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3-12-26 15:13

  冬三月,指阴历十月至十二月,从立冬至立春前,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是一年中气候最寒冷的季节。那么冬季该怎么养生呢?

  1、减咸增苦、饮食宜温。冬季在饮食养生方面,中医学认为应少食咸,多吃点苦味的食物,道理是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若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

  2、在寒冷的冬季里,不应当扰动阳气,因此,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潜藏,阴精积蓄。

  3、运动养生。运动养生是通过运动锻炼,活动筋骨,调节气息,静心宁神,从而疏通经络、调和脏腑气血,达到增强体质、益寿延年的养生方法。

立冬养生相关文章
“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立冬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呢?立,在古汉语里是建立、开始的意思;冬,是终的意思,指万物收藏。立冬,就表示立冬是表示冬天来临了,谷物经过秋天收晒后,储藏入库,动物也躲藏起来准备冬眠了。立冬时节,气候特点主要有三点:1、气温下降、变化明显:太阳已到达南半球,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量越来越少,由于此时地表夏半年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剩余,
发布于 2023-01-31 18:57
0评论
立冬养生要注意补充维生素 冬天又是蔬菜的淡季,因此,往往一个冬季过后,人体出现维生素不足,如缺乏维生素C,并因此导致人发生口腔溃疡、牙根肿痛、出血、大便秘结等症状。那么人们可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它们均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还有维生素A,红心甘薯还含较多的胡萝卜素。多吃薯类,不仅可补充维生素,还有清内热的作用。此外,在冬季上市的大路菜中,除大白菜外,还应选择圆白菜、心里美萝卜、白萝卜
发布于 2023-12-25 06:08
0评论
1.男士 立冬开始藏肾精 “养藏”是冬天养生的重中之重。“藏”即储藏在体内的精气神,而脏腑之中的肾与“藏”的关系最为紧密,肾乃封藏只根本。 《皇帝内经》等传统中医典籍认为,藏精是肾的首要功能,包括生殖之精、生长之精在内的肾精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若肾精能够得以“藏”,人必精神抖擞、充满活力;若肾精不藏反泄,健康和精力也会随之流走,邪气和疾病便会乘虚而入。 我们现在的医学理论同时也对“风
发布于 2023-12-25 06:35
0评论
立冬,作为冬季的第一节气,于每年的11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开始。由于我国南北纬度之差,故真正意义上的冬季,并非都以“立冬”为准,而是以连续几天气温低于10度为冬季。但在传统观念中“冬”即“终也”,结束之意。 中医学认为,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 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之习
发布于 2023-12-25 06:15
0评论
萝卜老鸭煲 非常正统的冬季滋补汤,一般说来,萝卜在冬季的养生功效不亚于人参,老鸭和萝卜的搭配能将二者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此外,这款汤味道醇厚,香浓,适合一家人食用,就连挑食的孩子也会爱上它。这款汤也可以做成酸萝卜老鸭煲,会更加开胃。 饺子 北方人最爱的食物之一,也是立冬传统美食top3,饺子可以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做出各种馅儿,沾着酱汁食用,满满都是幸福滋味。 羊肉火锅 羊肉是大补的肉类,羊肉火锅能
发布于 2023-12-26 14:46
0评论
11月7日“立冬”节气过后,就意味着今年的冬季正式来临。我国有些地区的“冬意”虽然不浓,但从中医养生的角度,仍建议顺应自然,起居调养应以“养藏”为主,建议早睡晚起,饮食上多吃滋阴的食物,可以开始适当进补。中医学认为,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作准备。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每逢这天,人们都以
发布于 2023-03-26 12:16
0评论
进入冬季之后,除了在饮食上要注意清淡之外,还要早睡晚期多运动才是最重要。特别是在立冬以后,应该早睡晚期让睡眠时间更长一些,才能够更好的恢复体力。最好是等到太阳起来之后再起来运动,同时值得注意在运动之前也要做好准备活动,运动量慢慢的增加,避免在寒冷中锻炼。在平时也要多晒太阳。在晚上也要坚持用热水洗脚,消除疲劳感,能够改善体内的血液循环。 在进入冬季之后,要针对加以食疗,特别是本身患有疾病,就应该要
发布于 2023-12-25 06:29
0评论
坤卦亥月,立冬为冬季第一个节气。以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为立冬。立冬表示冬天来了,万木凋零,虫蛇伏藏,一派寒冷萧条之象。《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祛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养心方面,宜顺其闭藏的特点,着眼一个静字。保持情绪安定,使阳气潜藏体内,切勿浮躁
发布于 2022-09-30 16:19
0评论
我国古代将立冬后每5天再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对“立冬”的理解,我们还不能仅仅停留在冬天开始的意思上。 追根溯源,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是建
发布于 2023-12-26 14:53
0评论
立冬节气,有秋收冬藏的含义,我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为什么立冬吃饺子?因为饺子是来源于“交
发布于 2023-12-26 15:06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