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牙,也叫智齿。在医学上,智齿又叫第三磨牙,从两颗门牙的牙缝开始向内数的第八颗牙,智齿是人类三十二颗恒牙当中,最后长出的恒牙,位于上下左右牙弓的最后方。
人类成长的过程中,有两副牙齿:一副是在出生后萌出的,叫做“乳牙”,此副牙齿只能够陪伴我们走过快乐的童年生活,6岁左右这些牙齿会完成他们的历史使命而光荣退休;从 6岁开始到12~13岁期间,乳牙不断被新长出的第二副牙齿(恒牙)所替换,恒牙共有28~32颗,根据外形和作用恒牙分为四类,即切牙、尖牙(这两种是我们经常说的前牙)、双尖牙和磨牙(这两种是我们经常说的后牙)。随着人体的发育,这些牙齿不断萌出,一般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
因为在智齿长出时大多会在十六到二十四岁左右,在人的智慧成长后,所以又有智慧齿之称, 简称智齿。 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食物越来越精细,颌骨承受的负担相应减少,导致颌骨骨量不断减少,但牙齿的体积并不随之减小,最终使牙齿萌出的位置不足,最后萌出的第三磨牙最易形成智齿冠周炎,这是智齿萌出位置异常最主要的原因。
智齿的由来智齿是指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上下左右各一的4颗第三磨牙。因为这4颗第三磨牙正好在20岁左右时开始萌出,此时人的生理、心理发育接近成熟,于是被看做是“智慧到来”的象征,故称它为“智齿”———智慧之齿。 其实,智慧牙是什么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智齿是人类进化的必然。众所周知,“用进废退”是生物进化论中的一个普遍规律。智齿就是极好的例证。