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煎药器皿的选择:
最好用砂锅、陶瓷锅,因为传热较慢,保温效果好,不易与中药发生化学反应。不能用铝锅、铜锅、铁锅等。
二。煎药的水:
一般的饮用水即可。
三.加水的适量:
将药放入锅中,用筷子压住,然后加水,第一次加水要高出药材2-3厘米,第二次加水刚好高出药材或超过0.5厘米即可。
第四,浸泡时间:
一般需要浸泡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再煎药,冬天可以长一点,夏天短一点。药物可以恢复到新鲜状态,有效成分更容易出来。
五、煎药的火候和时间:
先用大火煎2-3分钟,水开后转小火,保持锅中的水基本处于开放状态。对于一般药物或滋补药物,要保持水沸腾半小时以上,而一些解毒药和芳香挥发药在水沸腾后可保持15-20分钟。
六、过滤排渣取汁:
药煎好后,应及时过滤,立即分离药汤,因为温度降低后有些有效成分会吸附在药渣内,影响药效。在此基础上,再根据不同的病症,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我们在治疗过程中,会根据不同的病症,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张先生说。
七。煎药次数:
一般煎2-3次,混合在一起,分2-3次服用。
八.特殊煎煮方法:
1.先煎:
是指将某些药物先煎30-60分钟,然后加入其他浸泡过的药物再煎的方法。它一般用于一些矿物质、贝壳、有效成分溶解困难的药物或一些有毒的药物,随着煎煮时间的延长毒性会降低,如附子、川乌、草乌。
2.后下:
是指有些药物不适合久煎,需要在药物快成熟时放入,煎三五分钟即可。一般适用于一些芳香类药物或有效成分不耐高温的药物。
3、煎药:
有些药物需要用纱布或干净的布包好,然后与其他药物一起煎煮。一般用于容易使汤汁浑浊的药物、细小颗粒的药物和发散的药物。
4.分煎:
指某些药物不与其他药物一起煎煮,而需要单独煎煮,然后将两种煎煮液混合在一起服用。一般用于贵重药材。
5.融化:
指将固体药物制成液体的方法,主要用于胶类药物,如阿胶、鹿角胶等。把阿胶放在小碗里,加一点水,然后在锅里加热,让它慢慢融化,混在煎好的药里,一起喝。
6.冲服:
有些液体药物、易溶于水的药物(甘露醇)或散剂、粉剂,把它们放在水中或汤中,溶解后服用。
IX.如何服药:
一般来说,所有药物应避免与食物同时服用,应在饭前或饭后半小时至一小时服用。一些驱虫药或通便药需要早上起床或清晨空腹服用。饭后服用是因为有些药物容易刺激胃肠,饭后服用可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此外,有些消化药可以在饭后一小时服用,这对帮助消化有好处。最重要的是,在睡前服用是一个好主意。
报酬,也就是1个剂量,通常在1天内分2到3次服用,如果病情急,则一天分2到3次服用,如果病情很慢,则3天分2次服用,2天分1次服用。
一般来说,药物是在温暖的状态下服用的。但是,有些发汗药物可能需要病人热服,以帮助促进发汗。如果疾病是热性的,有时也可以稍稍凉一点服药,如果疾病是寒性的证据,可能需要稍稍热一点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