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08-29 15:41

  1.医学干预

  医学干预是指医师提出医学诊断,即听力损失的原因、程度及部位,并采用治疗手段来恢复听力的方法。

  外耳道耵聍:在新生儿和婴幼儿时期,耵聍过多且难以自然排出,可阻塞外耳道。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耳声发射检查往往可造成耳声发射能量消失,而且也可影响声导抗检查,必须要清除外耳道耵聍。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婴幼儿期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往往是由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免疫变态反应引起。其可以造成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根据临床症状及耳科显微镜检查以及听力学检查,包括耳声发射、声导抗检查等可以明确。可采用病因治疗,应用类固醇激素类及抗过敏药物,在鼻腔内可滴麻黄素,药物治疗无效可采用经鼓膜穿刺抽液,切开引流以及经鼓膜安装通气管。以改善及恢复患儿的听力。

  先天性外耳及中耳发育畸形:根据畸形分类不同,采用不同的外科手术治疗,一方面外耳整形和耳廓再造,另一方面改善听力。双侧耳廓及外耳道畸形,应尽早选配助听器,促进言语—语言发育。

  2.听力补偿或重建

  听力补偿或重建主要包括助听器选配和人工耳蜗植入。

  助听器选配: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儿选配助听器,听力障碍的程度一般在中度至重度,甚至有专家主张轻度听力障碍也需选配助听器,进行听力矫正,单侧听力损失者也可以选配助听器。双侧听力损失应选配双侧助听器。双耳选配优点是,有利于分辨声源,提高声源定向能力,整合效应好,听声音的响度增加等。

  人工耳蜗植入:人工耳蜗植入装置是一种模拟人耳蜗功能的转换器。它将声音信号通过言语处理器转变成电信号,传入内耳的电极,直接兴奋听神经,从而产生听觉。人工耳蜗装置主要分2大部分:植入部分(包括接收装置和多道电极)和外接部分(包括耳机、发射器、言语处理器等)。对双侧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患儿,使用助听器3—6个月无明显效果,在lO个月左右进行人工耳蜗术前评估,建议尽早实施人工耳蜗植人手术。

  3.听功能训练和言语—语言康复训练

  患儿经助听器选配和人工电子耳蜗植入听力矫正之后,需进行听功能训练和言语—语言康复训练。需要有医生、听力学家、言语—语言治疗师、特殊教育者和心理学家参加。与患儿建立长期关系来支持儿童的听力和语言的发育相当重要,使聋儿患者能听到声音,并能理解讲话。

  听功能训练内容包括如下:听觉察觉;听觉注意;听觉定位;听觉识别;听觉记忆;听觉选择;听觉反馈。

  言语—语言康复训练:言语训练程序为音素、音节、单词、以及短句训练。对于语言康复应遵循以下几点:

  1.有条件最好在康复中心进行系统训练;

  2.激发聋儿的语言兴趣;

  3.循序渐进,从音素到短句,重复攻关;

