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11-17 19:23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风险的控制遵循职业病防治的优先等级原则,首先是消除风险,其次是工程控制、管理措施和行为控制,再次是个人防护和接触后预防措施。

  1.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危害预防的最有效措施是尽量完全消除工作场所的危害,如尽量少用锐器或针具,取消不必要的注射,消除毛巾挂钩等不必要的锐器,以及采用无针系统进行静脉注射。

  2. 如无法消除风险,用人单位应当考虑用其他风险较小的方式取代现行操作规程,例如使用毒性较低的化学物质代替原有毒性较高的消毒剂。

  3. 采取工程控制措施将工作场所的血源性病原体隔离或移开,包括机械、设施和设备,并应定期检查、维修和更换。

  3.1 所有损伤性废物应及时置于防穿刺、防渗漏、有警示标识的专门容器,即“利器盒”中。

  3.2 采用新技术,如使用有安全保护装置的锐器。

  3.3 改善人机工效条件,如改善照明,保持工作场所整洁和工作台布置良好。

  3.4 为劳动者提供便利的洗手和(或)消毒设施、或免水洗的手消毒剂及眼睛冲洗设施,确保劳动者在每次接触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后,能立即清洗手和其他部位的皮肤或粘膜。

  3.5 配备必要的消毒灭菌设施,如高压锅等,并应定期维修和更换。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防护风险怎么控制相关文章
1.血源性病原体在工作场所的传播途径。 2.接触血源性病原体的类型、频率和数量,各种传播途径和最可能的传播途径,对同时接触多种血源性病原体的情况进行分析。 3.接触与重复接触的影响因素,包括工作场所的布局,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工作场所的清洁与整理,个人防护用品与防护设施的适用性、数量及其运行和使用状况。 4.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有关血源性病原体知识及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的掌握和
发布于 2023-11-17 19:09
0评论
1.与医护人员访谈,了解一般操作规程、可能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以及医护人员的职业卫生需求。 2.查阅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事故分析报告,分析事故发生发展趋势,确定高风险行动和作业,评价职业接触事故报告与资料归档程序,检查预防控制措施的效果。 3.检查工作场所的布局、操作方式和可能导致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的所有来源,尤其是医疗废物的处理,查明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风险最高的工种及相关从业人员
发布于 2023-11-17 19:03
0评论
1.血源性病原体的职业接触是工作场所引起的问题,用人单位应开展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的预防控制活动,以保障劳动者享有职业病防治法所规定的职业卫生权利,并接受政府、劳动者和工会组织的监督。 2.禁止以就业为目的的职业健康筛查。对劳动者血源性病原体的检测应当按照自愿的原则进行,对劳动者的个人健康信息,包括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状况,应遵循保密原则。检测结果不应作为是否聘用劳动者的依据。 3.应对感染或疑似感
发布于 2023-11-17 18:56
0评论
方法:应用文献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探讨构建了医护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并初步拟订指标体系框架;应用德尔菲法组织两轮专家进行指标条目的筛选;利用优序图法联合比例分配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采用内容效度、克朗巴赫a系数进行指标体系的信效度检验;运用Excel2003及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结果:1.构建了“医护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评价指标
发布于 2023-11-17 19:16
0评论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承担收治手足口病、各类季节性传染性疾病以及艾滋病的医疗任务,其中感染一科主要收治艾滋病患者。该科医护人员处于HIV职业暴露危险的中心,但这里医护人员的感染率是零。现请有关专家将处理和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的做法介绍给广大医生朋友。HIV职业暴露如何实现零感染:我国卫生主管部门已经颁布了《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对HIV职业暴露后的处理与预防工作进行规
发布于 2022-09-25 01:52
0评论
针刺后被血源性传播疾病感染的危害 2.1身体危害针刺伤传播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性远远大于其他途径(皮肤、黏模),约占80%。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HBV、HCV、HIV。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对针刺伤后感染的前瞻性研究进行分析后得出,1次被HIV或HCV污染的针刺伤引起的HIV、HCV感染的可能性分别为0.3%~0.5%、4%~10%,而易
发布于 2023-10-12 01:05
0评论
1、急救处理(1)刺激出血:职业暴露的紧急处理,只要情况允许,应施行急救。如皮肤有伤口,应当反复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2)肥皂和清水冲洗伤口或玷污的皮肤。如果是粘膜暴露,应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反复冲洗。(3)受伤部位的消毒与包扎:伤口应用消毒液(如75%酒精、2000mg/L次氯酸钠、0.2%-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2、评估(1)监测暴露源:如果暴露源情况不清
发布于 2022-12-07 11:59
0评论
启动因子不同. 内源性凝血的凝血过程是由于血管内膜损伤,因子Ⅻ被激活所启动,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在血浆中者,称内源性凝血. 外源性凝血的凝血是由于组织损伤释放因子Ⅲ启动才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者,称外源性凝血. 内源性凝血 (1)若凝血过程由于血管内膜损伤,因子Ⅻ被激活所启动,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在血浆中者,称内源性凝血. (2)凝血步骤: ①内源性凝血从因子Ⅻ的激活开始.当血管内膜损伤,因子Ⅻ与内膜下
发布于 2023-12-10 15:43
0评论
外源性凝血途径:是指参加的凝血因子并非全部存在于血液中,还有外来的凝血因子参与止血。这一过程是从组织因子暴露于血液而启动,到因子Ⅹ被激活的过程。临床上以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来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状况。组织因子是存在于多种细胞质膜中的一种特异性跨膜蛋白。当组织损伤后,释放该因子,在钙离子的参与下,它与因子Ⅶ一起形成1:1复合物。一般认为,单独的因子Ⅶ或组织因子均无促凝活性。但因子Ⅶ与组织因子结合会很快
发布于 2023-12-10 15:30
0评论
(1)如凝血由于组织损伤释放因子Ⅲ启动才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者,称外源性凝血。 (2)凝血步骤: ①外源性凝血由组织损伤释放因子Ⅲ而开始。因子Ⅲ和因子Ⅶ组成复合物,在Ca2+存在的条件下,激活因子Ⅹ成为因子Ⅹa。 ②因子Ⅲ是一种磷脂蛋白质,广泛存在于血管外组织中,尤以脑、肺和胎盘组织特别丰富。Ca2+的作用是将因子Ⅶ和因子Ⅹ都结合在因子Ⅲ所提供的磷脂上,以便因子Ⅶ催化因子Ⅹ,使其激活为因子Ⅹa。
发布于 2023-12-10 15:23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