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02-02 13:25

  儿童情绪障碍 起病于儿童期的神经症样症状,表现为焦虑、恐惧、强迫或羞怯等情绪异常,与成年期神经症并无连续性,其预后较成年的神经症病人为佳。

  1、儿童离别焦虑 儿童与亲人离别而引起的严重焦虑反应。 【诊断标准】(CCMD-2-R)

  一、在学龄前期发病。

  二、不愿离开亲人,不肯独睡,不愿上学,怕亲人一去不复返;在亲人离开时出现焦虑,在亲人离开后出现抑郁、悲伤、退缩等症状,有时并有头痛、恶心、呕吐等躯体症状。

  三、病程至少一个月。

  四、排除其他疾病,例如儿童恐怖障碍、儿童精神分裂症等所引起的情绪异常。

  2.儿童恐怖障碍 儿童对日常生活一般客观事物和情境产生过份的恐惧、焦虑,达到异常程度。

  【诊断标准】(CCMD-2-R) 一、通常发生于学龄前儿童。

  二、由于强烈恐惧情绪出现回避。退缩行为,影响日常活动。

  三、惊恐时伴有心悸、出汗、脸色苍白、尿频、瞳孔散大等植物神经症状。

  四、排除儿童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或其他原因所致恐惧症状。

  

孩子有情绪障碍怎么办相关文章
用药原则:根据患儿发病有关因素和症状的特征,可采取 1.心理治疗包括行为疗法、游戏疗法和暗示疗法等。耐心教育引导,帮助患儿克制情绪上的障碍,树立勇敢坚强健全的性格,鼓励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改善情绪,增进交往,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同时要帮助家长正确教育孩子,改善家庭环境,以减少对患儿心理上不良的影响。 2.药物治疗可根据主要症状选用药物。对焦虑、恐惧症状可服用抗焦虑药,如安定、硝基安定等,或用
发布于 2024-02-02 13:45
0评论
儿童情绪障碍是发生在儿童少年时期的以焦虑、抑郁、恐惧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在儿童的精神心理问题中发生率较高,女孩明显高于男孩。常见的类型有焦虑症、恐怖症、学校恐怖症、强迫症、抑郁症和癔症。儿童在心理发育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自身的素质、家庭环境、幼儿园和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儿童大脑发育尚不成熟,心理状态很不稳定,很容易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遗传的易感素质在不良的环境因素作用下,往往会
发布于 2023-03-03 21:01
0评论
在日常诊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绪障碍患者。实际上,他们找临床医生,并不是要倾诉心理困惑、疏导心理压力,而是希望帮助解决各种身体上的不适,综合性医院各个临床科室都有可能接纳这些患者,尤其是心血管科、消化科、神经科、中医科、妇科、急诊科等。何谓情绪障碍?简单说,情绪就是人对环境变化发生反应的激烈程度,情绪是人类进化的产物,与人生存的自然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人的情绪说起来非常复杂的,但其构成来自于
发布于 2023-02-28 13:31
0评论
概述 性功能障碍日常护理很重要,性功能障碍困扰很多成年男士的重要不孕不育原因之一,如果长时间的夫妻生活,也无法怀上宝宝,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认清问题的本质,及时去医院检查,查看具体原因。精液中的精子数和精子活力数是是否怀孕的重要指标。如果是性功能障碍的话,或者你自己不确定的话,应该注意方法,尽早治疗,不可滥用补药。性功能障碍患者负面情绪很多。 步骤/方法: 1、 不自信。很多性功能障碍是出于
发布于 2023-12-18 14:50
0评论
概述 家长在保证孩子拥有强健体魄的同时,也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儿科专家提醒家长,儿童的心理健康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从小注重培养,作为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体格发育、营养状况、身体疾病和智力水平等,更应关爱孩子的心理状态,如果儿童长期处于担心状态会致使孩子产生焦虑障碍的,那么下面就介绍一下,焦虑障碍是怎么回事,家长应该怎么处理。 步骤/方法: 1、 孩子如果有焦虑障碍,会非常的容易烦躁,焦
发布于 2022-12-03 04:55
0评论
一是核心症状:情绪低落——终日闷闷不乐,想哭、兴趣减退、享乐不能——明知是很高兴的事,但没有兴趣,也高兴不起来、精力不足和过度疲乏——感觉自己总像干了很重的活计,身体疲乏的一点力气都没有。 二是心理学症状:表现为焦虑——坐立不安,过度担心自己或家人;自责——责怪自己连累家人;认知扭曲——自我贬低,认为自己一事无成,任何一个人都比自己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凡事都往坏处想得多,看不到事情积极的一面;
发布于 2023-01-24 17:39
0评论
一、面对睡眠障碍的孩子,家长必须首先了解其诱因和类别。孩子睡眠障碍如果是身体原因引起的,要尽快去找医生进行诊治;如果是心理和社会因素的,爸爸妈妈要尽量排除家庭不良因素。有些在大人看来无关紧要的景象,往往会导致孩子的疑虑,所以要对孩子理解、宽容,给他关爱,切忌发怒,恐吓和打骂。 二、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睡眠环境对孩子入睡有很大影响,家长要给孩子布置一个舒适的睡房,并且要让孩子每天都在相同的时
发布于 2024-03-21 21:23
0评论
1.儿童期情绪障碍吃什么好? 1)碳水化合物能安神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等都属于碳水化合物,莲子、藕粉、蜜枣、百合等也都是碳水化合物含量很高的食物。水果中的香蕉、草莓、龙眼、苹果也都具有安神效果 2)宝宝可以补充一些含碘的食品,如海带、紫菜、海虾、海鱼等海产品,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摄入量; 3)白菜能减少紧张情绪;每天适量吃些洋葱,能稀释血液,改善大脑供氧状况,从而消除过度紧张和心理
发布于 2024-02-02 13:32
0评论
常见情绪1:焦虑 在在幼儿5个月至1岁期间,就开始出现“陌生人焦虑”现象,到了1~2岁则出现与主要照顾者的“分离焦虑”现象,只要一眼看不见父母,就会开始哭闹,并且感到不安,这都是正常的情绪发展现象。一般而言,在进入幼儿园1个月后,分离焦虑就会逐渐缓解,如果持续太久还未见改善,父母就需带孩子就医评估。 专家建议: 如果幼儿的先天气质比较细腻、敏感,那么焦虑情况也可能比较严重,建议父母不要用过于严厉
发布于 2023-05-19 10:24
0评论
发脾气是孩子达到自我目的的一种手段。 另外,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发脾气是孩子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一种情绪宣泄——让他充分发泄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有好处。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一个孩子从来不发脾气,不见得就有利于他心理的健康发展。因为他将许多不良情绪都闷在心理,将来将会使得他不堪重负,产生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怕孩子发脾气,甚至还鼓励孩子心中有不满时,适当发发脾气
发布于 2024-03-30 09:28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