瘤在男性中发病率略高。唯一导致恶性胶质瘤的危险因素是先前脑部
发布于 2022-10-19 19:29
0评论
神经胶质瘤是脑和脊髓肿瘤中的一大类,它起源于胶质细胞,这种主要的脑细胞可发展成癌,恶性胶质瘤的症状、预后和治疗决定于病人的年龄、肿瘤类型和肿瘤在脑中的位置,这类肿瘤倾向于生长或侵入到正常脑组织中去,使得治疗复杂化,手术切除困难甚至无法切除。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瘤的风险加大,在75-84岁左右风险达到最大,通常低分化的胶质瘤好发于儿童,而脑瘤在男性中发病率略高。唯一导致恶性胶质瘤的危险因素是先前脑部
发布于 2023-01-23 21:27
0评论
成胶质细胞瘤和恶性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脑肿瘤,每年的发生率约为5.26例每100000人,每年新诊患者17000例。此类肿瘤与预后差及患者生活质量低下典型相关。日前,美国纽约市Sloan-Kettering癌症研究院的ntonioOmuro博士在JAMA杂志上发表了这一领域的最新综述报道。该研究旨在对恶性胶质瘤的临床管理进行综述,包括遗传性风险因素和环境风险因素,如手机应用、诊断性缺陷、症状
发布于 2023-02-03 22:27
0评论
这依旧是一个“谈癌色变”的年代,特别是颅脑的肿瘤,现在我们扒一扒大脑里边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脑胶质瘤。脑胶质瘤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肿瘤,得了胶质瘤后,会出现头痛、癫痫、肢体瘫痪麻木、言语障碍、视力下降、恶心呕吐以及颅内出血等表现,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昏迷死亡。正常情况下,大脑里边有许多各种各样的细胞,其中神经元是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单元,也是大脑中枢正常运转的基本元件。除了神经元以外,其他
发布于 2022-10-19 20:29
0评论
除了那些视交叉部胶质瘤和中脑胶质瘤的婴幼儿患者,由于不能行放射治疗而选择化疗外,尚无证据表明化疗在低级别胶质瘤中的作用。基于化疗对少突神经胶质细胞瘤遗传特异性亚型的作用,缺失1p、19q的肿瘤比1p、19q完整的肿瘤对化疗更敏感,人们又重新关注起化疗对低级别少突神经胶质细胞瘤的治疗。
发布于 2023-01-04 17:16
0评论
一、前言“中国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胶质瘤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于2009年10月公布以来,深受欢迎。为满足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和患者之需,2011年9月编写组经协商,将“共识”更改为“指南”,并增加以下内容:毛细胞型星形胶质瘤、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节细胞瘤、节细胞胶质瘤、WHOII级胶质瘤(如弥漫性星形胶质瘤、少突胶质瘤和室管膜瘤等)、WHOIII及IV级中的脑胶质瘤病、髓母细胞瘤和幕上神经外胚叶
发布于 2022-10-10 04:48
0评论
脑胶质瘤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学、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以及肿瘤所处的部位进行分类。 按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划分 脑胶质瘤根据其肿瘤细胞形态学与正常脑胶质细胞的相似程度(并不一定是其真正的细胞起源),进行如下主要分类:·星型细胞瘤—星形细胞·少枝细胞瘤—少枝细胞·混合胶质瘤,例如少枝--星形细胞瘤,包含了混杂类型的胶质细胞·室管膜瘤—室管膜细胞 按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划分 脑胶质瘤按肿瘤细胞在病理学上的恶性程
发布于 2023-12-22 23:05
0评论
1、新近诊断的高度恶性胶质瘤(包括胶质母细胞瘤和间变胶质瘤),在保留神经功能的前提下,最大范围的手术切除是治疗的第一步。尽管全部切除是最理想的结果,但是考虑到肿瘤的位置和大小,部分切除或者立体定向活检也是可行的。2、对于新近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我们建议术后放疗并给以同步及随后的替莫唑胺化疗,而不是全身性的使用亚硝脲类或者卡莫司汀多聚贴片。3、一个多中心,随机的初步的临床试验显示,Novottf这
发布于 2023-03-12 12:26
0评论
胶质瘤亦称神经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叶组织的肿瘤。在神经上皮组织肿瘤中,胶质瘤的发病率约占50%,在我国,占颅内肿瘤的33.3%~58.9%,平均43.5%。胶质瘤是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包括星形细胞肿瘤,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混合性胶质细胞肿瘤和室管膜肿瘤。Kleihues和Cavenee,于2007年发表的WHO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又将此四类肿瘤分成20多个不同的类型和亚型:它们的生长部位
发布于 2022-10-20 02:54
0评论
占颅内肿瘤的----1.3%一----1.8%,在神经上皮性肿瘤中占3%一----12%。男性多于女性,常见于中年人。发病率的高峰为30一40岁。肿瘤绝大多数居于幕上,额叶最多见,其次为顶叶和颞叶。[病理]肿瘤多位于白质内,可见位于皮质者,肿瘤外观灰红色,质软,浸润范围常较广泛,可突入脑室和皮质表面,部分肿瘤可发生囊性变。与脑组织之间界限较清楚,有时可见假包膜。部分肿瘤产生钻液祥变,聚集成胶冻样
发布于 2023-01-23 21:32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