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3-12 12:26

  1、新近诊断的高度恶性胶质瘤(包括胶质母细胞瘤和间变胶质瘤),在保留神经功能的前提下,最大范围的手术切除是治疗的第一步。尽管全部切除是最理想的结果,但是考虑到肿瘤的位置和大小,部分切除或者立体定向活检也是可行的。
  2、对于新近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我们建议术后放疗并给以同步及随后的替莫唑胺化疗,而不是全身性的使用亚硝脲类或者卡莫司汀多聚贴片。
  3、一个多中心,随机的初步的临床试验显示,Novottf这种交替低强度电磁场刺激装置配合替莫唑胺化疗能延长患者的无进展期和总体的中位生存期。
  4、对于新近诊断的胶质母细胞瘤,我们不建议使用贝伐单抗联合标准放疗和替莫唑胺。原因是在初始阶段使用贝伐单抗的好处和以及所带来的危险均缺乏证据。
  5、对于大部分新近诊断的间变星形细胞瘤,我们建议在切除术或者活检术后给以放疗以及替莫唑胺的同步及后续化疗。具体方案和胶质母细胞瘤术后的放化疗方案一样。
  6、少枝胶质瘤(例如少枝胶质瘤和少枝星形细胞瘤)和其它胶质细胞肿瘤有着非常重要的不同。许多此类肿瘤包含了1号染色体短臂和19号染色体长臂的联合缺失,这种存在导致了此类肿瘤不仅对化疗特别敏感,而且不管给以何种治疗,其自然史均很长 。
  7、无论如何,都要对肿瘤标本进行1p19q 的监测,同时对MGMT和IDH的突变情况也要进行检查。
  8、对于新近诊断的间变少枝胶质瘤或者少枝星形细胞瘤,我们建议在保留神经功能的前提下,最大范围的进行手术切除。尽管全部切除是最理想的结果,但是考虑到肿瘤的位置和大小,部分切除或者立体定向也是需要的。
  9、对于那些包含有1p/19q 同时缺失的患者,我们建议给以放化疗方案。化疗是在放疗前给予还是放疗后给予,尚无定论。尽管PCV(甲基苄肼,洛莫司汀,长春新碱)方案在两个三期临床上试验中被认为有效,但是因为替莫唑胺的易用性和良好的耐受性,仍然列为首选。
  10、对于那些不含1p/19q双缺失的患者,我们建议给以术后放疗。化疗延迟至出现病变进展的时候。放化疗联合方案对于特定的病人,例如MGMT甲基化的肿瘤病人可以使用。
  11、少枝胶质细胞肿瘤病人治疗之后需要进行影像随访。间变胶质瘤,放疗之后需要每2-6周进行一次MRI扫描,继而每2-4个月进行一次MRI检查,以后再次拉长时间。对那些低度恶性的胶质瘤,在术后五年之内,应该每3-6个月进行一次MRI检查。
  12、对于患有恶性胶质瘤的老年患者,仔细的对病人的总体临床状态和并存疾病进行评估是重要的,此时,广泛的身心评价更加有用。
  13、对于患有恶性胶质瘤的老年患者,我们建议在保留神经功能的前提下,最大范围的进行手术切除,而不是把活检作为初始治疗手段。但是考虑到肿瘤的位置和大小,病人的一般状态和总体的治疗目标,部分切除或者立体定向也是需要的。
  ⑴接近70岁的患者,一般状态良好,没有严重的并存疾病,我们建议给放化疗联合治疗而不是单一治疗方式。
  ⑵≥70岁的患者,一般状态良好,没有严重的并存疾病,我们建议给放化疗联合治疗而不是某一种治疗方式。如果忌惮治疗的副反应,可以仅仅选择某一种治疗方案。因为一般状态很差或者有显著的并存疾病而不适合于联合治疗的老年患者,可以依据MGMT甲基化状态而选择治疗方法:
  ⑶对于MGMT未甲基化的肿瘤,我们选择短期的放疗(40Gy,分15次给予)而不是单用替莫唑胺
  ⑷有MGMT甲基化的患者,我们建议给予替莫唑胺而不是给放疗。
  14、胶质母细胞瘤通常在诊断和初始治疗后的第一年内就出现复发或者进展。对于出现进展的老年患者,贝伐单抗是老年患者当中最常使用的药物。

胶质母细胞瘤和间变星形细胞瘤的术后初始治疗相关文章
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属于I级的胶质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良性胶质瘤。这种肿瘤儿童常见,两个常见部位是鞍区和脑干。鞍区的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多是视路胶质瘤,由于影响进食中枢,患儿非常消瘦,在门诊或是病房,一眼就能认出这种孩子。术后体重会很快上涨,戏剧性的。另一个部位是脑干,多有囊性变,就像今天讨论的病例一样。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属于病理学上非常好看的肿瘤,呈麦穗样双极细胞。病理科医生今天也着重讲述了它的病理特征
发布于 2022-10-20 12:09
0评论
脑胶质瘤是由于大脑胶质细胞癌变所产生的、常见的原发性颅脑肿瘤,其年发病率约为3-8人/10万人口。占颅脑肿瘤的40-50%,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胶质瘤是由于先天的遗传高危因素和环境的致癌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一些已知的遗传疾病,例如神经纤维瘤病(I型)以及结核性硬化疾病等,为脑胶质瘤的遗传易感因素。一些环境的因素可能与胶质瘤的发生有关。如电磁辐射、巨噬细胞病毒感染等但是目前并无确切证据证明这
发布于 2023-02-03 22:07
0评论
