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3-13 16:13

  风俗:

  说到风俗,我们应该不太知道小雪还会有风俗习惯。小雪节气以后有的地方就开始制作腊肉,糖葫芦我们大家应该不陌生吧,它也是这个节气左右才开始制作的呢。这个时候是做这些食物的最佳时期。

  起居:

  说到起居大家首先会想到早晨起床问题,对于年轻朋友来说,当然是起的越晚越好,对于老人,他们的想法就是早睡早起,但是到了冬天的时候是不适合早起的,适合晚起。那是因为冬季的太阳上升的很慢,一般七点多以后太阳才会慢慢升起来,所以对于老人来说早晨要等到太阳升起以后再起床做户外运动。那样有益于身体健康。

  另外这个时候也是抑郁的高发期,要做一些有益于身心的活动,比如唱歌,跳舞等一些娱乐项目,多和朋友聊天对抑郁症都是有帮助的。平常天气好的时候要多出来晒晒太阳,也有利于预防抑郁症的发作。

  饮食:

  说到饮食当然要食用一些可以能给身体保暖的食物,不但要吃一些热量高的食物,还要注意温补适宜,润肺益肾的食物。说到温补食物有羊肉、牛肉、鸡肉、狗肉、鹿茸等;益肾食品有腰果、芡实、山药熬粥、栗子炖肉、白果炖鸡、大骨头汤、核桃等。之所以说就是这些食物不容易上火,所以滋补适宜,恰到好处。

  这个节气大部分地方都已经开始供暖,所以避免上火要少食用一些辛辣刺激的食品,这会更助长体内的“内火”。多喝一些热汤既暖和了身体又起到了滋补的作用。

  运动养生

  说到运动对于喜欢运动和习惯晨练的人来说应该是一年四季从不间断的。但是冬天的运动可要注意一些事项。比如早上晨练不应该太早出门,寒冷的天气会给人带来不适,要等到太阳升起来再活动比较好。运动之前要先做好热身,不要剧烈运动给身体带来伤害。

小雪节气养生四大要点相关文章
冬三月,指阴历十月至十二月,从立冬至立春前,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是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季节。那么冬季该怎么养生呢? 1、减咸增苦、饮食宜温。冬季在饮食养生方面,中医学认为应少食咸,多吃点苦味的食物,道理是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若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 2、在寒冷的冬季里,不应当扰动
发布于 2023-12-26 15:13
0评论
坤卦亥月,小雪为冬季第二个节气。以太阳到达黄经240度时为小雪。小雪表示冬天下雪了,但雪还不大为小雪。小雪伊始,叶落草枯,雪花飘扬,一派银装素裹之象。养心方面,小雪天气阴冷晦暗,易发抑郁情绪。宜顺时调神,补阴护阳,使神情安静,淡定自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此时正值晋升时期,应保持良好心态,避免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养身方面,第一要早睡晚起,不要熬夜,既不劳神,也不劳形。第二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应瑾慎
发布于 2022-09-30 16:09
0评论
一、饮食方面: 1、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新鲜蔬菜, 惊蛰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并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新鲜蔬菜,诸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鸭血、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 2、多吃梨子、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
发布于 2023-04-03 12:13
0评论
古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这说明古代劳动人民就很重视大寒节气里对调养身体的重视。大寒和小寒一样,都是表示天气的寒冷节气,而大寒因为临近春天,所以一般天气不会像小寒那样寒冷,但是仍然处于寒冷时期,因此要注意保暖,而冬季养生重养肾,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气,生命之源,只有肾气充盈,才能精力充沛,身强体健,否则会引发一些疾病的侵袭,因此冬季对于肾的保养十分重要。 二十
发布于 2023-11-27 05:49
0评论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八个节气。“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这是说从小满开始,北方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渐见饱满,但尚未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它是一个表示物候变化的节气。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
发布于 2023-04-03 17:34
0评论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八个节气。“斗指甲为小满,万物长于此少得盈满,麦至此方小满而未全熟,故名也”。这是说从小满开始,北方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渐见饱满,但尚未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它是一个表示物候变化的节气。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
发布于 2023-04-08 21:56
0评论
令: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太阳运行到黄经285度,时值公历1月6日左右(1月5日~7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冻气积久而寒”,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在北方,进入“小寒”,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我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飞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锥。”候鸟中大雁是顺阴
发布于 2023-01-18 12:46
0评论
概述 人吃五谷杂粮所以时间久了身体也会出现不适的,有些人在平时的时候因为工作比较的忙所以很容易引起心情不畅,而时间久了就会给肝部带来一定的影响,要是肝气郁结时间太久的话是会引起一些其他的疾病的,人的肾部也是人体中很重要的一个部位,所以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做好肾部的保养,要是肾部因为长期的保养不当也是会给身体造成严重的影响的,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下谷雨的时候一些养生方法。 步骤/方法: 1、
发布于 2024-05-24 16:01
0评论
雨水节气“调养脾胃”最重要。因为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明代医家张景岳提出:“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在五行与五脏的关系中,五行中的土对应于五脏中的脾)《图书编·脏气脏德》指出:“养脾者,养气也,养气者,养生之要也”。可见,脾胃健旺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基础。 春天
发布于 2024-03-13 16:19
0评论
春捂要恰到好处 很多朋友因为要预防“倒春寒”就首先想到春捂,但是春捂也要捂的“捂”要恰到好处,否则反而不利健康。具体的春捂原则是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预防寒气损伤“阳脉之海”——督脉,减少感冒几率;腹部保暖是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 健脾祛湿食芡实 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贵如油的春雨通常会慢慢增多,但若雨水过多也会导致湿气过盛,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湿困脾胃,
发布于 2023-08-29 06:05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