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8-29 06:05

  春捂要恰到好处

  很多朋友因为要预防“倒春寒”就首先想到春捂,但是春捂也要捂的“捂”要恰到好处,否则反而不利健康。具体的春捂原则是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预防寒气损伤“阳脉之海”——督脉,减少感冒几率;腹部保暖是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

  健脾祛湿食芡实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贵如油的春雨通常会慢慢增多,但若雨水过多也会导致湿气过盛,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湿困脾胃,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所以,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最简单的健脾祛湿的办法便是食疗,比如芡实莲子苡仁汤。

  睡前摩腹加提肛

  那么如何在睡觉前养护我们体内的阳气呢?按摩腹部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具体方法是:仰卧床上,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200次左右即可。一来有利于促进消化,排除脾胃湿毒,二来有助于腹部的保暖,有利睡眠质量。还有一个方法是“提肛”,可固精益肾、提振阳气。

雨水节气养生相关文章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雨水,表示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了,二是在降水形式上,雪渐少了,雨渐多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雨水墙纸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春天。“雨水”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华南气
发布于 2023-08-29 05:52
0评论
雨水节气“调养脾胃”最重要。因为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在五行与五脏的关系中,五行中的土对应于五脏中的脾)《图书编·脏气脏德》指出:“养脾者,养气也,养气者,养生之要也”。可见,脾胃健旺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基础。 春天
发布于 2024-03-13 16:19
0评论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八个节气。“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这是说从小满开始,北方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渐见饱满,但尚未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它是一个表示物候变化的节气。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
发布于 2023-04-03 17:34
0评论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八个节气。“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这是说从小满开始,北方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渐见饱满,但尚未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它是一个表示物候变化的节气。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
发布于 2023-04-08 21:56
0评论
雨水不仅表征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 雨水节气期间,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此同时,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并不甘示弱,与暖空气频繁地进行着较量。这时的大气环流处于调整阶段,中国各地的气候特点,总的趋势是由冬末的寒冷向初春的温暖过渡。 黄河中下
发布于 2023-08-29 05:59
0评论
气象医学家解释,暖冬气候使得大地水分蒸发快,气候变得异常干燥,人体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嗓子疼、流鼻血、眼发涩、皮肤干燥和发痒等症状,加之干燥的气候会大大削弱人体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从而诱发各种呼吸道疾病,如流感、肺炎、哮喘等。忽冷忽热的气候还易使儿童遭受“倒春寒”之苦,感染百日咳、麻疹、猩红热等疾病。 养生专家提醒,雨水期间要注意“倒春寒”现象。雨水之后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不仅偏低,而且寒中有
发布于 2023-08-29 06:12
0评论
雨水多惹人乐 立秋带来的首先是天气变化。谚语有“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之说,是提醒人们不可对立秋盲目乐观,有时候立秋过后,还有“秋老虎”。谚语说“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因此立秋后降温往往是由于下雨。这是人们长期观察天气得出的结论。 人们喜欢秋雨,因此有“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之说。立秋后每降一次雨,气温就下降一些,即“一场秋雨一场寒”。但立秋后无雨的情况也是有的,民间
发布于 2023-08-04 05:10
0评论
过完“立春”以后,紧接着就是“雨水”。“雨水”的来临预示着寒冷的冬天过去,温暖的春天来临,雨水也渐渐增多起来。“雨水”多在每年2月19日或20日来到,3月4日或5日结束。在这个季节里,大地回暖,万物复苏,草木萌动,春雨霏霏。人们脱下了厚重的冬装,换上了俏丽多姿的春装。由于“天人相应”,人们不仅是外表,脏腑气血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以适应新的气候。这时候,我们如果给予一定的“照顾”,气血津液就会变
发布于 2022-11-29 16:21
0评论
风俗: 说到风俗,我们应该不太知道小雪还会有风俗习惯。小雪节气以后有的地方就开始制作腊肉,糖葫芦我们大家应该不陌生吧,它也是这个节气左右才开始制作的呢。这个时候是做这些食物的最佳时期。 起居: 说到起居大家首先会想到早晨起床问题,对于年轻朋友来说,当然是起的越晚越好,对于老人,他们的想法就是早睡早起,但是到了冬天的时候是不适合早起的,适合晚起。那是因为冬季的太阳上升的很慢,一般七点多以后太阳才会
发布于 2024-03-13 16:13
0评论
春节过后的几周以来,广州的天气可谓经历了温差“过山车”、“一周四季”等变化多端的气温现象。这让广大的市民纷纷抱怨,急降急升的巨大温差让他们根本难以适从。但随着昨日雨水节气的到来,相信在未来的一周时间内天气将会逐步回暖,气温也会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范围之内,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 节气雨水,天气正如古书所记载的那样“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由海洋刮来的南风除了把气温明显“抬高”了以外,还会带来逐步
发布于 2024-01-03 03:14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