这依旧是一个“谈癌色变”的年代,特别是颅脑的肿瘤,现在我们扒一扒大脑里边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脑胶质瘤。脑胶质瘤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肿瘤,得了胶质瘤后,会出现头痛、癫痫、肢体瘫痪麻木、言语障碍、视力下降、恶心呕吐以及颅内出血等表现,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昏迷死亡。正常情况下,大脑里边有许多各种各样的细胞,其中神经元是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单元,也是大脑中枢正常运转的基本元件。除了神经元以外,其他
发布于 2022-10-19 20:29
0评论
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神经上皮性肿瘤。过去认为其占胶质瘤2%~12%,占颅内肿瘤的1.3%~3.8%。但近年来随着病理诊断水平的提高。人们发现少突胶质细胞肿瘤常被误认为星形细胞瘤或胶质母细胞瘤。其在胶质瘤中实际比例约占25%。瘤组织在大脑白质内向各方向呈浸润性生长。常见的生长部位是额叶、颞叶及胼胝体。额叶肿瘤当侵及胼胝体后,可延及对侧大脑半球,形成双侧大脑半球的肿瘤。有的肿瘤延及颞叶或
发布于 2022-10-20 02:39
0评论
神经胶质瘤是脑和脊髓肿瘤中的一大类,它起源于胶质细胞,这种主要的脑细胞可发展成癌,恶性胶质瘤的症状、预后和治疗决定于病人的年龄、肿瘤类型和肿瘤在脑中的位置,这类肿瘤倾向于生长或侵入到正常脑组织中去,使得治疗复杂化,手术切除困难甚至无法切除。随着年龄的增长,脑瘤的风险加大,在75-84岁左右风险达到最大,通常低分化的胶质瘤好发于儿童,而脑瘤在男性中发病率略高。唯一导致恶性胶质瘤的危险因素是先前脑部
发布于 2022-10-19 19:29
0评论
一、前言“中国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胶质瘤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于2009年10月公布以来,深受欢迎。为满足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和患者之需,2011年9月编写组经协商,将“共识”更改为“指南”,并增加以下内容:毛细胞型星形胶质瘤、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节细胞瘤、节细胞胶质瘤、WHOII级胶质瘤(如弥漫性星形胶质瘤、少突胶质瘤和室管膜瘤等)、WHOIII及IV级中的脑胶质瘤病、髓母细胞瘤和幕上神经外胚叶
发布于 2022-10-10 04:48
0评论
胶质瘤发生于神经外胚层,是颅内最常见的神经上皮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0-45%左右,为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常见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对于胶质瘤预后影像相对较大,国内目前常见分级:Ⅰ级(毛细胞型星型细胞瘤等),无明显组织学恶性特征;Ⅱ级(星形细胞瘤等)表现为细胞核不典型;Ⅲ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等),细胞核不典型及可见有丝分裂;Ⅳ级(胶质母细胞瘤等),可见内皮增生及坏死。肿瘤恶性
发布于 2022-10-03 11:48
0评论
胶质瘤亦称神经胶质瘤,是发生于神经外胚叶组织的肿瘤。在神经上皮组织肿瘤中,胶质瘤的发病率约占50%,在我国,占颅内肿瘤的33.3%~58.9%,平均43.5%。胶质瘤是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包括星形细胞肿瘤,少突胶质细胞肿瘤,混合性胶质细胞肿瘤和室管膜肿瘤。Kleihues和Cavenee,于2007年发表的WHO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又将此四类肿瘤分成20多个不同的类型和亚型:它们的生长部位
发布于 2022-10-20 02:54
0评论
脑胶质瘤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如果肿瘤已经浸润性生长,与脑组织间无明显边界,除早期肿瘤小且位于适当部位者外,难以作到全部切除,一般都主张综合治疗,即术后配合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可延缓复发及延长生存期。一、手术治疗脑胶质瘤手术治疗脑胶质瘤原则是在保存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切除肿瘤。早期肿瘤较小者应争取全部切除肿瘤。浅在肿瘤可围绕肿瘤切开皮层,白质内肿瘤应避开重要功能区作皮层切口。分离肿瘤时,应距肿
发布于 2022-10-04 21:20
0评论
恶性胶质瘤这一概念,包括许多不同类型的肿瘤。他们是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naplastic astrocytomaAA)、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multiforme GBM),胶质肉瘤(gliosarcoma)及恶性少枝胶质细胞瘤(malignant oligdendroglioma MO)。这些肿瘤是否代表了一个共同细胞起源的组织学谱系,至今仍有争议。在恶性胶质瘤的治疗过程
发布于 2022-10-10 05:43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