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别胶质瘤(WHO III-IV级)是成人最常见的恶性原发性脑肿瘤。新病例的治疗方案包括最大限度的安全切除和随后的同步放疗,目前的中位生存期只有12-15个月。患者在治疗后最终会出现肿瘤复发,但复发后的治疗缺乏公认的标准,对再手术的选择也存在争议该研究共纳入了31项有意义的独立研究,由于2002年起实施替莫唑胺同期放疗方案,研究数据分为早期(1980-2002)和晚期(2002-至今)。回顾性研究更谨慎地招募了50岁以下的病例,手术间隔时间≥9个月,KPS评分≥90分,再次手术时肿瘤全部切除。
早期的临床研究表明,年龄、Karlsberg功能状态评分(KPS)以及是否存在6个月以上的术间间隔是评估再次手术获益的相关因素。大约有5%到50%的接受再次手术的患者术后KPS评分有所提高。后来的一项临床研究表明,接受再手术的患者比不接受再手术的患者的总中位生存期长了近10个月。作者指出,再次手术的适应症包括新的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肿瘤占位导致神经功能障碍、颅内压升高、进行性头痛、意识改变、频繁或持续的癫痫发作、影像学证实肿瘤增大。再手术时病理诊断为放射性坏死者预后较好,此外年龄<50岁、KPS≥70分、手术间歇期较长、肿瘤体积较小、肿瘤再切除范围与生存率提高有关。据报道,再次手术时的中位生存期,全切除为11个月,次全切除为9个月,部分切除为5个月。高等级胶质瘤多见于60岁以上人群,对这一人群的研究表明,再次手术、肿瘤切除范围和放疗,仍然是其获益的独立因素。因此,建议所有年龄段的复发患者都应考虑再次手术。此外,该综述没有发现再手术的并发症与第一次手术相比有明显差异。
我在门诊和网上经常被问到,复发的胶质瘤该怎么办?是手术吗?还是放疗和继续替莫唑胺化疗?还是等待?
我记得几个月前有一个关系,胶质瘤手术后3年,女性30多岁,第一次手术结果是2级胶质瘤,现在复查肿瘤又长了,上次同时放化疗,目前复发的对面出现了水肿样表现,这是放疗的效果吗?是放疗的效果还是肿瘤又侵入了对侧?我不知道。他来到医院,咨询了一位放射科医生和一位胶质瘤专家,但仍然无法得到满意的答案。她来找我,我认为复发的一侧胶质瘤肯定需要手术,而且病人很年轻,没有并发症。她接受了手术,效果不错,但水肿一侧没有得到治疗。这次的病理是间质混杂胶质瘤性改变,术后化疗。后来呢,不知道。但就上述文献而言,有意义的答案是,我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胶质瘤仍然是困扰神经外科的难题,手术是预后复发的唯一选择,2次,3次......,仍然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