  4.抓住言语行为环节,安排对话内容。言语—语言康复训练评估为言语识别率和语言表达率。

听损伤确诊后的干预相关文章
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儿童期听力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出生缺陷在所有新生儿中,双侧听力障碍的发生率约为0.1%-0.3%,其中重度及极重度听力障碍约占0.1%。入住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新生儿中,听力障碍的发生率高达2%-4%。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在全国的广泛和深入开展,听力障碍婴幼儿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项目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听力障碍婴幼儿能否获得理想和最大限度的效果,是一个值得关注
发布于 2022-10-24 11:04
0评论
概述 韧带损伤一般都是有严重的外伤导致的这一现象,也可能是由于在进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没有做好准备工作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了韧带损伤的危害,韧带损伤的患者会导致明显的局部疼痛的现象,而且韧带不能够正常的活动,出现了韧带损伤最好应该及时到医院通过使用x射线检测的方法来进行判断,韧带损伤的确诊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最好应该及时治疗。 步骤/方法: 1、 如果出现韧带损伤,可能会导致局部出现肿胀和疼痛的
发布于 2024-03-02 10:05
0评论
新生儿期可能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脑损伤,常见的病因种类有胎儿或出生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儿脑室旁白质病变、脑梗塞、低血糖脑病、代谢性脑病等。常在婴儿早期出现肢体异常体征,比如竖头困难、拇指内收、肢体过软、角弓反张、追光追物迟钝等,都应该引起家长们足够的重视。不同部位脑损伤临床表现可以不尽相同,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实为重要。脑损伤现实已发生,我们不能改变,但孩子的发展轨迹是可以通过医
发布于 2022-12-06 03:41
0评论
当宝宝完成了所有的听力学检查,医生综合分析检查结果,告知您的宝宝有听力障碍时,多数的家长都难于接受,表现为或认为诊断不正确、或发怒、或悲伤、或混乱等,这都是很正常的一种反应。但是,我劝宝宝的爸爸妈妈,您如果对诊断结果有怀疑,一定要找一个对小儿听力学比较精通的医生,对检查的结果进行解释。众多的报告已经表明,当宝宝听力损失比较轻或单耳听力损失时,靠主观的观察是很难发现的。如果家长自己认为孩子听力没事
发布于 2022-10-24 02:39
0评论
产后抑郁症是部分产妇分娩后出现的一种精神、心理障碍,通常发生在产后2-6周内,以失眠、情绪低落、悲观、哭泣、焦虑、易激惹、不能履行母亲责任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为特征,严重的会有自杀或杀婴倾向。国际上,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为3.5%-54.5%,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之间的差异颇大;我国近二十年来的2项报道,发病率分别为17.9%和37.1%,大致处于国际平均水平。产后抑郁症的治疗并不困难,抗抑郁治疗的缓解
发布于 2023-03-31 10:34
0评论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灾情严重,山崩地裂,房屋倒塌,伤亡惨重,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这样的灾难事件中,灾区人民面临亲人的死亡、伤害及财物的损失,幸存者及援助人员等在心理上均产生相当大的震荡与影响,如无助、强烈的害怕、恐惧、悲伤、自责等情绪。此种经历容易形成个人的创伤经验,造成某些灾民出现;创伤应激障碍,因此,进行紧急心理危机干预尤为重要。心理危机干预,简单说就
发布于 2022-12-03 01:06
0评论
概述 很多宝宝在未足月的情况下,便因一些疾病的原因早早来到世间,而早产儿脑损伤的风险较大。专家表示,随着新生儿急救技术的提高,以往很难成活的早产、低体重新生儿如今也获得了新生。但这些被救回生命的婴儿还面临着另一种风险——脑损伤,如果宝宝出生后,对这种病症不重视,延误了治疗,就有可能遗留脑瘫和远期智力低下等后遗症。所以对脑损伤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非常必要的,但也不能过度恐慌,造成过度治疗。 步
发布于 2023-07-30 13:30
0评论
多动性障碍的保健措施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教育干预、家长咨询和药物治疗。一、认知行为治疗目前认为认知行为治疗是控制多动、冲动、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方法。减低刺激和自我指导技术是最常用的方法,如帮助病儿学会在学习或做需保持注意力集中的事情时尽量减少环境中视觉、听觉等方面的无关刺激,又如让病儿学会类似“一慢、二看、三行动”的自我提醒方法。二、教育干预教育对多动性障碍病儿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无论对合并或没有合
发布于 2022-12-18 08:30
0评论
精神分裂症是当今影响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一,其症状和体征复杂多样,通常分为阳性、阴性、认知、情感和运动等多个症状。目前,精神分裂症还不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然而针对超高危期(UHR)人群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努力减少危险因素,可能有助于降低其发病率。早期评估和干预艰难但却十分重要。本文综述精神分裂症的早期预防与干预的研究进展。早期预防初级预防针对所有健康个体,以减少新发病例为目的;二级预防和早期干
发布于 2022-12-24 15:30
0评论
精神分裂症是当今影响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一,其症状和体征复杂多样,通常分为阳性、阴性、认知、情感和运动等多个症状。目前,精神分裂症还不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然而针对超高危期(UHR)人群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努力减少危险因素,可能有助于降低其发病率。早期评估和干预艰难但却十分重要。本文综述精神分裂症的早期预防与干预的研究进展。早期预防初级预防针对所有健康个体,以减少新发病例为目的;二级预防和早期干
发布于 2022-12-23 18:10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